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的思考—浙江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思路介绍

如题所述

陆 浩

(浙江省地质资料档案馆)

摘 要 本文从浙江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出发,提出通过馆藏地质资料的图文数字化、重要涉密图文数字化地质资料矢量化脱密、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到“一张图”工程之中、开发地质资料公共服务数据产品等基础工作,探讨浙江省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的思路。

关键词 地质资料 集群化 产业化 服务

0 引言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这项工作,需要结合整个地质资料各方面的工作综合考虑。本文主要介绍浙江省在开展和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中,在部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下,结合浙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提出的一些思考,意在抛砖引玉,以期与各位同行一起进行探索。

1 浙江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现状

1.1 地质资料基本情况

通过严格执行地质资料汇交制度,按规定要求接收验收汇交的地质资料,近年来,浙江汇交地质资料的数量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汇交地质资料的质量不断提升。截至 2011 年 11 月底,馆藏地质资料总量达到 8364 种,馆藏量较上年增加 5.1%。

目前,全省图文数字化工作稳步推进,即将接近尾声,而且图文地质资料的利用程度较高,已达到83% ~ 85%。2011 年地质资料提供借阅服务 2083 人次、4531 份次、47305 件次,其中利用数字化资料的分别有 1800 人次、3787 份次、40463 件次。

1.2 推进两化的进展及现状

浙江按照国土资源部《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方案》的要求和工作目标,积极推进“两化”工作,一是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制定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实施方案。二是重视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工作,馆藏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共完成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地质资料 4896 种,加上汇交的数字化数据,馆藏地质资料的数字化率已达 95.8。

2 浙江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两化”的思路

2.1 完成本省全部馆藏地质资料的图文数字化工作

到 2012 年底,将完成全省馆藏成果地质资料的图文数字化工作。届时,全省的馆藏成果地质资料将全部有相应的电子文件,使所有的馆藏地质资料能顺利地作为“两化”基本素材,为“两化”工作的开展和推进提供最有力的基础数据保障,使“两化”工作的开展有了一个充分的前提。

2.2 开展重要涉密图文数字化地质资料矢量化脱密

以部提出“集群化、产业化”的任务为契机,以图文数字化工作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开展馆藏地质资料矢量化等相关工作,将一部分利用率高的重要涉密地质资料通过矢量化技术,将其涉密部分脱密,形成可以为公共利用的地质资料产品,从提高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和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能力,更大程度地发挥地质资料服务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地质资料矢量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尽量按统一的标准、规程、规范推进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

国家按照元数据目录数据库、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按照专业划分的各类数据库)三大类进行建设。我们先考虑图库、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服务行政管理的部分满足“一张图”及其核心数据库建设要求,纳入“一张图”管理。

(2)共享服务。

分服务目录服务、公开数据服务和依申请和定制产品服务三个层次。资料数据目录和公开资料数据依托互联网形对外服务系统。非公开地质资料数据依托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开展服务。

(3)数据运行环境。

充分考虑现有数据和系统平台基础,空间数据管理软件选择国内外主流产品,支持通用交换格式;数据库软件可选择国内外大型主流关系数据库产品(我馆已有专用服务器)。

(4)网络建设。

对外地质资料共享服务平台依托 Internet 对外提供服务,对内客户端以 IE 浏览器为操作平台,模拟上网形式,达到方便、快捷、简明、易用。

2.3 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建设

通过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建设,从业务管理、资料管理、资料利用和社会化服务四个方面,逐步实现资料接收、验收、整理、鉴定、保管、利用、全过程管理,提高地质资料网络化服务水平,提高检索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升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效率。

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资料接收、验收、分类、收费等各项内容管理;建立资料预审工作机制,对汇交的资料逐步审核、正确汇交,并建立内容关联;建立严格的权限工作体系,支持对各资料案卷的属性和内容快速检索,要求结合工作权限有序操作,可方便办理资料借阅,同时对各作业流程动态监控;要求系统提供资料复制、打印、订单和专题服务;提供内网用户按工作权限在线查阅资料;按照地质资料为社会提供服务要求,建立审核机制;经发布后与现有信息门户接口,对外提供查询、浏览等服务功能。

