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玄奘取回翻译的佛经一共有多少种?请说明那些佛经的名称。

如题所述

玄奘的译经作一个大致的分类,其中大乘佛典的般若中观类有6部615卷,按卷数占全部译经的46%;其次为瑜伽唯识经典,有21部201卷,占译经卷数的15%;小乘佛典中以说一切有部的论书数量最大,有14部445卷,占译经卷数的33%,其他大小乘经典仅占约6%。 

在般若中观类佛典中以《大般若经》篇幅最大,有600卷。瑜伽唯识类经典虽数量不大,但都是玄奘及其弟子弘传的重点,是法相唯识宗的主要依据。在玄奘译出的经典中,有相当部分是重译(“新译重本”),有29部,占译经总数的10.8%。其中《大般若经》中有108卷是重译,占全经的18%。 

下面大体上按类别对玄奘的译经进行介绍。

(一)般若中观类

《般若经》是大乘佛教早期经典之一,从小品《般若经》到大品《般若经》,直到《大般若经》,篇幅和内容逐渐扩充,在大藏经中般若类经典竟占全部经藏的四分之一以上[28]。《般若经》为大乘佛教提供理论基础,被称为“诸佛之母”,从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开始,在经录中和据此经录“人藏录”编纂的大藏经中被置于经藏的首位。中观类佛典是论释般若理论的,从龙树(约3世纪)著《中论》、《十二门论》等开始,后世续有中观类著作出世。 

玄奘译的般若中观类佛典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大般若经》,六百卷 
译于唐显庆五年(660年)正月至龙朔三年(663年)十月,笔受者有普光、大乘钦、嘉尚等。  

玄奘带回三种梵本,对校后才译。梵本共有20万偈。谓佛在王舍城鹫峰山、舍卫城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王宫、王舍城竹林精舍四个处所(“四处”),经十六次讲经会宣说此经(“十六会”)。译经中弟子几度提出作些删略,玄奘“不敢更删,一如梵本”。
  
其中新译出的以往没有译本的(新译单本)有第一会(卷一一一四OO)、第三会(卷四七九一一五三七)、第五会(卷五五六一一五六五)、第十一至第十六会(卷五七九一一六OO,说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六度)。<BR>  新译出而以往和稍后有译本的(新译重本)有第二会(卷四O一一四七八),与西晋竺叔兰、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竺法护译《光赞般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经》,是同本异译,但缺《常啼品》等;第四会(卷五三八一一五五五),与东汉支谶译《道行般若经》、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前秦昙摩蜱和竺佛念译《摩诃般若钞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经》,是同本异译,亦缺《常啼品》等;第六会(卷五五六一一五七三),与陈月婆首那译《胜天王般若经》同本异译;第七会(卷五七四一一五七五),与梁曼罗陀仙译《文殊说摩诃般若经》、僧伽娑罗译《文殊般若经》是同本异译;第八会(卷五七六),与宋翔公译《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为同本异译;第九会(卷五七七),与鸠摩罗什、后魏菩提流支和陈真谛分别译的三种《金刚般若经》及稍后义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经》,是同本异译;第十会(卷五七八),与稍后菩提流志译《实相般若经》,是同本异译。

