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什么是道德内化的结果

如题所述

道德内化: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极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2. 出现在《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这一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这一节。

2.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3. 依从
4. 认同
5. 内化
心理学是一个总称,就像一个母亲,她会有很多的孩子。其中教育心理学就是她众多子女中的一个。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是可以包含于教育心理学类里的,当然也就属于心理学这个大类当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0
道德内化: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极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内化,从字面含义来看,无非就是由外而内,或说内在化。但是“内化”作为一个概念,从心理学的发展史来看,最早是由以涂尔干(Emile﹒Durkheim)等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学派提出的,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后来,法国著名心理学家P﹒让利,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列昂节夫等人分别在儿童的社会化、儿童的思维发展、儿童的智力发展等方面对内化现象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赋予内化不同的含义。
一般来说,心理学上把内化定义为:“主体把现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与其所处环境间有规则的相互联系,以及现实的或想象的环境特性转化为内在的规则和特性的过程。换言之,内化就是使某种外部世界的样式,如外部文化结构、社会需要、道德意识、交往形式、实践价值等转化为个人内在的精神生活,并使关于外部世界的内在表象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像哥白尼创立日心说的过程及人们对它的认定,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便是一种内化
第2个回答  2015-08-04
道德内化简而言之就是社会道德标准转化为个人品德,也就是说,社会道德是外部的客体的东西,它是社会集体向人们提出的种种政治要求、思想规范、道德标准 、行为准则等的综合体现,如果一个人把外部的客体的社会道德通过心理活动转变为个体品德之后,使它们成为与己一体的“同化物”,即成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那这个人的结果还会差吗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01

    道德内化: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极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出现在《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这一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这一节。

  2.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依从

    认同

    内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