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裂纹扩展寿命

如题所述

在实际工程中,常遇到对已产生裂纹构件的剩余疲劳寿命的估算问题,断裂力学的发展为进行这种计算提供了可能。从初始裂纹长度a0扩展到临界裂纹长度ac,所经历的载荷循环次数Np,称为疲劳裂纹扩展寿命。

构件的疲劳寿命N可以认为是疲劳裂纹始裂寿命(生核阶段的循环次数)Ni与裂纹扩展寿命Np(扩展阶段的循环次数)之和,即:N=Ni+Np

一、疲劳裂纹的始裂寿命

疲劳裂纹始裂寿命也称为形成寿命或萌生寿命,早期的研究认为初始裂纹长度在0.05~0.5mm之间,后期在0.25~0.30mm之间。所以始裂寿命一般定义为试件或构件中形成0.25~0.30mm长或深的裂纹所经历的应力或应变循环数。

始裂寿命的实验测定有直接观测法和间接标定法,直接观测法是用带刻度的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裂纹的形成过程,并测量其尺寸,给出裂纹长a与循环数N的关系曲线,再用外推法确定始裂寿命。间接标定法常采用电位法监测裂纹。目前,计算疲劳裂纹起始寿命常用经验公式有:

(1)光滑试件的经验公式:

岩石断裂与损伤

式中:β、C是材料常数;Δε为应变幅度。

(2)缺口试件的经验公式:

岩石断裂与损伤

式中:α、β是实验数据;z为切口根部半径。

二、疲劳裂纹的扩展寿命

实践证明,在总的疲劳寿命中,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所占的比例高达90%以上,因此研究这一阶段裂纹扩展速率和寿命与材料本身的性质、各种力学参数间的关系对于提高构件的使用性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破损安全”设计理论认为:受力物体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裂纹,确定带裂纹体亚临界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寿命(剩余寿命),就是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即计算由初始裂纹a0扩展到临界裂纹ac所需要的循环次数。具体步骤如下:

(1)对受力物体进行无损探伤(X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查明裂纹的形状、大小、位置,确定最大初始裂纹尺寸a0

(2)对实际裂纹进行简化,确定合适的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

(3)测定或查出所用材料的断裂韧度KⅠC的数值,由断裂判据确定临界裂纹尺寸ac

(4)根据受力物体的使用条件(平均应力、加载方式、加载频率、环境情况等)用实验测定或选用da/dN-ΔK的关系式。

(5)进行寿命估算。

对于线弹性情况,考虑恒幅应力循环,根据Paris公式:

岩石断裂与损伤

若取:

式中:Y为与裂纹尺寸有关的形状因子,若Y与a无关或可近似将Y看成常数,代入上面积分公式可得

岩石断裂与损伤

式(6-16)没有考虑平均应力、频率、温度等的影响,且忽略裂纹调整发展阶段。如果考虑平均应力的影响,可用Foreman公式(6-7)代替Paris公式,得到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为

岩石断裂与损伤

由式(6-16)和式(6-17)可以看出,裂纹扩展寿命的变化趋势,即N随着交变应力幅度Δσ的增大而迅速降低,并且初始裂纹a0越小,疲劳寿命越长。除了用上述公式进行疲劳寿命估算外,还进行抗疲劳断裂设计计算和评定。

对于弹塑性和全面屈服情况,通常用COD表达式和J积分表达式代替应力强度因子,具体公式见式(6-18)和式(6-19):

岩石断裂与损伤

式中:Δδ为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的幅度;C、n为材料常数。

岩石断裂与损伤

式中:J为裂纹尖端附近的回路积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