可见此经总括了一切般若类经典。其中第一、二会篇幅最大,二者虽详略不同,但内容大同,其他部分的基本内容也略同。第二、四会与旧译《大品》《小品》诸译本相比,虽内容相同,但篇幅增加约一倍,字句表述也有显著不同。如把第二会与鸠摩罗什译的《摩诃般若经》相比,在称呼方面,称“比丘”、“比丘尼”为“苾刍”、“苾刍尼”等;在佛教概念、法门方面,把“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七觉分、八圣道分”,改译“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把“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改译为“空三摩地、无相三摩地、无愿三摩地”;把“四禅”译为“四静虑”,“八背舍”译为“八解脱”等等。在一些重要地方有增加的成分,如“菩萨摩诃萨欲知诸法、如、法性、实际,当学般若波罗蜜”[29],玄奘译本为:“菩萨摩诃萨欲安住一切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便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当学般若波罗蜜多”[30];再如,在《摩诃般若经•奉钵品》有一段与《般若心经》十分相近的话:“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不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菩萨、菩萨字性空,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离色亦无空,离受想行识亦无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玄奘的译文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如是观,实有菩萨,不见有菩萨,不见菩萨名,不见般若波罗蜜多,不见般若波罗蜜多名,不见行,不见不行。何以故?舍利子,菩萨自性空,菩萨名空。所以者何?色自性空,不由空故;受想行识空,非受想行识;受想行识不离空,空不离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31]后者在意思上更加明确。有一些话,如《第二会•欢喜品》的诸法“唯心所现,性相皆空”,同会《观照品》的诸法但有名, “但随世俗假立客名,诸法亦尔,不应执著”等等,在旧译相应地方没有。新译比旧译篇幅内容的增加,与其说是旧译者有意删略,不如说是新译梵本有所扩充。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们巳断金刚般若经》,一卷  
译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十月,直中书社行颉笔受。即《大般若经》中的第九会《能断金刚分》的单行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新经》或《新经》,一卷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译,沙门知仁笔受,与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婆罗蜜大明咒经》为同本异译。“心”喻为核心、纲要、精华。此经被认为是般若类经典的提要,仅有260字,在所有7种译本[32]中是最流行的译本。

《广百论本》一卷,圣天(提婆)著
永徽元年(650)译,沙门大乘湛笔受。圣天(提婆)著有《四百论》(有藏译本)十六品四OO颂,前八品自成一篇,称“说法百义”,论说教理和宗教实践;后八晶可称为后篇,称“论议百义”,破斥常、我、时、见、根和境、边执、有无相等所谓异见异论,宣传空性和空义的中观学说。《广百论》即其后篇。鸠摩罗什所译《百论》第一品《舍罪福品》则为《四百论》前篇概要,另外九品则为其后篇八品(相当《广百论》)的异译。 

《大乘广百论释论》,简称《广百论释》,十卷
释论为印度护法(约6世纪中叶)著。永徽元年(650)译,沙门敬明笔受。对《广百论》据瑜伽唯识理论进行论释,虽讲一切“皆识所为”,“随自种子成熟差别,变似种种法相而有”,但也不可认为定有识体,宣称按“胜义理”,不可断定实有实无。  

《大乘掌珍论》二卷 
印度清辩(约490—约570)著。译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圆晖笔受。清辩著有《中观心论》(别名《思择焰论》)十一品八千颂(有藏译本)。此为其提要。运用因明比量,对唯实论师(称“相应论师”)的三性(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及唯识观点也进行批判,说:“就胜义谛,实与不实皆不建立。” 

(二)瑜伽唯识类经典

“瑜伽”意为“相应”,原指通过止观思悟佛法真理的修行方法。唯识学派提倡以瑜伽现观体认“万法唯识”,故被称为瑜伽行派或瑜伽宗,其学者也被称为瑜伽师。以《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等为基本经典,自称祖承弥勒,实际创始人为四五世纪的无著、世亲。为介绍方便,故将本派依据的经、论集在一起。 

《解深密经》五卷 
贞观二十一年(647)译,普光笔受。此经部分内容的异译本有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一卷(相当于后二品)、陈真谛译《解节经》一卷(相当于前二品);全部的异译本有北魏菩提流支译《深密解脱经》五卷。全经以问答体论证离言胜义真如、八识体相及三自性(相)、三无性,最后讲瑜伽唯识观法。本经对“阿陀那识”(阿赖耶识异名)对身心的“执持”作用的叙述,很具特色。玄奘弟子圆测撰疏十卷今存。 

《瑜伽师地论》,也称《十七地论》,一百卷 
贞观二十二年(648)五月译完,灵会、朗浚笔受。旧译本有: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论》十卷(相当于其三五一五O卷前半的“菩萨地”上半部分)、刘宋求那跋摩译《菩萨善戒经》九卷(大体同前)及从这些译本略出的《菩萨戒本》等。据传,陈真谛曾译《十七地论》五卷,今已不传,但他译的《决定藏论》三卷(相当于今论的卷五一一五四)今存。 

