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如题所述

一、重视教师的心理问题,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和学校的重视,而教师的心理问题未引起足够和重视。加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开展教师心理咨询,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迫在眉睫,创设安静、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十分必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不过分强调用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晋级,评聘的依据,以使教师心理“松绑”、“减压”。从源头上解决教师心理问题。让教师带着良好的情绪投入工作,进入课堂。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作为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生观,只有这样才能客观评价自我,接受自己的优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这样由已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如人意之处才能泰然处之。
三、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关注并不断增强教师群体的幸福感,将会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巨大动力。作为承担教育使命的教师,他们的精神状态,生活状态,健康状态,情感生活状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社会和学校要建立教师身心健康机制,定期体检,休假和学业进修,关注教师的休闲生活,鼓励教师拥有个有兴趣爱好。提高教师待遇,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四、学会情绪控制。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消极情结和挫折带进教室,更不能发泄在学生身上,否则,伤害了学生,也破坏了自己的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控制消极有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教师的影响力和工作效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掌握一些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首先,客观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适度;其次,要能变换角度看问题。对于学生顽皮,成绩差,应该看到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小学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本性,应给予循循引导;再次,与人相处心理换位。生活中难免与他人发生矛盾,这时,试着心理换位,即把自己置身于对方的立场去思考、感受,会发现本不该互相对立,这样有利于及时化解不良情绪。
五、适时调节,发展一些兴趣爱好。在工作重压下,教师要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合理安排调控好工作、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尽量在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时适当留有余地,让精神上绷紧的弦有松弛的机会。适当发展一些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写作、旅游等都能有效地调节改善大脑相关中枢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进而缓解压力,消除疲劳。
六、适当参加运动,学会放松。体育运动是健心和良药,能有效排解不良情绪和消除心理疲劳。教师要学会百忙抽闲,在活动课上与学生打打球,在既健身心又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与同事打打球或进行一些其它体育活动,也能排解烦恼增进同事间的友情。越是繁忙,越是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放松心态,在和同事、亲的、朋友的沟通交流中,调整心态,放松自己;在和学生的交谈中,探讨教育学和有效途径。把烦恼与汗水一起挥发出去,每天晚上罗列一下自己在这一天的“闪光点”,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等。放松心态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静坐、听音乐、打球、书法、爬山等。总之,从健康的活动中心理得到调节,思虑得以澄清,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疏泻了心中的烦恼与不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5
一、改善工作条件,优化社会环境。

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要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安身,只有安身方能安心工作。近年来,我们逐年增大投入,多方筹措资金,工作条件大为改观。

二、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还要不断优化社会环境。

社会对教育的认同和对专业的尊重,是教师幸福感的源泉。我们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风尚,大张旗鼓表彰奖励先进教师,为教育造势,为教师喝彩。
三、领导要经常下校调研、慰问师生。

教师节表彰大会要隆重而热烈,议教会要办实事、拨经费,如期落实;为学校工程保驾护航,为教师排忧解难。凸显教育优先,突出教师地位。社会风气的好转,教师才觉得有面子、有价值。安身立命,扎根教育的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四、实现民主管理,推行办事公开。

民主管理,是教师以主人翁身份参与管理,凝心聚力的有效办法;办事公开,更是尊重教师的具体体现。运用得当,会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对教师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

五、搭建多种体现价值和获得成就感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我们可以多给教师各种荣誉: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镇级名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教坛新秀、镇级优质课等。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让教师感受成功的喜悦,提升幸福指数,激发工作动力。

六、加强人文关怀,助推专业成长。

领导要换位思考,体会教师的艰辛,实现人文关怀。做到把教师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家有大事必访,家有难事必帮。

七、引导教师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

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高雅的生活情趣。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就是要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各项待遇,特别是让他们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尊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19
1、给予教师福利保障

教师的工资较低,教龄低的教师愈加如此。教师如果家庭花销比较大,每个月的工资很难支持他们生活,他们只能省吃俭用。所以,国家给予教师福利,可以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他们也不必每天忧心材米油盐。想要提升教师的幸福感,教师福利一定要到位。


2、呼吁家长学生尊师重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我国,原本一直有尊师重道的好习惯。但是,近些年常用家长和学生不尊重老师的行为发生。有些学生甚至会殴打教师,家长也会对教师进行恐吓。这些行为都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幸福感,是我们一定要改正的。优秀敬业的老师值得所有人尊敬。


3、取消教师职称

虽然取消教师职称不切合实际,但是这也是教师非常希望的事情。取消教师职称意味着他们再也没有了竞争压力,不用为了一个名额和同事争抢。取消教师职称更利于同事间的和睦相处,也可以让他们更加用心地对待教育事业。
第3个回答  2022-04-18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哦!
1、热爱自己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英才。看着自己桃李满天下,我们应当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自豪和骄傲,并爱自己的职业。对职业长久抱持热爱之心,并从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让我们从中更好的获得幸福感。

2、寓教于乐。虽然面对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孩子时,我们偶尔会感到心烦,但是我们依然要热情地去面对他们,为他们指引正确的人生之路。当看到孩子取得进步时,我们会发自内心的感到欣慰和欢喜。这就是我们平时寓教于乐结出的美好果实。

3、享受播种的过程。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我们怎样去为他们添砖加瓦,为他们的人生加上绚丽的七彩之色,这就需要我们去努力了。当我们把爱和知识一点点撒入他们的心田,我们会从中感到由衷的欢乐。享受这个播种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职业幸福感。

4、培养乐观的心态。生活是一面镜子,如果老师每天都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学生,遭遇事情时也不将烦恼的情绪给发泄到学生、同事、家人的身上,那么他们也会善意的对待你,让你感觉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5、莫要盲目跟人攀比。攀比的心态在当今社会是很常见的,如若我们身为人民教师也沾染了这样的陋习,实在是要不得。作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教师,我们应当更好的树立自己的正确目标,努力去追求。盲目的攀比只会让我们陷入不断的挫败感中。
第4个回答  2021-07-25
提高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个是比较重要的,就是对教师的尊重,那么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而且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对他们行尊重,其次就是说要提高教师的待遇,那么通过待遇的提高,实实在在的解决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第三点就是说要在一个全社会的范围内形成一种尊重教育的风气,让教师能够体会到他们在我们这个所有的职业当中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所以说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才能达到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这种要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