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内向变的外向

如题所述

我们可以简单的说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但是这不是事实。事实是我们都是由内向特征和外向特征构成的,所以内向的人有外向的时候而外向的人也有内向的时候。人必须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所以我们必须能够调整自己的特征,在不同的场合选择表现不同的自己。通常没有人找到心理咨询师问“哎呀,我太外向了,我怎么样变得内向?”人们多半会问“怎么样变得外向一点?”难道说这个社会真的越来越喜欢外向性格了吗?内向性格更适应这个社会吗?

这个问题特别复杂,我只能提供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问题。这个社会整体变得越来越外向,一个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进步以后人们普遍向着外向的趋势发展。这就是社会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影响,换句话说,你为什么变成了一个内向的人,部分原因是你的性格适应了你的环境。如果你突然由内向变成外向,你会更加无法适应。举个简单的例子,内向的人并不喜欢主动和别人打招呼,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们小时候就生活在一个冷漠的环境,每天回到家他不能兴高采烈的喊叫:妈我回来啦!那种行为被家庭成员认为是不得体的,因此你发展出了一种用沉默来应对各种事情的风格。但是家庭的态度会发生变化,就像社会也在变化一样,等你长大了,你发现你的父母一直在抱怨你:人家给你打招呼你怎么这么不吭声呀,这么不懂事!这时候你心理多半在想,外向一点多好呀。

步骤/方法学会区分内向与社交焦虑:内向性格很容易发展成为社交焦虑。和社交焦虑一样,内向的人倾向于自己一个人呆着,那样感觉更安全。而外向的人则相对更喜欢和别人在一起,不过并不是说外向的人不会有社交焦虑,有些外向的人找到心理咨询师,询问为什么自己突然从外向变得内向了,并祈求咨询师把自己变回来,对,就像变魔术一样。实际上他只是患有社交焦虑,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他也就成为了外向的人。

正因为内向人很容易患有社交焦虑,所以我们甚至把社交焦虑等同于内向,两者的区别在于内向的人【喜欢一个人呆着,而社交焦虑的人并不是如此渴望一个人,他只是害怕与别人在一起,只能一个人带着。内向的人见到不是很熟的人不会打招呼,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社交焦虑的人害怕自己会出丑于是逃避与人打招呼。如果你能够做出区分,你的问题解决了一半。你可能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才能解决社交焦虑,也许问题不是那么严重你的一个朋友就能帮你,多半的可能是你随着生活的进行,逐渐自我康复了。

不要排斥外向特征:你感觉很奇怪,我希望自己变得外向我怎么会排斥外向呢?你认为自己把外向看做是一生所求,但是本质上你却一直在排斥外向,如果你的男或女朋友叫你笑一个,你的笑容不会是外向性格那样轻松自然,因为你排斥外向。如果你是一个学生,你可以回想一下课间十分钟你是怎么度过的?你远离喧闹的人群,你甚至讨厌那些叽叽喳喳的人,与此同时,你抱怨自己的孤独,并把这一切不舒服归罪于你的内向性格。如果有朋友约内向的你出去玩,你会先考虑这个朋友值得不值得交往,然后考虑玩什么东西有意思吗,最后告诉他“奥,我没时间”。但是外向的人是怎么做的?外向性格多半会先跟朋友出去玩,回来以后可能会想想这个朋友值不值得,可能会想想玩的好玩吗。你看到这两种人的区别了吗?