此论传说由弥勒口授,无著记录。全书有五部分:(1)本地分(卷一一五O);把瑜伽禅观境界分为从底到高的“十七地”,最重要的是其中的“菩萨地”;(2)摄抉择分(卷五一一一八O),论十七地的要义;(3)摄释分(卷八一、八二),略释佛经体例和名相;(4)摄异门分(卷八三、八四),述经中诸法的名义和差别;(5)摄事分(卷八五一一OO),略述三藏要义。全书论八识的自性及其所依,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和果位。 

《三藏法师传》卷六载,此论译出后玄奘曾向太宗口述其大意,太宗命有司将此论与其他新译经写为九本,送雍、洛、并、兖、相、荆、;杨、凉、益等九州流通。此论的注释有唐窥基《瑜伽师地论略纂》、遁伦《瑜伽论记》等。 

《瑜伽师地论释》一卷  
印度最胜子等著。永徽元年(650)译,圆晖笔受。《瑜伽论记》卷一之上谓,原本略译可达五百卷,全译可达八百卷。是对《瑜伽师地论》的概要解释。

《显扬圣教论》二十卷 
印度无著著,贞观二十年(646)正月译完,智证等笔受。全书有颂和释论两部分,引证《瑜伽师地论》的要义,比较全面地论述瑜伽唯识学派的教义体系。

《显扬圣教论颂》一卷  
是前论中颂的部分。贞观十九年(645)六月译,辩机笔受。

 《摄大乘论本》三卷 
印度无著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六月译完,大乘巍笔受。与北魏佛陀扇多、陈真谛所译《摄大乘论》同本异译。
 
《摄大乘论世亲释》十卷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译完,大乘巍笔受。与陈真谛、隋达摩笈多分别所译《摄大乘论释》《摄大乘论释论》同本异译。

《摄大乘论无性释》十卷 
贞观二十三年(649)译完,大乘巍等笔受。无性是印度瑜伽行派论师。与世亲的释文相比,.除释文外,还就一些问题作详细论证,窥基《成唯识论述记》等在引《摄论》时多用无性释。 

《佛地经论》七卷 
印度亲光著。贞观二十三年(649)十一月译完,普光笔受。是对《佛地经》的论释,用护法系的唯识思想对《佛地经》中所说的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佛地五法相)进行论释,为唯识学派“转识成智”说的重要依据之一。

《大乘阿毗达摩集论》,简称《集论》,也称《对法论》,七卷  
印度无著著。永徽三年(652)译,普光等笔受。以阿毗达摩论书的体裁广释佛教名相、教义,宣传瑜伽行派主张。其中不少部分据说来自《大乘阿毗达摩经》,与《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等书多有相通之处。 

《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简称《杂集论》、《对法论》,十六卷
贞观二十年(646)闰三月译完,玄赜等笔受。此书是印度安慧对《集论》的解释。 

《辩中边论颂》一卷 
据称是弥勒述。龙朔元年(661)五月译,窥基笔受。以颂的形式论说建立在唯识教义之上的中道理论。
  
《辩中边论》三卷
印度世亲著。龙朔元年(661)五月译,窥基笔受。通过对《论颂》的论释,用大乘基本思想组织瑜伽唯识的理论体系。陈真谛译《中边分别论》二卷是其同本异译。窥基撰有《辩中边论述记》三卷。

《大乘成业论》一卷
印度世亲著。永徽二年(651)闰九月译,普光笔受。用瑜伽唯识学说批判小乘的业感缘起,论述阿赖耶识种子缘起理论。北魏毗目智仙等译《业成就论》是其同本异译。 

《唯识二十论》,也作《二十唯识论》,印度世亲著。龙朔元年(661)六月译,窥基笔受。旧译本有北魏般若流支和陈真谛分别译的《唯识论》各一卷。论“三界唯识”,常用梦境喻境无实,谓“内识生时,似外境现”。注释此论的有印度护法《成唯识宝生论》五卷(义净译)、唐窥基《二十唯识论述记》二卷。  