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法为:

(1)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构建省级地质资料档案网络化管理和应用系统,保证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如应用门户技术提供适时、适人管理的个性化设计;应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er/Server,简称 B/S)模式结构开发;应用“自由灵活工作流”技术适应多部门、多人员并发,或协作处理流程;应用编码管理技术实现文档有效存取;应用高级检索和全文检索技术查询用户所需的地质资料信息等。

(2)系统支持多种格式、多类文件同存、有序、有目的、高效管理。

(3)系统提供严格的授权管理机制,包括系统缺省授权、标准授权、临时授权、密级授权四种方式,用户结合实现需求和工作权限,对地质资料利用和服务。

(4)系统提供完整的安全体系,包括用户身份认证、数据访问控制、流程操作监控,以及系统日志审计功能,从而确保数据安全。

(5)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系统设计,如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规范(SZ1999001 2000)、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DA/T23—2000),以及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1989)等建库。

(6)系统数据交互通用接口设计,采用面向对象数据库、结构化查询(SQL、XML 等)有关标准,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7)系统支持大规模用户应用要求,支持多用户(>200 信息点)、大容量地质资料数据存储条件下正常提供服务。

(8)系统采用 .NET 开发环境,适合于大中型网络环境应用要求,具有稳定性好、运行效率高、简洁无冗余等优点,有更好的可维护性。

(9)数据库采用 SQL SERVER2000 高性能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数据高效存取,支持用户地质资料的属性、文件存储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2.4 为“一张图”工作提供集群化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根据国土资源部“金土工程”建设方案、全国“一张图”工程方案以及浙江省资源信息化建设规划的要求,在“一张图”建设中,将地质资料的信息服务关联到其中的矿政管理之中,将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图文数字化成果等馆藏成果地质资料信息与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探矿权分布数据库和采矿权分布数据库建设相关联,开发完成二维和三维图形展示平台,开发完成地理信息系统与探矿权、采矿权网上审批系统接口中,将与之相关的地质资料信息贯穿其中,实现与矿权相关区域的地质资料信息支持和服务,为矿权决策与审批提供地质资料背景信息服务,从而实现地质资料的集群。

2.5 开发地质资料公共服务数据产品

在通过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矢量化以及其他集群化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地质资料公共服务数据产品开发试验。试验建立基于 B/S 模式实现的城市地质信息共享与社会化系统,满足城市地质信息在局域网内部和广域网上的数据共享与社会化服务。使系统具有地质资料目录检索、成果资料检索、三维模型显示与分析、文件上传下载、动态新闻管理、专业图表的生成、元数据的发布等功能。

开展面向多专题应用的城市地质数据管理、面向地质专业人员的分析研究、面向政府人员的辅助决策支持、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共享与服务等平台的建立。实现数据的实时应用,包括查询统计、专业图件编制、专业分析评价、三维地质建模、报表制作与输出等数据产品的开发试验。

通过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最终建成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和产品服务的网络系统。

3 “两化”工作应建立的保障措施思考

为了进一步做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需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为此,应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制度、落实工作经费、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建立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3.1 加强组织领导

“两化”工作应成立由厅主要领导担纲的推进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做好组织协调,开展技术指导。

3.2 完善各项制度建设

重点开展《浙江省实施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办法》有关规定执行和落实,强化实物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和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的汇交,促进地质资料汇交工作;开展地质资料职能向市县延伸试点,为地质资料管理探索新路子、新办法。

3.3 落实工作经费

努力与各有关部门做好协调,按开展工作所确立的思路,选好工作目标,落实项目经费,确保各项工作的完成。

3.4 加强队伍建设

建设以馆藏机构为主,省公益性地质调查单位密切配合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体系,大力开展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建设适应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管理、维护、服务素质和能力以及发展要求的技术队伍,切实推进我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使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能真正成为地质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载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