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献忠:知青“女一号”,拒绝清华北大扎根农村,她后来怎样?

如题所述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发起了知识青年下乡活动,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田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

于是很多有志知识青年山上下乡,建设农村,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知识青年的简称就是“知青”。

众多的知青中有一个很特别,她叫做吴献忠,她不畏农村艰苦的条件,扎根农村,甚至为此拒绝了清华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

她的日记中写到“甘愿把青春奉献给人民”,这场运动已经过去几十年,她后来怎样了?

立志做贡献

吴献忠的家庭条件其实很不错,当时父母都是工人,也都读过书,他们知道皮囊只是表面的东西。“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更能让人当光彩。

所以他们一直很重视吴献忠的教育,他们还希望女儿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人。

吴献忠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演员,开明的父母很支持她,并且还为她报名了培训班。

但那个特殊的时期里,国家百废待兴,各个行业都需要优秀的人才,吴献忠长大一点明白这个道理后,决定不再追求演艺梦想,而是用自己的力量来为祖国做贡献。

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她开始奋力向前冲,每天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读书就是那时候她最重要的事情。

刻苦的努力让吴献忠名列前茅,她的人缘也非常好,她在班级中担任班长,同学们也都很信服她,她正一步步坚定地迈向她的梦想。

建设新农村

当听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后,想到自己原本就是想为国家贡献力量,她并不怕苦和累,所以揣着一颗赤子之心立即报名。

下乡后,吴献忠被安排到了偏远的耿屯大队,他们这一批下乡的知青,只有吴献忠是主动报名,其他人都是被逼无奈才来的。

看到农村的面貌。吴献忠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里,从没有干过农活的她开始学习农作知识,从来不说放弃。

经过汗水的洗礼,在农村已经呆了两年的吴献忠更加成熟,她知道了很多城市学不来的知识,在工作中也有突出的表现,同事们敬佩她领导们也赏识她。

吴献忠也体会到了自己的蜕变,汗水给她带来了满足,这让她更有信心来建设农村,改变落后面貌。

不会离开土地

后来她和其他19位知青代表,在《人民日报》上联合发表了坚决扎根农村的倡议书,后来她还成为了耿屯党支部书记,是当时“上山下乡”知青中的一号骄女。

曾经有人到乡下招工,吴献忠没去,后来清华北大这样的著名学府来招收大学生,因为多年的工作,领导推荐了吴献忠,入学手续已经办好,只差她的个人申请书,但是吴献忠又拒绝。

领导说把她调到其他市或者县,担任团委书记,吴献忠还是不去,她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种种诱惑,都抵不住她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爱。

但没想到,政策发生了改变,吴献忠因为一句话,被认定是“坏分子”,她被关进了监狱。

人生中的“寒冬”

他们要对吴献忠进行批斗,但在批斗过程中,人们没有像之前那样向吴献忠扔菜叶、吐口水,他们都很冷静,还有人帮她把挂牌用的铁丝下垫在了衣领上,防止勒伤她。

虽然人民们懂她,但吴献忠还是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这三年里她的父亲去世。母亲的眼睛也因为父女两个哭瞎了,因为牢房阴暗潮湿,她的身体也变得不好。

1981年,吴献忠出狱,家人们都想让她留在家乡,不要再回到乡下,但是吴献忠还是坚持回到了农村。

回到农村后,她收到了很多朋友问候的信件,在这之中还有一些是向她表白的情书,这其中有一个人写的情深意切,并且锲而不舍,吴献忠慢慢被他感动。

在相处一段时间后,吴献忠决定和他结婚,刚开始两人的确有了一段幸福的日子,但没想到,丈夫当初对她表白的动机并不单纯。

丈夫想利用吴献忠,将他的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吴献忠不同意,之后两人矛盾越来越大。

她的丈夫开始不上班,还对吴献忠进行打骂,吴献忠想到两人的儿子,忍了下来,但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无奈之下,吴献忠在1989年提出了离婚。

吴献忠自己带着儿子生活,家乡的人民对她依然很热情,表示可以帮她找一份新的工作。

知青岁月

吴献忠说,我的半辈子都给了农业,我离不开它了,于是她被分配到了一家公司做保管员,后来她成为了办公室主任,再后来又成为了经理。

几年后,吴献忠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辞去工作,自己创办了一家公司,公司的名字就叫做“知青”,或许这也是她对当初那段生活的纪念。

有人认为吴献忠被当初的错误决定所耽误,但是吴献忠并不后悔,她说衷心感谢当初的知青岁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1
她的人生堪称传奇,曾名扬全国,成为知青的典范,也被当成“四人帮”骨干下过大狱,最后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第2个回答  2021-03-11
一切的经历成就了今天的吴献忠,从当年辽宁省的知青一号娇女,再到今天成功的乡村企业家。无论在高峰得意之时,还是处于困境绝望之时,都能宠辱不惊,坚定自己的理想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说的就是她吧。
第3个回答  2021-03-11
后来她帮扶村里的贫困学生完成了他们的学业。成为最美女教师,为社会做出了一份力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