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如题所述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我认为要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小学的写作兴趣。小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缺少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这是写作的困难所在。学生写作前,我经常是指导他们做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如:我在布置“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的作文时,先给学生讲了“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并教给学生怎样进行观察、观察后怎样进行记录、怎样进行积累等。然后利用一节课时间带领学生活动,在异常欢快的气氛中,我启发学生:“同学们,现在你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笔把这有趣的活动记录下来吗?”在我的及时鼓励下,大部分同学的作文写得都很真实、生动、富有情趣。 二、利用形象训练,诱发写作兴趣。为了把作文课上得生动形象一些,我把“各种景物”带进了课堂,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去观察多媒体课件中的画面,展开联想,在良好的环境中完成作文任务;有时我把实物带到课堂中,方便学生融观察、体验为一体,写作言之有物。如:在辅导学生描写“一种小动物”时,就允许学生从家中带来各种有趣的小动物,让他们交谈、讨论,并且亲手摸一摸,亲眼看一看,亲自喂一喂这些小动物。在浓厚的兴趣中,引导学生观察,他们自然不难写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点及生活习性。这样训练,状物、抒情都收到了自然真实的效果。 三、采用有效的措施,激励写作兴趣。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还不成熟,心理承受力也较差,但自尊心很强,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措施有多种,如:经常开展作文评比,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组来竞赛,设名次和奖品级别,进步快的和作文有特色的,都分别给予奖励,最后佳作张贴上墙,并加上作者简介和教师评语。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又使他们的写作兴趣与日俱增。我还注重对学生习作的批改,注意进行激励性评价。我用红笔把学生习作中的好词佳句划出来,注上评语并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学生看了老师充满爱心的评语倍受鼓舞,写作兴趣更浓,写起来更努力、更认真。不仅如此,我还注意作文批改的速度。小学生交了作文后,有一种期待的心情,他们希望马上能够得到老师的反馈,想知道老师是怎样评价自己的,自己有哪些地方写得好,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等。因此,教师尽快批改也是对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激励,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趁热打铁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组织兴趣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在写的训练中提高的,闭门造车只会扼杀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去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比如搞兴趣作文或看图作文。如:我班的同学们对电脑应用的知识很感兴趣,尤其是学过《信息技术》课后,许多同学更加迷恋网络游戏。我就引导同学们开展讨论:“电脑有哪些功能?各自有什么作用,对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有哪些影响?同学们用电脑上网时,主要做些什么?青少年学生上网,有哪些利弊?”这些问题,激发了同学们对于身边敏感问题的认识,明确了电脑是我们可以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高级工具,要会学本领,就要正确使用。同时,通过讨论,同学们也提高了思想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最后很好的完成了作文《电脑应用和我们的学习》。 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必须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上下功夫,学生作文难的根本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6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农村小学生,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的局限,写文章往往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总觉得作文是件头痛的事,作文时有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原因是他们腹中空空,缺乏作文素材,对写作不感兴趣,当然难以写出好文章来。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愿意写作文、爱写作文、写好作文呢?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没有文字的自然巨著,我们只有让学生真切的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激起他们生活的乐趣和写作的兴趣,才可以摆脱学生写作的困境。
  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去引导学生发掘作文素材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呢?
  乡村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蓝天、白云、田野、村庄、群山、溪流、花草、树木,到处都是一幅幅美妙的风景画。平时教育学生仔细观察大自然,积极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如:放牛、打柴、喂养牲口、种植农作物等,都会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生活的充实,劳动的快乐。如教学生写景,可把学生带出教室,回归到大自然中,站在高山上,放飞他们的童心,望一望山下田野的碧绿,闻一闻油菜花的芳香,听一听树林里的鸟鸣,在草地里打几个滚,对着高山放声高歌,听着那山谷回声其乐无穷。在这种境界里,孩子们不仅心旷神怡,情绪高涨,而且还使他们建立了表象,觉得有东西可写,很想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欲一吐为快,再加上教师有目的的从景物的形、声、色、静、动等方面分层指导,他们慢慢就学会了怎样去写,怎样去表达。
  尊重写作主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倾吐积蓄的过程,和以引导学生吸收知识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不同。如果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学生主动倾吐将一无所获;而其倾吐的状况又各不相同,不能同样对待。这就要求教者细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尊重他们学习写作的一般规律和个性特征,能够较具体的更切实际地加以引导,使他们能不断兴味盎然地进行作文训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师必须十分珍惜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学生在生活的乐趣中接触作文,清除作文的恐惧感。让他们情绪饱满地参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参观、主持队会、观看演出……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动口、动脑、动眼、动手、动腿。当学生在一起创造着充满激情的学校生活时,学校生活也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灵感。同样,在家庭、社区、社会、纷繁多彩的场景也会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激起波澜。教师要教会学生及时捕捉灵感,那么写作的兴趣将自然而然地来到学生身边。此时,“外发性”的写作需要与学生内在的写作需要平行叠合,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活动才能得以展开。  
  学生自由谈吐,解除畏难情绪。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本身对写作文就有一种神秘感。这种对新事物的神秘感使他们一方面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情,一方面又害怕写不好反而影响了成绩。老师这时所要做的,不是严格的作文标准,而是放宽要求,宽容为主。“到底写什么才对呀?”老师面对这样的问题,最好的答案应该是:“你怎样想就怎样写,写什么都可以!”只有让学生自由地倾吐,学生才会渐渐地熟悉了写作文的各个环节,从而拉近了学生与作文的距离,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能够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学生会高兴地喊:“原来写作文是这么容易!”学生不怕写作文了,下次再写作文就会比较积极。但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要求学生的感想、认识深度以及对语言运用能力都差不多,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要求高一些,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放松要求,不然,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然而,观察到的东西往往是一些表象的东西,如外貌、形态、颜色等等,它们只具备了对象的“外壳”。要把我们的观察所得描写得有血有肉,就必须抓联想。少年儿童对物、对人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的情感。我们还应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情感修辞手法,写出事情的色彩之艳,形态之美。
  重视阅读,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作文“蓄足”底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同样如此,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文化积累,没有对生活独到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要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所以作文重点并不是讲授作文的写法,而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我认为,以往作文训练实际上老师已注意到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也多次强调学生观察生活,学生也已从道理上知道观察生活的重要性,但仍对很多的生活现象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熟视无睹,追根求源,这与学生认识水平有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使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独到见解而产生写作的冲动。生活和读书,都是写文章的基础,让学生多背一些名篇佳作,还可以发动学生收集或摘抄,也可以积累知识。使学生会有很多收益,共鸣多了,认识就会不断地提高,认识提高了,对自己的经历以及诸多生活现象就会有许多感悟。如学生雷振凡去香港第一次坐飞机,他就详细地记叙了第一次坐飞机的经历, 他说,第一次坐飞机感受到了新鲜,但同时也感受到紧张和不安,他觉得比较起来,还是在陆地上踏实一些,他忽然对一个词有了深刻的体会,那就是脚踏实地。这种理解认识使他对第一次坐飞机的事情有了兴趣。这就说明提高了思想认识才会对生活关注。
  以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一是来自外界的刺激:如果我的作文受到老师的表扬……,如果我的作文能够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如果我的作文能在作文竞赛中获奖……这些机会,都应该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去创造的!二是来自于学生的自信:我的作文进步了……,我写作文一定能写好,我一定能得奖……这样的自信,是老师抬出来!因此,请别吝啬我们的笑容,别停住我们的赞扬。如果细心地去挖掘,即使作文最差的学生写作文时都会有闪光的一面。老师的高明之处应在于抓住细小的闪光点大夸特夸,在夸讲的时候一定要夸得十分具体,让学生能明白好在何处,是怎样好的,这样的夸奖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又对全班的学生做了一次有效的指导。
   重视批改环节,引导学生精益求精。作文是最富创造性的活动,其呈现出的问题会各不相同,最需要通过批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因材施教。这不是一般的指导和讲评所代替得了的,很难想象不以批改为基础的指导与讲评会是什么样子。
  作文的批改方式也很多。最传统的是由教师包办的,有旁批、总批、改个密密麻麻。其实,现在批改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的需要也在不断变化。比如,让学生对优秀作文进行讲评,老师再作些归纳,然后由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各自再修改。又如: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本进行批改,让学生接触更多不同层次的文章,在帮助别人修改批改的同时,也会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并让学生在评析中取长补短,掌握写作方法,并学会评析的方法,培养和提高了对文章的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立足农村,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乡村学校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所在。我们只有从农村实际出发,根据农家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乐于交流等良好习惯,指导他们把生活实践、乡土题材与阅读和写作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促使他们形成技能技巧,逐渐地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
第2个回答  2016-11-16
一、农村小学生写作现状的问题分析

