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怎么评价《红楼梦》的后四十回?

如题所述

其实高鄂续的确实是不太好,简直就是垃圾,只有黛玉焚稿那一回看上去还勉强人意,不过看红楼梦只看前八十回也就够了,作者自云啊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要是写全的话啊,我想可以号称是世界上第一悲书了,可以惊天地,泣鬼神了,你要看的话,看到后四十回,非要先准备好几大卷擦泪纸不可的,连擦眼泪带擦鼻涕。而且有忧郁症的还不能看!不过红楼梦,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只写了前八十回,虽然没有后四十回的原稿,但是人们可以根据已有的前八十回的叙述及一个和曹雪芹同时代的一个叫脂艳斋主人的对红楼所做的眉批注解,(原本的红楼梦上有此人对该书的眉批的,她可能是唯一的除曹雪芹外阅过该书的人)从此人的眉批注释中可以推断出后四十回红楼梦的大结局,确实是悲惨之极,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四十回没有流传下来,不过确实是写出来了,据专家推断脂艳斋主人和曹雪芹可能是同一个人,只不过那是以她的口气来评红楼梦的,后面的缺损是故意而为之,不过现在看来能以三分之二的部分能写到这个程度也很不容易的,世界上没有哪一本书能写到这样的,不敢想象,一本书要是只写了三分之二,缺了三分之一的话,那还有什么可看性,而现在红楼梦就做到了,而且于不经意问就把后四十回的结局都交待的很清楚了,引的众人对其众说纷云,各抒已见,至今久盛不衰,我想这也达到了当年曹雪芹只留了前八十回的目的了吧,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也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也许是应了那句话,浓缩的总是精华,破损的才是稀世珍品!!!!!!!!!!!!!!
红楼梦是一本迷书,满书中充满了悬念,充斥着未解之迷,要是有空的话,泡上一杯热茶,翻一翻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对照着专家的评论,再静下心来想一想, 感觉一下红楼梦的奥迷之处和曹雪芹的用心所在,确实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感觉很好,很惬意!

高鹗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写简直是一蹋糊涂!推荐大家读完前80回后,后四十回没有必要细读!高鹗对曹雪芹判词的理解不够到位,如:

1. 根据判词意思,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花袭人结局应该是在宝玉出家之前就嫁给了蒋玉菡,而高鹗的续写却是在宝玉出家之后,袭人才嫁与了蒋玉菡。

2. 根据判词意思,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金陵十二钗正册中贾探春的结局是远嫁海外,从此与贾家再没见面,而高鹗的续写中,贾探春还曾经极荣耀的回家探亲。

3. 高鹗的这个失误更是非常的大了,以至于之后我们对曹雪芹的金陵十二钗正册排序不能够理解,那就是著名的妙玉排序之谜。妙玉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一个既跟贾家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亲属(包括结婚)之关系,然而却排进了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第六,直接地排在了王熙凤之前,这必定是在后四十回有某些因素妙玉才能够排到如此地位,而高鹗却没有写出来。其实曹雪芹对于妙玉最后的结果跟高鹗所写的结果不一样,妙玉之所以能够排到第六的原因,使根据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有一靖先生有一《石头记》的手抄本,而这书是根据曹雪芹的全书,包括后四十回的初稿而抄成的,(其实曹雪芹并非没写成后四十回,他其实初稿已出,只是还没有将它正式载入《石头记》之前,曹雪芹已经去世,后来这后四十回初稿丢失),他就发现这个本子上的脂评和当时红学界所公布的一些批语不太一样,对妙玉结局的批语是这样的:,“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岂不哀哉?”“红颜”,这应该是指妙玉:因为某些因素,宝玉和湘云被一地方官老头所带去,而解救这两人的条件就是必须要屈从“枯骨”,“枯骨”就很残酷地提出来,如果你牺牲自己,我就可以放这两个人一马。这“枯骨”想必是一个权贵,比如忠顺王那样的人,最终她“红颜不能不屈从枯骨”。她以屈从“枯骨”的代价,使贾宝玉和史湘云历经艰难困苦以后重新遇合,得以最后共渡残生,多高尚啊,所以她能够排上金陵十二钗第六是理所当然的(此信息是著名作家、著名红学研究者刘心武在百家讲坛节目中给出)。