《唯识三十论》,或作《唯识三十论颂》,一卷
印度世亲著。贞观二十二年(648)五月译,窥基笔受。全论有三十颂,按“唯识相”“唯识性”、“唯识行位”的层次,论述八识及其功能和相应的心所、一切唯识所变、“唯识实性”,最后论三性三无性和修行程序、果位。是法相唯识宗的基本经典。印度瑜伽行派十大论师: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辨、胜友、胜子、智月(后三人皆护法弟子)[33]都曾为此论作注释。 

《成唯识论》十卷
显庆四年(659)闰十月译编。据载,印度瑜伽论师护法等十人都撰有《唯识三十论》的译文,玄奘译时接受窥基的建议,以护法释文为主,杂采其他人的解释“糅为一部”[34],即为本书。注释书很多,其中影响大的有:窥基《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四卷、惠沼《成唯识论了义灯》十三卷、智周《成唯识论演秘》十四卷。

《观所缘缘论》一卷
印度陈那著。陈真谛译的《无相思尘论》是其同本异译。主张识所缘的境,非外实有,是“内色”(此指内识一分,即所取分)“似外境现,为所缘缘”。印度护法著《观所缘论释》(义净译)是其解释。

《大乘五蕴论》一卷 
印度世亲著。与唐地婆诃罗译《大乘广五蕴论》同本。用大乘唯识教义对色受想行识五蕴及有关名相进行解释。

《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 
印度世亲著。对瑜伽行派的“五位百法”进行解释。窥基撰有《大乘百法明门论解》二卷,普光著《大乘百法明门论疏》二卷,是其解释。
 
《王法正理论》一卷 
相传为弥勒作。借佛向国王说“正理”的形式,劝国王应“得大自在”“性不暴恶”乃至“善观察摄受群臣”及行六度等,可看作是瑜伽行派的政论。  

(三)其他大乘经典  

《大菩萨藏经》二十卷 
贞观十九年(645)九月译,智证笔受,道宣证文。用“四无量”“六度”“四摄”为纲,对早期大乘佛经宣说的教理进行系统组织。对“般若”尤重视,说明般若之相(闻慧)、正行、如理正观、如理方便和证人,认为构成般若有“十善巧”(蕴、处、界、谛、四无碍、四依趣、资粮、三十七道法、缘起、一切法),主张修“无相行”等。对瑜伽行派有较大影响[35]。此经后被编人《大宝积经》第十二会。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 
与旧译《大方广十轮经》八卷同本。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一卷
是《华严经•寿量品》的异译。 

《说无垢称经》六卷 
是《维摩诘经》的异译。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卷 
与隋达摩笈多译《缘生初胜分法本经》二卷同本。专论十二因缘之首的“无明”,为本经特色。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 
与隋达摩笈多译《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及唐义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为同本异译。为药师佛信仰的基本经典[36]。
  
此外还译有:《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与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一卷同本;《甚希有经》一卷,与《未曾有经》一卷(后汉失译)同本;《最无比经》一卷,与隋阁那崛多译《稀有较量功德经》一卷同本;《称赞大乘功德经》一卷,与唐智严译《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一卷同本;《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一卷,与刘宋沮渠京声译《谏王经》同本,此后义净译《胜光天子经》亦为异译本;《缘起圣道经》一卷,与吴支谦译《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同本;《佛地经》一卷;《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一卷;《佛临涅架记法住经》,简称《法住经》,一卷,谓正法住世千年后将灭,当有诸菩萨出世护法,饶益众生;《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一卷;《菩萨戒本》一卷,出自《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故亦称《瑜伽戒本》;《菩萨戒羯磨文》一卷,出处同前 

玄奘还译有密教经典:《不空羂索神咒心经》《十一面神咒心经》《咒五首经》《胜幢臂印陀罗尼经》《诸佛心陀罗尼经》,《拔济苦难陀罗尼经》《八名普密陀罗尼经》《持世陀罗尼经》《六门陀罗尼经》各一卷。 

(四)小乘经典

《缘起经》一卷  
译于龙朔元年(661年)。是《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六《放牛品》的异译,讲十二因缘。 
《本事经》七卷 
《天请问经》一卷  