(一)脱离生活实际

(二)缺乏及时鼓励

(三)缺少批改反馈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对策思考

(一)激发学生兴趣

1.
课内激趣

2.
课外竞赛

3.
游戏实践

4.
成果展示

5.
抓住时机

6.
创设情境

(二)营造写作氛围

1.
观察体会

2.
阅读积累

3.
品评模仿

(三)联系阅读教学

1.
仿

2.


3.


4.


5.


6.


7.


(四)改进评改方法

3

浅谈农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Xxxxxxx
学校

张韬

摘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
农村孩子见到的和听到的都比城市的孩子
少,学生感到作文难写,无从下笔,这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但更多是老师的问题,老师如果
能够正确引导,
正确批改作文,
逐步引导学生写作的兴趣,
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关键词:
农村

小学

作文教学

策略

由于农村各种局限性原因,
使农村小学生怕上作文课,
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培养和提高
学生的写作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为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
教师必须进行作
文教学改革,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入手,将其引入写作学习的正常轨道,以达到教学目的。
笔者针对农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浅谈一些看法。

一、农村小学生写作现状的问题分析

写作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
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
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
写作的
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
而浓厚的兴趣,
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
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
泉。
从目前学校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看,
学生的作文兴趣呈现出相当明显的两极趋势,
许多
人兴趣不高,认为是一种苦“差使”
,讨厌作文、惧怕作文,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
心理。
只有少部分人有浓厚的兴趣,
视作文为快乐。要积极发展农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首
先就必须探究当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缺乏兴趣的原因,
以便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
分析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脱离生活实际

封闭式教学,作文脱离学生实际生活。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
这种状态导致学生产生僵化的思维模式和机械的思维定势,
当然谈不上作文的兴趣。
特别是
小学中高段作文教学,有些教师为了图省事,
走“捷径”,提高应试分数,
根本不按照课程
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去做,
不是让学生闭门造车胡编乱造,
就是让学生抄袭范文生搬硬套。

(二)缺乏及时鼓励

不作及时鼓励,
学生丧失信心。
特别是一些水平稍差的学生,
他们对作文本身就存在畏
惧心理,
教师若再不给他们信心,
就更是雪上加霜,
他们会产生一种反抗的心理和一蹶不振
的自卑感。

(三)缺少批改反馈。批改缺少反馈交流,不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根据上述这些原因,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
要采取以下相应的策略,
以消除学生作文的惧
怕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一步步引导他们进入写作之门,教他们学会写、喜欢写,写
好作文。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对策思考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
但小学生的兴趣难以持久,
特别是作文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