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的内容都是正确公正的吗

没有要对史官不敬的意思,只是单纯的觉得史书都是人写的,是人就会有失误或偏差,就突然想到好些人都那么崇拜正史,难道它就没有一点“偏差”就是绝对正确的吗?请问有没有什么证明正史也有偏差的实例啊

有。
首先,如你所说,历史也是人所写,人都会犯错,所以一些人为失误在所难免。但正史在这方面的错误很少。因为正史一般在写的过程与完成后都有专门部门严格的审核。
第二,随着时间流逝,有一些史实已然不能知道得太详细。所以里面会有作者的一些杜撰。为的是内容的衔接与精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有些史实对当朝有些敏感。不排除史官迫于时政的压力而篡改或故意不写一些内容。这也是很多历史研究取之于野史的主要原因。
例子,我就说大家都知道的司马迁吧。
司马迁写“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时候,讲信陵君的一个刺客刺杀魏将晋鄙,用了一个重80斤的铁锥藏在袖子里。这个明显不符合常理。不说袖子能不能承受80斤的重量,80斤的重物戴在身上,只有对方没瞎,肯定是看得出来的。
司马迁写秦始皇死后赵高与李斯密谋那一段,写得非常详细。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动作,人物心理怎样都写得非常详细。但我们知道司马兄是不可能对100多年前事情这么熟悉的。即使是当代的人,也不会知道人家的“密谋”这么清楚吧。
刘邦是很恨项羽的,所以西汉对于项羽的记载都很隐晦。所以在这一点上《史记》对于项羽的记载是很有限的。尤其对于其优点和军事领导能力的正面记载根本没有。
附带一句,司马迁也是中国古代史学家中唯一一个敢记载本朝历史的。这是他的伟大之处。因为本朝历史很多东西不能说,又不能胡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15
最明显的,司马迁的史记里面,从来不提汉武帝征伐匈奴,以及其他改革的事,只写汉武帝好鬼神,宠信术士和被术士骗的事。

史官也是官,尤其是到后来,受种种政治因素的影响,秉笔直书这东西离史官是越来越远。

并且史官也不一定就能拿到真实有效的信息。比如编撰帝王实录时,其信息来源是帝王的起居注,而起居注则是根据内起居注编写。从内起居注到起居注,很多信息就已经被隐藏修改了,等到了史官这,已经是变质了的二手信息了。在此基础上编写的实录,其真实有效性自然就得打折扣了。而在这些实录上面编写的其他史书,其真实有效性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话说回来,正史至少都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与稗官野史相比,其史学价值还是要高一些的。
第2个回答  2010-03-15
其实都是人写的难免有偏差 再就是时光一般都是皇专用 很多东西都是按照当时的执政者意愿来写的 当然大部分是比较公正的
第3个回答  2010-03-15
不一定,只能说是考古的重要依据,有政治局限性,特别是在封建社会
第4个回答  2010-03-14
呵呵,你有没有听过成王败寇,其实无论哪一代君主如果英明,可是都会或多或少篡改历史,将自己美话一些,可以说在秦朝之后,东汉之前,正史还有可以参考的,不过随着君主留名千古的愿望,正史也开始有些虚假的成分,不过例如二十四史,清对前人的总结就较真实
第5个回答  2010-03-15
肯定不是,但能保存、流传下来已属难能可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