4.还有警幻仙姑让那些歌姬唱《红楼梦》十二支曲给贾宝玉听,那里面说得太清楚了,八十回以后的结局应该是,最后贾府是:

家亡人散各奔腾,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它的结局应该是: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按照曹雪芹之意,贾家应该是灭顶之灾,家破人亡。可是高鹗的续写结局呢,却是皇上(其实应该就是乾隆了)赦免了贾家,贾家又重新兴盛起来,又变得荣耀了。

5.高鹗把贾宝玉完全的扭曲了!宝玉本应是个不俗之人,是一个和封建主流社会不相融的人,从来读不进那四书五经,他骂那些去读经书、去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是“国贼”、“禄蠹”,那些官迷,他恨死了。但是呢,在后四十回,高鹗却把贾宝玉变成了一个乖孩子,听贾政的话,两番入家塾,一心去读圣贤书了?还记得后四十回写到,贾宝玉有一天见巧姐,听说巧姐读了《女孝经》,觉得非常好,于是又跟她讲《列女传》,长篇大套讲封建道德,这完全不是贾宝玉的本来作风!高鹗完全的把贾宝玉这个人给扭曲了!

高鹗写的后四十回当中还有不少是与曹雪芹本来意思不符的,这都可以从前八十回中看出。所以说高鹗的续书是非常不正确的,我建议大家这后四十回真是不值得去细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28
曹雪芹死后不到三十年,程伟元、高鹗整理补足并刊刻付印了由不知名者续写了后四十回的《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从此,小说才得以“完整”面目呈现于世。《红楼梦》版本也就因此分为两大类:一是至多存八十回、大都带有脂评的抄本,简称脂本;一是一百二十回、经程、高整理过的刻本,简称程高本或程本。我们见到影印出版的如《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等均属脂本,排印出版的如《三家评本红楼梦》、《八家评批红楼梦》等均属程本,近人校注的《红楼梦》选脂择程作为底本的都有。

与程本相比较,脂本的优点在于被后人改动处相对少些,较接近原作面貌,所带脂评有不少是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的重要原始资料,欠缺是只有八十回,有的仅残存几回、十几回,有明显抄错或语言文白不一或所述前后未一致的地方,特别是与后四十回续书合在一起,有较明显的矛盾抵触。程本的好处是全书有始有终,前后文字已较少矛盾抵触,语言也流畅些,便于一般读者阅读,缺点是改动原作较大,有的是任意妄改,有的则为适应续书情节而改变了作者的原意。

《红楼梦》得以普及,将续作合在一起的程本功劳不少,但也因此对读者起了影响极大的误导作用。续书让黛玉死去、宝玉出家,能保持小说的悲剧结局是相当难得的,但悲剧被缩小了,减轻了,性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曹雪芹原来写的是一个富贵荣华的大家庭因获罪被抄家,终至一败涂地、子孙流散、繁华成空的大悲剧。组成这大悲剧的还有众多人物各自的悲剧,而宝黛悲剧只是其中之一,虽则是极重要的。整个故事结局就像第五回《红楼梦曲•收尾•飞鸟各投林》中所写的那样:食尽鸟飞,唯馀白地。至于描写封建包办婚姻所造成的悲剧,在原作中也是有的:由于择婿和择媳非人,“卒至迎春含悲,薛蟠贻恨”。作者的这一意图已为脂评所指出,只是批判包办婚姻并非全书的中心主题,也不是通过宝黛悲剧来表现的
第2个回答  2007-10-25
一个字“差”。

本来看得好好的,慢慢地就觉得那味道不对了。一看,八十回过了。。。

但第一遍,还是把后面的都看完了。以后看的几遍,就都只看前八十回。
第3个回答  2007-10-25
狗尾续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