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的思考

如题所述

王军妮

(中原油田档案管理处)

摘 要 本文结合中原油田地质资料信息管理和服务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原油田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应构建集群服务体系、管理制度保障体系、网络服务体系,以及加快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地质资料 集群化 产业化 现状 建议

1 前言

为充分发挥地质资料的潜在价值,提升地质资料保管单位的服务能力,国土资源部出台了《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方案》,要求全国积极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以下简称“两化”)工作。中原油田在围绕油气勘探开发、科研等各项中心工作,强化地质资料制度建设、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和利用服务,认真抓好地质资料上交和委托保管资质达标工作的同时,对馆藏资料进行了逐件清理并建立起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推广并应用《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建立《委托保管油气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并通过国家油气地质资料委托保管资质检查验收,成为国土部的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本文结合中原油田地质资料信息数据管理和数字化现状,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建议。

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基础及存在问题

2.1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两化工作基础

地质资料信息产业化必须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从用户需求出发,加工形成油田需要的产品;从改善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等方面,加强和推进地质资料信息两化步伐。

2.1.1 地质资料管理基本情况

中原油田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基本完成了中心机房硬件设施建设,在网络建设方面实现了整个油田的网络连通;通过对入库实物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建档、著录、扫描和产品开发,为油田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已全部完成了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的建设、维护与更新,利用中石化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进馆地质档案实体整理、加贴条形码及目录数据库建设,实现了进馆档案整理与目录数据库建设的同步,方便了档案进馆后的管理与提供利用。截至 2011 年,馆藏原本地质档案资料814791 件、166203 档,复制本地质档案资料 642789 件、99401 档;光盘 9323 盘,磁带 81301 盘,岩心47659.07 米,岩屑 1657124 包,样品 1453 件。制定印发了《中原油田测绘成果管理细则》、《档案管理处保密工作管理办法》,配备了涉密地质资料管理专用计算机,落实了利用涉密地质资料的保密承诺制度,强化了涉密地质资料的保密管理,避免了地质资料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2.1.2 地质资料利用服务情况

地质资料利用服务是地质资料管理部门服务科研、生产工作的直接体现,是彰显地质资料价值、开发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表现,也是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它呈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在日常提供资料利用之外,开展了“建功兰台、服务油田”档案服务创效竞赛,改进服务方式,坚持送地质资料上门,及时向内蒙古探区指挥部寄送地质资料。2011 年收发地质资料 219226 件次,提供档案利用服务 6509 人次,80036 件次,编研各类档案资料 10 种、194.2 万字,满足了油田科研生产需要。

二是网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安装了《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和《石油天然气地质资料委托管理系统》,两个系统均架构在中原油田信息中心企业级虚拟平台上,油田网与中石化系统用户可通过中原油田企业网 1000 兆接入。经过授权的互联网用户,可通过中原油田 VPN 服务器登录两个系统。日常借阅工作全部是登录系统进行资料检索、查阅等网上服务,实现了地质资料信息的网络查询与共享。

2.1.3 地质资料最新工作进展

近两年来,中原油田开展了地质资料涉密清理工作、委托保管建设、地质资料的上交汇交、系统建设等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地质资料清理工作为依托,逐件清理馆藏资料,加大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设力度。累计清理原本地质资料 166203 档、814791 件,完成了岩心库实物地质资料的现场清理登记和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安装了《实物地质资料清理管理信息系统》。

二是强化归口管理,狠抓测绘成果的跟踪收集,健全管理台账,完善保管条件,落实管理责任,强化借阅管理,杜绝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三是完成地质资料上交任务,累计向中国石化地质资料中心上交地质资料 720 件。

四是利用《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油田库藏原始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设。对应向国家汇交的 20 个矿权区块的油气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进行了规范、整理,对不完善的字段进行了补充完善,完成了中原油田全部国土资源部委托保管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设和数据汇总,切实承担起油气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2.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两化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在推进地质资料两化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对地质资料上交工作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资料上交量低,造成资料信息分散、集成整合程度不高,信息产品深度加工不够、产业链短。

二是资料信息共享服务和管理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服务一般局限于某些指定的服务对象和行业,没有完全与辖区单位对接共享信息,服务面窄,提供的信息服务方式比较单一。例如油田单位在外地(或国外)勘查施工的地质资料在建设讯息工期结束后,只留在当地而施工部门没有相关地质材料,难以发挥其潜在的借鉴功能。这种缺乏综合管理和多方位服务的模式难以发挥数量庞大的地质资料信息应有的作用,造成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是地质资料编研工作开展力度不足,编研产品仍然单薄。

