文言文当中有很多的通假字,它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吗?

如题所述

通假字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

第一个原因:汉字发展还未成型的时候,允许借用同音(近音)的字来表示;

我们都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拉丁语系是表音文字。从根本上说,汉字虽说是以象形、象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并不能实现形与义的完全统一,因而在造字之初便有了假借。这说明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本来就是允许和存在着假音表意的。

这也是为什么通假字的借字和本子往往读音相近乃至相同。当然有时候读音不一定相近,可能需要了解古汉语的音韵知识,并且能结合某些方言区(如粤语等保留较多古音的方言)的发音特点来理解。

这就叫作汉字的分化,原来一字多义的‘共’字称为母字,后来特地造来分担它兼职的供,拱,恭为分化字。比如说供给的供,古用‘共’而今用‘供’,‘共’和‘供’构成古今字。同样,‘共’与‘拱’,‘共’与‘恭’也构成古今字。古今字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汉字的分化形成的。造字时间有先后之别,而且大多数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构建的,比较好辨认。

历史问题。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秦记》以外的各国史记、巫医之外的古书几乎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读音,未记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音训。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别字。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通假”字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5
不是的。这只是当时的一些字体。根本不是错别字,也不是专门写错的。只是一种文化。
第2个回答  2021-07-05
通假字不是错别字,能够记录到课本上让全国学生学习的内容肯定是经历过时代的验证的,不至于出现错别字这种低级错误,通假字出现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教材上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全部处理成了通假字。
第3个回答  2021-12-03
是可以这么理解的,大部分的通假字都是读音相同,然后书写形式不同的字进行的替代。所以是可以理解为古人写的错别字。
第4个回答  2021-12-03
不是。
那个时候就这么写,有这种含义。
要注意,考试重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