《阿毗达摩发智论》,简称《发智论》,二十卷  
印度伽多衍尼子著。显庆五年(660)译完,玄则笔受。是说一切有部的基本论书,故也称《发智身论》。“身”喻根本。全书分八蕴(音译犍度)四十四纳息,意为八章四十四节。以说一切有部学说为基本内容,兼论部派之间争论的一切问题。前秦僧伽提婆译《阿毗昙八犍度论》三十卷,是其异译本。此论另有六部辅助性论书,称“六足论”,玄奘译了其中的如下五种。 

《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十二卷  
印度大采菽氏著。“六足论”之一。译于显庆四年(659)九月。  

《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二十卷 
印度舍利子说。“六足论”之一。译毕于龙朔三年十二月(已进入664年)。 

《阿毗达摩识身足论》十六卷 
印度提婆设摩著。“六足论”之一。译毕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八月。 

《阿毗达摩品类足论》十八卷
印度筏苏蜜多罗著。“六足论”之一。译于显庆五年(660)十月。与刘宋求那跋陀罗等译《众事分阿毗昙论》十二卷为同本异译。 

《阿毗达摩界身足论》三卷 
印度筏苏蜜多罗著。“六足论”之一。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简称《大毗婆沙论》,二百卷 
据《大唐西域记》卷三,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召集五百比丘于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作《大毗婆沙论》十万颂解释论藏。“毗婆沙”意为“广解”、“广说”,即广为解释。译毕于显庆四年(659)7月。全书按《法智论》所分八蕴:杂、结、智、业、大种、根、定、见,作详细论释,系统地总结说一切有部的理论主张,并对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分别说部等部派以及数论、胜论、顺世论、离系论(耆那教)等外道进行批判。北凉浮陀跋摩与道泰译《阿毗昙毗婆沙论》六十卷(仅有前三犍度,相当新译卷一一一以前部分)是其同本异译。

《阿毗达摩俱舍论》,简称《俱舍论》,三十卷  
印度世亲著。永徽五年(654)译完,元瑜笔受。长期以来认为此论虽吸收经量部许多观点,但仍是《大毗婆沙论》提要之著。近人研究,此论的教理体系和论证方法受法救《杂阿毗昙心论》的影响较大[37]。全书以四谛为中心,设八品(界、根、世、业、随眠、贤圣、智、定)对有部学说重加组织。异译本有陈真谛译《阿毗达摩俱舍释论》二十二卷。注释本有普光《俱舍论记》、法宝《俱舍论疏》、圆晖《俱舍论颂疏》各三十卷。 

《阿毗达摩俱舍论本颂》一卷
印度世亲著。永徽二年(651)译,元瑜笔受。

《阿毗达摩顺正理论》八十卷 
印度众贤著。永徽五年(654)七月译完,元瑜笔受。“正理”是指有部正统理论。该论据有部正统理论,对《俱舍论》采取经量部观点批评有部的学说进行批判。《大唐西域记》卷四载,此论原称《俱舍雹论》,世亲评为“理虽不足,辞乃有余”,认为仍对《俱舍论》有“发明”,改称《顺正理论》。真谛译《婆薮盘豆法师传》中称之为《随实论》。释文有元瑜《顺正理论述文记》二十四卷。 

《阿毗达摩显宗论》四十卷
印度众贤著。永徽三年(652)十月译完,慧朗、嘉尚等笔受。是《顺正理论》的节要本,重点在从正面显扬有部宗义。

《入阿毗达摩》二卷  
印度塞建地罗著。为有部理论的初学入门书。

《五事毗婆沙论》二卷 
印度法救著。是对六足论之一的《品类足论》第一品《辩五事品》的注释。五事指色、心、心所、心不相应行、无为“五法”。现已不全,仅存前三事注释。

《异部宗轮论》一卷
印度世友著。译于龙朔二年(662)七月,窥基笔受。与《十八部论》(后秦,失译)、真谛译《部执异论》为同本异译。讲佛灭百年至四百年间佛教分裂为二十部派的情况。释文有窥基的《异部宗轮论述记》一卷。 

(五)其他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一卷  
译于永徽五年(654)闰五月,普光笔受。谓执师子国有难提蜜多罗(汉译“庆友”)告众人说,佛灭后有十六罗汉住世“护持”佛法,饶益有情。为中国十六罗汉信仰所据的经典。卷末所提到众多大小乘经典之名,对研究佛教史很有价值。 

