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这首诗揭露了什么,从反语“彼君子兮”一句能看出什么?

如题所述

全诗直抒胸臆,叙事中饱含愤怒情感,不加任何渲染,增加了真实感与揭露的力量。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责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对剥削者冷嘲热讽,点明了主题,抒发了蕴藏在胸中的反抗怒火。
希望能够采纳一下,谢谢支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30
伐檀
先秦 佚名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禽三百兮?况君攸之,无所安也。
不晓操杵,胡瞻尔庭有忡忡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禽三百忆兮?况君攸之,无所乐也。
不晓操弓,胡瞻尔庭有登登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禽三百飞兮?况君攸之,无所归也。
不晓操一丝,胡瞻尔庭有专专兮?
这首诗强烈地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困难境况以及他们对统治阶级的切齿痛恨。
在《伐檀》这首诗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这一声声砍伐檀木的斧声,砍出了一部部春秋霸主的发家史。那些被人用去了心和皮,用去了左边右边一边的优质红木檀木,也被贪心的统治者砍伐得差不多了吧!“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过去农业生产力极为低下,每年能获得三百亿斤的粮食吗?又“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野外到处是数不清的兔子狐狸等猎物,统治者又何尝不是过着挥霍民脂民膏的生活呢!
这首诗不仅饱含着劳动者对统治者的愤怒控诉和切齿痛恨,还表现了他们质问有理的智慧灵口和坚持真理的钢铁意志。他们尽管生活极为困难,处境极为微妙,但他们绝不像统治者所想象的那样低下卑贱、无所作为!
这首诗反语“彼君子兮”甚多,说明在当时的奴隶主贵族的眼中,劳动人民根本无“君子”之慨,他们只能当作牛马被驱使、被奴役。因此他们愤怒、控诉、斥责!这声声斥责使那些沉醉酒色、荒废朝政的所谓“君子”们好不扫兴!这一声声斥责,也是对他们的惩罚!
《伐檀》一诗所表现的愤怒情绪是鲜明的,但还不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从它的某些章节看,还比较单一,只是表现出对统治者的憎恶和痛恨。至于像《硕鼠》那样表现早期奴隶为求生存而准备同奴隶主“偕亡”的严正警告和诛心斥责,那还没有。这也就是说,《伐檀》所反映的还只是奴隶们极为初步的反抗意识。不过尽管如此,它对当时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推动的作用。
另外,“伐檀”是一首反映劳工伐木造车的诗歌。但具体是给谁造车?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其一是给奴隶主贵族造车。持此观点的人认为,《伐檀》中的“君子”是指奴隶主贵族,“终其勤”应该是说这些奴隶推终了他们的劳役。其二是指给奴隶造车。持此观点的人认为,“君子”不是特指奴隶主贵族,而是泛指一切有财产有权威的人。“终其勤”应该是说这些奴隶终于做完了他们的劳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