四是油田档案馆成果、原始地质资料馆藏量较大,原文数字化率较低,有待加快数字化进程。

五是地质资料管理人员队伍专业技术能力欠缺,具有档案、石油地质以及计算机与信息专业背景的人数三者之和只占总人数 40%,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导致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服务产品数量不足、质量水平不高的矛盾十分突出。

3 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建议

为了发挥已有油田地质资料信息的内在价值,仅靠被动的需求开展信息整合、局限于本单位特定行业的服务是远不够的,应根据石油行业需求,主动扩大信息服务范围,利用集群化的信息资源提供多元多层次化信息服务,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把对地质工作的投资再反馈给社会,形成地质资料信息的产业化。

一方面,要通过油田行政部门将分散在各科室、各行业的地质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广泛开展调研,进行需求分析,制定统一标准体系,研发界面友好型系统服务平台,最大限度提高地质资料利用率。抓紧与辖区单位数据库的对接,要摸清楚地质资料分布情况并加强宣传。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油田地质资料馆业务指导作用,采用网络培训、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地质资料汇交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尤其要强化电子文档汇交业务培训,提高汇交质量,探索将重要原始资料汇交内容纳入成果资料汇交途径并建立监管平台。

3.1 构建集群式地质资料信息大服务体系、解决信息服务产品分散和数量不足的需要

当前油田以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为主、强调纯公益性服务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地质资料信息专业化、个性化等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实施两化战略,有利于构建地质资料服务的新机制,促进服务方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解决地质资料服务的动力源问题。应抓好项目跟踪,进一步做好地质资料上交和汇交工作,通过产业化创新需求导向机制,确立以油田需求为导向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机制,通过集群化创新大服务体系,整合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功能,把分散异构的数据信息加工为标准的服务产品,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地质工作更加主动地为油田经济发展服务,以解决服务与需求脱节的问题。

3.2 加快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搭建油田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核心平台

加快推进油田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实体建设,在形成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的积累存储、加工处理、研发服务一体化的同时,还应积累存储本油田在全国各地(含国外)勘探施工中形成的所有原始资料、实物资料和成果资料目录数据库,重要原始资料数据库、实物资料影像数据库,以及成果地质资料图文数据库,和大量专题数据库和数字产品,搭建各油田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核心平台为企业服务,这就必须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升级完善工作。由于管理资料对象和功能不同,各单位的应用程度也不同,应该重视系统的应用,切实发挥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应用人员应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系统的开发单位进行修改,做好系统应用服务进一步升级完善工作。抓好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和功能完善,打通地质资料收发流程,真正实现网上收发、网上借阅,充分发挥系统功能。

3.3 构建油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管理制度保障体系

地质资料服务两化最大的瓶颈是保密政策限制和缺乏信息综合的机制。当前还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地质资料管理机制不顺。由于部门分割,资料管理部门难以掌握各类地质工作项目信息和生成的地质资料情况,实际上对部分种类的地质资料汇交无法监管。

二是对不汇交资料者缺乏制约手段。需要解决信息服务分散的问题、服务与需求脱节问题、服务的激励约束机制问题。

建立健全地质资料管理规章制度,首先应构建制度体系框架,明确制度建设发展规划,构建油田地质资料管理制度体系框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中原油田地质资料借阅管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以及地质资料数据库管理等方面制度的研究与起草工作,从而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油田地质资料信息两化的保障机制。

3.4 建设油田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电子平台和网络服务体系,拓宽服务渠道

要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提高地质资料的社会共享服务能力和水平,必须加快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建设。目前,档案馆虽然开发出高效数据获取、处理、输出及共享的电子平台,实现各种格式的数据整合及处理,但应在分析用户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系统中的部分功能、模块进行了优化与完善,做强用户管理功能,扩大网络查询利用和安全控制功能,提升地质档案管理网络办公能力,增加特殊载体档案和测井等专业数据的管理和利用功能,建立地质资料信息的共享机制,全面公开地质资料目录,以实现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快捷、方便、准确;通过网络平台查阅公开的地质资料目录、公开的资料简介以及公开的公益性、基础性、区域性地质资料等,让用户能及时、详细地了解工作区的地质工作程度,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周期,避免重复浪费,有效规避风险。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只有改变过去地质资料的传统利用方式,才能依托网络平台实现地质资料的社会共享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地质资料信息的集群化、产业化发展,丰富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提高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能力。

3.5 建立油田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工作体系,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积极引导档案人员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全面提高档案队伍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业务骨干和专业人才。结合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开展要求,继续深化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办好不同形式的培训班、研讨班,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要继续加强档案科研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重点安排一些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档案科研课题,组织进行研究、攻关和开发利用工作。只有集地质专业人才、资料管理服务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于一体,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密集型信息产业服务机构,才能服务于油田经济建设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