珍惜自己的内向性格:人的内心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你太爱一个人或者太恨一个人,你都无法忘记这个人。你太想摆脱内向性格那么你很难做到,而且你很可能是社交焦虑而不单纯是内向性格,因为内向性格实际上是喜欢内向的。社交焦虑让人感觉很难受,于是你想摆脱,那就请你记住,你想摆脱的是社交焦虑而不是内向性格,上面我也讲过,如果你摆脱了内向性格,你的生活会非常混乱,你更加无法适应。怎样才算是珍惜自己的内向性格呢?你要了解内向性格的优点,并观察自己是怎么利用了这些优点的,同时你要明白有些特点并不是内向特征,比如不善交谈,并不是说内向的人一定不善交谈,只是性格的原因,内向人说的比较少,比如韩寒,语不惊人死不休,你不能说他不善交谈。

以事件为中心的原则:我们的行为有两个原则。一是以情绪为中心,我们关注自己的感觉,做事情主要是为了让自己感觉良好;二是以事件为中心,我们关注事件本身,我们的努力主要是为了把事情做好。第一种人面对一项让他感觉很不舒服的事情的时候,不管事情是否成功,自己感觉良好才是重要的;第二种人在面对同样的事情的时候,忽略自己的感觉,投入到工作当中。内向性格的人由于过多的自我关注而逐渐失去了以事件为中心的行为原则,从而遭受到很多的失败,结果他更倾向于把所有的厄运都归结于自己的性格,这是个恶性循环。培养自己“以事件为中心”的行为方式关键还是忍受自己的情绪去做事情,忍受自己的焦虑去和别人聊天,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你能做到吗?

不要太阿谀奉承:尽管奉承别人是活在一个群体中所必备的能力,但是内向性格的人可能会物极必反(注意,不是所有的内向性格的人都是这么做的)。如果你急迫的希望自己变得外向,你很可能失去自我。不加批判地接纳别人的观点,仅仅是为了让别人喜欢自己。心理学家观察到,有社交焦虑的人在聊天的开始一直在重复别人的观点,因为这样很安全,不会惹怒别人。

不要低估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说话不代表不会说话,说话少不代表说的话没价值。内向型格的人较少和人交往因此有很多时间来充实自己的思想。说一句有内涵的话远比叽叽喳喳说一天话给人的印象深刻。在你不想说话的时候只是简单的微笑就可以了,学会微笑。

增加自己的选择灵活性:我想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强调一下,内向和外向都是你的选择,只不过你都已经忘记了,而现在你已经不用思考就那么做了,显然这种自动化的选择行为会让你失去适应的灵活性,不能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展现不同的自己。内向性格永远都不能变成完完全全的外向性格(除非你不再是你),但是你可以增加外向的成分,在需要外向性格的场合调用出来。培养这种能力就要跳到第四步,养成以事件为中心的行为法则,考虑问题的时候,第一考虑怎么做才能把事情做好,第二考虑自己的感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7
简介我们可以简单的说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但是这不是事实。事实是我们都是由内向特征和外向特征构成的,所以内向的人有外向的时候而外向的人也有内向的时候。人必须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所以我们必须能够调整自己的特征,在不同的场合选择表现不同的自己。通常没有人找到心理咨询师问“哎呀,我太外向了,我怎么样变得内向?”人们多半会问“怎么样变得外向一点?”难道说这个社会真的越来越喜欢外向性格了吗?内向性格更适应这个社会吗?

这个问题特别复杂,我只能提供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问题。这个社会整体变得越来越外向,一个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进步以后人们普遍向着外向的趋势发展。这就是社会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影响,换句话说,你为什么变成了一个内向的人,部分原因是你的性格适应了你的环境。如果你突然由内向变成外向,你会更加无法适应。举个简单的例子,内向的人并不喜欢主动和别人打招呼,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们小时候就生活在一个冷漠的环境,每天回到家他不能兴高采烈的喊叫:妈我回来啦!那种行为被家庭成员认为是不得体的,因此你发展出了一种用沉默来应对各种事情的风格。但是家庭的态度会发生变化,就像社会也在变化一样,等你长大了,你发现你的父母一直在抱怨你:人家给你打招呼你怎么这么不吭声呀,这么不懂事!这时候你心理多半在想,外向一点多好呀。

