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女知青吴献忠拒绝上清北,选择扎根农村,如今过得怎样?

如题所述

清北,这几乎是所有中国学子12年教育里魂牵梦绕心心念念的最高学府,那里人才济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教育资源十分优秀……是中国顶尖学府,哪怕是现在也很难有人能对他说不,而且,如果成绩是足以上清北的话,唯一的烦恼大概只有到底是选清华还是选北大。

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值新中国成立刚21年,祖国的大地上都是奋斗建设的新青年,那时候建设国家的路子还是不断摸索,人们都憋着一股劲,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跑,哪怕是成绩都足够优秀,也有不少人将自己的青春,生命都奉献给祖国,在祖国大地上极力的绽放着。

先辈是如何奋斗和努力才成全了当今中国的发展,我们无法看到,只能在历史的口口相传中得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新农村,都有着先辈们的影子。

响应号召,乐于奉献

“铁下一条心,扎根在农村,甘愿吃尽天下苦,乐把青春献人民!”

这句话是吴献忠写在日记里的。吴献忠,这个有些男性化的名字,或许承载着她像木兰那样替父从军的忠心,非常巧合的是,她确实做到了女儿当自强,在她的一生中,像保家卫国的男儿一般,为了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她写在日记里的那句话,她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

距今40年前,抚顺市第十中学的学生,成绩优异,是学校里的优秀学生,中学毕业后,吴献忠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响应号召,去到了辽宁省黑山县耿屯一队插队,开启了她的知青生涯。

那时候的农村劳动,是真的辛苦,当然比不了现在的机械化,况且温饱尚且未能满足,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吴献忠仍能把自己劳动所得的工分送给需要的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爱党爱国之心。

就这样,吴献忠凭借自身的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的好品德成为了知青中的代表,当上了人大代表,还当上了书记。

后来,知青们可以回城了,当清华北大来生产队招收学生之时,吴献忠因为出色表现收到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推荐,这样大好的机会,就在大家都觉得她从此要上清华、北大时,她却拒绝了。

就是这样一个下乡知青,选择拒绝回城,拒绝清华,只愿献出所有的自己,回馈在祖国的大地上。

诚如她日记里写的那样,她要把自己奉献给广大人民。就这样拒绝了清北,拒绝了城里优渥些的生活,扎根基层,奉献自己。并且在拒绝清北后,在工作中遇到了此生挚爱,又因志同道合俩人的爱情令人艳羡。

飞来横祸,牢狱之灾

说起中国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不得不提的应该就是文化大革命,那些年里,有多少人因为这个蒙受了不白之冤,牢狱之灾,吴献忠竟也不能例外,因为几句话,吴献忠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分子”,随之而来的是三年的牢狱之灾。

本身令人绝望的就是自己的奉献换不来一句公正的话语,而监狱的折磨更是摧残着她所有的希望,等到出狱的时候,因为旧疾与监狱的折磨,她只能依靠拐杖行走。

哪怕是这样,她也没有放弃自己,因为她觉得有双亲还有爱人是理解她的,可是,更令人绝望的是,她的爱人,曾经令人称羡的小两口,竟然另寻新欢。而父亲因为她的入狱去世了,母亲更是几近哭瞎了双眼。

终得平反,却遇人不淑

吴献忠觉得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不久后,吴献忠的事情也终得平冤昭雪,柳暗花明又一村,功夫也不负有心人,她去了抚顺肉鸡联营公司工作,工作中因其自身能力,工作也是很出色并且得到了晋升,从一名员工到经理,步履不停。

在这时,吴献忠的身边出现了一位十分关心她的小伙,很快的,俩人结婚了,婚后育有一子。

可惜这个小伙终究不是个负责的人,婚后的生活可以说十分悲惨,经过八年的隐忍挣扎,吴献忠身心俱疲的结束了这段婚姻。

脱贫致富,坚持初心

1998年,吴献忠在过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中总结,选择了自主创业,成立了辽宁知青食品有限公司,成为了当时的女企业家,并且在工作中不忘当初下乡插队的地方,于是在抚顺建立了生产基地,为当地带来了工作岗位,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她始终挂念了广大人民群众,深知只有自己变得强大才有办法去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在祖国的建设发展中,她一直走在建设道路的前沿,一直坚持着她的初心,不仅创造了自己的价值,而且奉献了自己的价值。

小结:

从1970年开始,她就拒绝了上清北的道路,立誓要扎根农村,后来的她也是心永远都在人民上,在祖国的大地上,扎根农村,在大地上绽放自己的青春。

一晃就是四十年,如今的她,经历过那么多坎坷,那么多失败,仍旧是个充满热情的人,她的人生,从少年到青年,中年,老年,从来都是充满了热情与希望,这样的人,其实都不会害怕自己究竟会能得到什么,往往都是不求回报的付出自然就能拥有该得的结果,因为精神的富足会让人不介意不计较现实的得失,反而能够一鼓作气,达成目标。

作为一个女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够为自己所爱奉献所有,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别的不说,其实不少女性都会骄傲满足的回答你她的人生,她乐意,这个“乐意”是什么物质条件都无法换来的,根据自己所思所想,实践自己的所思所想,活的既不后悔又可以接受各种结果,这样的精神,就很富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3

第2个回答  2020-11-21
既然扎根,就该永远生根发芽,为何还要返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