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通过将圆明园什么和什么进行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热爱之情和对 什么的痛恨?

如题所述

《圆明园的毁灭》通过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毁坏的情景进行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扩展资料:

课文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的过去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座艺术的园林,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反应出被毁前后的不同,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圆明园昔日何等的好看,越是被写得完美,世人对被毁的圆明园就越是痛心。

不但用对比写出了差距,更反应出了破坏者对我们国家历史宝物的残忍破坏,反应出当时的残忍,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懦弱无能反抗。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让我们记住这段屈辱的历程,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7
课文将圆明园过去的恢弘大气和现在的残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于圆明园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和圆明园被毁的惋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8
课文通过写圆明园以前的美辉煌和现在的破旧,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英法联军的憎恨
第3个回答  2022-01-03
《圆明园的毁灭》通过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毁坏的情景进行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
第4个回答  2020-01-07
讲圆明园。没被毁之前的辉煌与被毁后的断壁残垣写出了对《圆明园的毁灭》的痛,洗衣机对去莱州的憎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