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坎伐檀兮”出自《诗经》的哪一篇?全文是什么?

如题所述

出自《伐檀》,是先秦时期魏国的民歌。全诗充满了劳动者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社会现实不公的斥责。三章诗重叠,意思相同。作者无名氏。原文如下: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zhān)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译文如下:

丁丁冬冬来把檀树砍,砍下檀树放河边,河水清清水上起波澜。栽秧割稻你不管,凭什么千捆万捆往家搬?上山打猎你不沾,凭什么你家满院挂猪獾

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吃闲饭!做车幅丁冬砍木头,砍来放在河埠头,河水清清河水直溜溜。栽秧割稻你闲瞅,凭什么千捆万捆你来收?别人打猎你抄手,凭什么满院挂野兽?

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无功把禄受!做车轮儿砍树丁冬响,砍来放在大河旁,河水清清圈儿连得长。下种收割你不忙,凭什么千捆万捆下了仓?上山打猎你不帮,凭什么你家鹌鹑挂成行?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受供养!

注释如下:

坎坎:象声词,伐木声。寘:同“置”,放置。

干:水边。涟:即澜。

猗(yī):义同“兮”,语气助词。

稼(jià):播种。穑(sè):收获。

这里将此篇作为反剥削诗歌看,对于当时的社会性质及诗人身份,因史料不足难以确认,姑且保留《诗经选注》的看法,即:一群伐木者砍檀树造车时,联想到剥削者不种庄稼、不打猎,却占有这些劳动果实,非常愤怒,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问责。

扩展资料:

这是伐木者之歌。一群伐木者砍檀树造车时,联想到剥削者不种庄稼、不打猎,却占有这些劳动果实,非常愤怒,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问责。三章诗重叠,意思相同,按照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写伐檀造车的艰苦劳动。头两句直叙其事,第三句转到描写抒情,这在《诗经》中是少见的。当伐木者把亲手砍下的檀树运到河边的时候,面对微波荡漾的清澈水流,不由得赞叹不已,大自然的美令人赏心悦目,也给这些伐木者带来了暂时的轻松与欢愉,然而这只是刹那间的感受而已。

由于他们身负沉重压迫与剥削的枷锁,又很自然地从河水自由自在地流动,联想到自己成天从事繁重的劳动,没有一点自由,从而激起了他们心中的不平。

因此接着第二层便从眼下伐木造车想到还要替剥削者种庄稼和打猎,而这些收获物却全被占去,自己一无所有,愈想愈愤怒,愈无法压抑,忍不住提出了严厉责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第三层承此,进一步揭露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寄生本质,巧妙地运用反语作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对剥削者冷嘲热讽,点明了主题,抒发了蕴藏在胸中的反抗怒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伐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诗经。魏风。伐檀》现在共存有三节:坎坎伐檀兮,宜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桓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宜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镱兮7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寅之河之漏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国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鹁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伐檀》一诗的中心思想,几千年来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对其中一些词语的解释,也是各执己见,对于这些谁也说不服谁、谁说得都有理的观点,我们暂时不去管它,我们只说说这首诗的节奏。
                 
  这是一首与众不同的民歌,即使在《诗经》中也是极为独特的,它的独特之处就是:歌是在集体劳动时唱的,是在砍大树时唱的。因为场合的特殊,也就决定了这首歌的独特。一边干活—一边唱歌,而且这工作是要求大家配合的,所以可以认为这是一首有领唱有合唱的劳动号子。
                 
  我在兴安岭当知青时,经常参加伐木、抬小杠这类的工作,所以有些体会。当年的抬木头与古代人相比,并没有多大的进步,情况应该是差不多的。依抬木头的节奏,这首歌的节奏应该是下面这样:
                 
  把头:坎\坎\伐\檀兮……两个“坎”相当田径运动会起跑的“各就位”,“伐”有点像“预备”,“檀”有点像发令枪声。“坎\坎\伐\檀兮……”用现在东北林区的号子喊,就是“哈\腰\来个\挂哟来嘿”,这一喊大家一齐用力直起腰,木头就离地了。
                 
  木头离地了,大家稳——稳,就合唱“宣之\河之\干兮”,一实词,一虚词,两字一节,唱一节就迈出一步。接着是“河水\清且\涟猗”,继续往前走。但是总这么唱下去就乏味了,人也就没劲了,得变换变换。把头领唱“不稼\不穑”,众人合唱“胡取\禾\三百\廛兮”:把头领唱“不狩\不猎”,大家合唱“胡瞻\尔庭\有\县粗兮”。
                 
  木头运到位置,又是大家集中精力的时候了,如果有人先放有人后放,后放的人就容易受伤。这时,把头换了调子,唱“彼\君子兮…‘,……”大家唱“不素\餐兮……”步调一致,将大木放下。
                 
  第二段、第三段,也就是抬第二根、第三根木头了,调子没变,句式没变,只是为了避免单调换了个别的词。
                 
  古人是不是这样唱的,咱们只是根据现在的同样劳动作出的推测,不管这样的推测是不是能得到专家的认可,这样的解释还是比较贴近生活的,是合乎情理的,而且能让这首《伐檀》读起来更流畅一些,更有诗意一些。
                 
  《淮南子。道应训》中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也就是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所说的“杭育杭育派”。
                 
  劳动号子是诗也是歌,它的目的,第—。是为了劳动时能够统一步调,共同用力,为此号子的唱词节奏讲究有缓有急,有张有弛,有重音有拖音,多衬字。《伐檀》的“坎\坎\伐\檀兮……”“宣之\河之\干兮”“彼\君子兮……”就应该是紧急的有重音的,“檀”“寅之”“君子”就应该是重音处,而“河水\清且\涟猗”“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桓兮”就应该是舒缓的。其中的领唱,是劳动的号令,合唱是对号令的回答,也是前进的节奏。号子的第二个目的是减轻劳动的痛苦,为了减轻劳动的压力,号子的唱词可以调侃,可以泄愤,可以悱怨,这首《伐檀》就可以说是泄愤之诗。《诗经》的句式特点是四字—‘顿,而这首诗却全不管这些,只以劳动需要为主,句子长短全依抬木的需要。
                 
                 
  号子是一种民歌,是体力劳动者在劳动中自然流出的,少有修饰,少有润色,多用口语,多用俚词。虽然不能排除后人对《伐檀》作过加工;但是比较一下《诗经》中的:“雅”“颂”和同是民歌的其它篇章,我们能够看出来;《伐檀》的语言是比较粗糙的,是比较口语化的。后人多是从《伐檀》的思想意义分析,少从文学角度看它,也是因为这个,也正是因为这样,《伐檀》别有一种特殊的粗犷美与天然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5-27
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