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投标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某承包商编制投标文件,将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封装,在封口处加盖本单位公章和项目经理签字后,在投标截至日期前1天上午将投标文件报送业主。次日(投标截至当天)下午,在规定开标时间前1小时,该承包商又递交了一份补充材料报送业主,声明将原报价降低4%。但是,业主单位有关人员认为,根据国际上“一标一投”的惯例,一个承包商不得递交两份投标文件,因而拒收承包商的补充材料。
开标会在招标办的工作人员组织下召开,市公证处公证员到会,各投标单位代表到场。开标前,公证处人员对投标单位资质进行审查,并对所有投标文件进行审查,确认所有投标文件均有效后开标。

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建筑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招投标越来越重视,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发展。但是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加以纠正及完善。
(一)部分建设项目招标文件不规范。一是招标文件中量化指标不够细致,导致评标灵活性、随意性较大。二是投标报价分值设置不当。
(二)部分建设项目招投标信息发布不规范。一是发布范围小,个别项目只在当地媒体发布,投标人获取招标信息的渠道狭窄。二是信息发布时间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一些项目发布的时间非常短。
(三)应招标未招标问题。目前,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在水利、市政、交通行业的勘查、设计没有实行招投标现象比较突出。
(四)假借资质参与竞争。一些施工企业在资质问题上大做手脚,有的盗用或借用他人证件参加投标。有些建设单位在选择投标单位时,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标书编制的好坏代替施工企业的形象。
针对招投标环节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以下环节做好相关工作:
(一)完善配套法规制度。一是有关部门应紧密结合工程招投标工作现状,就招标文件编制、投标人资格审查、评标委员会组成、标底以及合同的履行等招标投标的具体操作规程作出明确规定。二是强化招标投标备案制度,落实招标投标书面报告制度、招标结果公示制度、邀请招标批准等制度。三是应实行招标负责人对工程质量的终生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严把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进行招标,真正做到公平、公开招标。招标信息要通过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广泛发布,公布时间、招标时间要充分合理。严把资质审查关,为投标单位营造公平、公正的投标环境。
(三)实行准入清出制度。一是在对投标单位资格审查中,要重点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进行考察,建立信用档案,对在招投标活动中存在不良行为的企业和人员列入黑名单,利用经济手段强化廉政准入管理。二是建立市场清出制度,通过加强企业资质核查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注册等管理手段,对达不到规定要求以及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坚决依法予以降级、不予资质核查或清出建筑市场,或视情节轻重,停止投标人在本地区一定期限内的建筑市场交易活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04
第一、包装,招标文件要求是否要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包装;
第二、项目经理在封口处签字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封装要求;
第三,招标人不应在投标文件递交时间截止时间前拒绝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或则补充文件;
第四、降价声明不能对招标文件格式做出相应,报价仍任以原投标文件投标函内报价为评标价;
第五、投标单位资质审查和投标文件审查不应由公证处人员审查,必须有具有条件的技术和经济专家组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