《因明入正理论》一卷 
印度商羯罗主著。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八月译。是新因明理论的纲要书。注疏有窥基《因明人正理论疏》三卷、慧治《因明义断》一卷和《因明人正理论义纂要》一卷等。 

《因明正理门论本》一卷 
印度大域龙著。贞观二十三年(649)译。依真能立、似能立、真能破、似能破、真现量、似现量、真比量、似比量八门为纲,述新因明的基本理论。义净译《因明正理门论》一卷是其异译本。释文有神泰《因明正理门论述记》一卷。 

《胜宗十句义论》一卷 
印度胜论学者(“卫世师”)慧月著。是胜论学派的理论。《开元录》卷十三说:“鸺鹃仙人本所造论,但六句义,慧月加四,足成十句”,“为上欲令博学之者委悉异道之宗,故译之也”。译于贞观二十二年(648)五月。六句是指:实、德、业、同、异、和合;所加四句是:有能、无能、俱分、无说。 

玄奘在贞观二十年(646)奉敕撰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说:“又出《西域传》十二卷,沙门辩机亲受时事,连纰前后。”智升《开元释教录》卷八也说此书“沙门辩机承旨缀辑”。可以说是玄奘口述,辩机奉命笔录缀辑而成。古来此书多署:“三藏法师奉诏译,大总持寺沙门辩机撰”,是不确当的。《西域记》记述玄奘“亲践者一百一十国,传闻者二十八国”(敬播“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与山川地理、风俗人情,是千古不朽的中外交通名著,对研究我国新疆地区和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各国的古代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38]。 
 
值得提及的是,在玄奘译经过程中曾奉唐太宗之敕把《老子》译成梵文传到印度,还把《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文送传印度流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9
翻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

玄奘译撰目录

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

2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

3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

4
、大菩萨藏经二十卷

5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一十卷

6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一卷

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卷

8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

9
、说无垢称经六卷

10
、解深蜜经五卷

11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

12
、甚希有经一卷

13
、最无比经一卷

14
、称赞大乘功德经一卷

15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一卷

16
、缘起圣道经一卷

17
、不空

索神咒心经一卷

18
、十一面神咒心经一卷

19
、咒五首经一卷

20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一卷

21
、诸佛心陀罗尼经一卷

22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一卷

23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一卷

24
、持世陀罗尼经一卷

25
、六门陀罗尼经一卷

26
、佛地经一卷

27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一卷

28
、佛临涅

记法住经一卷

29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一卷

30
、菩萨戒本一卷

31
、菩萨戒羯磨文一卷

32
、佛地经论七卷

33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

34
、显扬圣教论二十卷

35
、瑜伽师地论释一卷

36
、显扬圣教论颂一卷

37
、王法正理论一卷

38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七卷

39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一十六卷

40
、广百论本一卷

41
、大乘广百论释论一十卷

42
、摄大乘论本三卷

43
、摄大乘论世亲释一十卷

44
、摄大乘论无性释一十卷

45
、辨中边论颂一卷

46
、辨中边论三卷

47
、大乘成业论一卷

48
、因明正理门论本一卷

49
、因明入正理论一卷

50
、唯识二十论一卷

51
、唯识三十论一卷

52
、成唯识论一十卷

53
、大乘掌珍论二卷

54
、大乘五蕴论一卷

55
、观所缘缘论一卷

56
、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

57
、缘起经一卷

58
、天请问经一卷

59
、本事经七卷

60
、阿毗达磨发智论二十卷

61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一十二卷

62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二十卷

63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一十六卷

64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一十八卷

65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三卷

66
、阿毗达磨大毗婆娑论二百卷

67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一卷

68
、阿毗达磨俱舍论三十卷

69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八十卷

70
、阿毗达磨显宗论四十卷

71
、入阿毗达磨论二卷

72
、五事毗婆娑论二卷

73
、异部宗轮论一卷

74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一卷

75
、胜宗十句义论一卷

76
、大唐西域记一十二卷 (原创,非译制作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