步骤/方法学会区分内向与社交焦虑:内向性格很容易发展成为社交焦虑。和社交焦虑一样,内向的人倾向于自己一个人呆着,那样感觉更安全。而外向的人则相对更喜欢和别人在一起,不过并不是说外向的人不会有社交焦虑,有些外向的人找到心理咨询师,询问为什么自己突然从外向变得内向了,并祈求咨询师把自己变回来,对,就像变魔术一样。实际上他只是患有社交焦虑,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他也就成为了外向的人。

正因为内向人很容易患有社交焦虑,所以我们甚至把社交焦虑等同于内向,两者的区别在于内向的人【喜欢一个人呆着,而社交焦虑的人并不是如此渴望一个人,他只是害怕与别人在一起,只能一个人带着。内向的人见到不是很熟的人不会打招呼,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社交焦虑的人害怕自己会出丑于是逃避与人打招呼。如果你能够做出区分,你的问题解决了一半。你可能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才能解决社交焦虑,也许问题不是那么严重你的一个朋友就能帮你,多半的可能是你随着生活的进行,逐渐自我康复了。

不要排斥外向特征:你感觉很奇怪,我希望自己变得外向我怎么会排斥外向呢?你认为自己把外向看做是一生所求,但是本质上你却一直在排斥外向,如果你的男或女朋友叫你笑一个,你的笑容不会是外向性格那样轻松自然,因为你排斥外向。如果你是一个学生,你可以回想一下课间十分钟你是怎么度过的?你远离喧闹的人群,你甚至讨厌那些叽叽喳喳的人,与此同时,你抱怨自己的孤独,并把这一切不舒服归罪于你的内向性格。如果有朋友约内向的你出去玩,你会先考虑这个朋友值得不值得交往,然后考虑玩什么东西有意思吗,最后告诉他“奥,我没时间”。但是外向的人是怎么做的?外向性格多半会先跟朋友出去玩,回来以后可能会想想这个朋友值不值得,可能会想想玩的好玩吗。你看到这两种人的区别了吗?

珍惜自己的内向性格:人的内心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你太爱一个人或者太恨一个人,你都无法忘记这个人。你太想摆脱内向性格那么你很难做到,而且你很可能是社交焦虑而不单纯是内向性格,因为内向性格实际上是喜欢内向的。社交焦虑让人感觉很难受,于是你想摆脱,那就请你记住,你想摆脱的是社交焦虑而不是内向性格,上面我也讲过,如果你摆脱了内向性格,你的生活会非常混乱,你更加无法适应。怎样才算是珍惜自己的内向性格呢?你要了解内向性格的优点,并观察自己是怎么利用了这些优点的,同时你要明白有些特点并不是内向特征,比如不善交谈,并不是说内向的人一定不善交谈,只是性格的原因,内向人说的比较少,比如韩寒,语不惊人死不休,你不能说他不善交谈。

以事件为中心的原则:我们的行为有两个原则。一是以情绪为中心,我们关注自己的感觉,做事情主要是为了让自己感觉良好;二是以事件为中心,我们关注事件本身,我们的努力主要是为了把事情做好。第一种人面对一项让他感觉很不舒服的事情的时候,不管事情是否成功,自己感觉良好才是重要的;第二种人在面对同样的事情的时候,忽略自己的感觉,投入到工作当中。内向性格的人由于过多的自我关注而逐渐失去了以事件为中心的行为原则,从而遭受到很多的失败,结果他更倾向于把所有的厄运都归结于自己的性格,这是个恶性循环。培养自己“以事件为中心”的行为方式关键还是忍受自己的情绪去做事情,忍受自己的焦虑去和别人聊天,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你能做到吗?

不要太阿谀奉承:尽管奉承别人是活在一个群体中所必备的能力,但是内向性格的人可能会物极必反(注意,不是所有的内向性格的人都是这么做的)。如果你急迫的希望自己变得外向,你很可能失去自我。不加批判地接纳别人的观点,仅仅是为了让别人喜欢自己。心理学家观察到,有社交焦虑的人在聊天的开始一直在重复别人的观点,因为这样很安全,不会惹怒别人。

不要低估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说话不代表不会说话,说话少不代表说的话没价值。内向型格的人较少和人交往因此有很多时间来充实自己的思想。说一句有内涵的话远比叽叽喳喳说一天话给人的印象深刻。在你不想说话的时候只是简单的微笑就可以了,学会微笑。

增加自己的选择灵活性:我想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强调一下,内向和外向都是你的选择,只不过你都已经忘记了,而现在你已经不用思考就那么做了,显然这种自动化的选择行为会让你失去适应的灵活性,不能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展现不同的自己。内向性格永远都不能变成完完全全的外向性格(除非你不再是你),但是你可以增加外向的成分,在需要外向性格的场合调用出来。培养这种能力就要跳到第四步,养成以事件为中心的行为法则,考虑问题的时候,第一考虑怎么做才能把事情做好,第二考虑自己的感受。
第2个回答  2012-09-27
首先你必须认识到一点,性格的改变是一件很痛苦很困难的事情!
其次,我只想告诉你,这并非不可能,而是完全可能的,以名人为例,林肯,奥巴马等,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你要弄清楚你寻求改变的原因,如果你是从内心处于对未来,对朋友,对家人的改变初衷的话,如果你的信心坚定,这一定会有所改变。
那要怎么做呢?
1.从内心强化改变的信念,激发自己的意志。
2.多与不同的人交往,这个要有所选择,先从自己熟悉的朋友开始,同他们聊天,开玩笑,尽量幽默,宽容,关心他人,慷慨。
3.多看名人传记,从别人那里寻找力量
第3个回答  2012-09-27
1、立即走出自己的小天地,现在;2、多听激励的抒情的音乐;3、无论是在读书还是在工作,有意识地去与大家交流;4、与大家交流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比如大方地看着对方的眼睛,礼貌地说话,做事,规范自己的行为,大家就会慢慢接受你,你在被大家慢慢接受的过程中就会自然地变得外向,因为你之前没有这方面的成功的经验,一旦有了成就感,就会自然了;5、时刻准备着——积累各方面的知识用以增加自己与别人的谈资、做好计划规定自己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6、有意识地多与营销人员打交道,在与之交流之前多做相关的准备,比如销售书籍的阅读,比如你的交流对象所从事的事业要素、概况等;7、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与人打交道,先决条件是内心真诚地谦虚、低调、诚恳。祝你早日成为外向性格行为的人。
第4个回答  2012-09-27
首先分析自己为什么内向,或是怕什么,大胆的去想,要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要用笔写出来。例如:怕说错话被人笑话、怕没有人认同自己尴尬等等。
其次发觉问题后怎么去认识问题,如果想改,就要坚决否定自己,让自己认识到改掉问题的重要性。例如:“怕说错话被人笑话”,有这要几个意思,胆怯、自卑、虚伪。胆小没自信不敢说,虚荣心作祟,为保全自己不被人笑话,还是让别人说吧。同理可以分析一下,“怕没有人认同自己尴尬”都有些什么意思。
最后循序渐进的改掉他们吧,如果大多数的胆怯、自卑、虚伪等意识一层层的淡化掉,那你就会越来越开朗,生活就更真实了,心扉也就慢慢打开了。我行,我就要去做,首先要自信,才有可能得到认可。做了,尽量不犯错,这就要看你的能力了,做足功课,事半功倍,并要做到不耻下问。把上面的事都发自内心的做好了,并真诚对待了,谁还会笑话你啊。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他就是纯粹的“羡慕、嫉妒、恨”了。
任何事情都存在因果关系,内向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可能跟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真的要自我分析找问题,然后慢慢改正吧,我们生下来第一个学会的表情就是微笑,所以请自信开朗的面对人生,一切都会改变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