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如题所述

一、疲劳裂纹的扩展特性

图6-2所示为含表面初始裂纹的物体,在受到静载荷时可用K=KⅠC进行断裂判断,即当工作应力达到临界应力σc时,K=KⅠC ,产生断裂;当σ<σc时,不会断裂。但在交变应力作用下,σ<σc时,物体虽不破坏,但初始裂纹a0却随着时间而逐步扩展,从a0 扩展到临界值ac,这一段的裂纹扩展称疲劳裂纹的亚临界扩展,经过若干次循环后物体也会产生破坏。

图6-2 临界裂纹尺寸与亚临界裂纹扩展

前面已提到材料的疲劳断裂过程可分为裂纹成核、微观裂纹扩展、宏观裂纹扩展、断裂几个阶段,断裂力学重点研究宏观裂纹扩展和断裂阶段。由于在交变应力作用下裂纹具有亚临界扩展特性,且裂纹的扩展经过若干次应力循环会发生断裂,也就是裂纹扩展的快慢决定了物体的使用寿命,为此需要研究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

二、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

1.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概念

如果在应力循环ΔN次后裂纹扩展为Δa,则应力每循环一次裂纹扩展量为Δa/ΔN(mm/次),称为裂纹扩展速率。在极限条件下用微分da/dN表示。

在单轴循环交变应力下,垂直于应力方向的裂纹扩展速率,一般可写成如下形式:

岩石断裂与损伤

其中:N为应力循环次数;σ为正应力;a为裂纹长度;C为与材料有关的常数。研究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概念主要是为了计算裂纹体的剩余寿命。如已知瞬时裂纹扩展速率da/dN,初始裂纹的长度为a0,临界裂纹的长度ac,则裂纹扩展至断裂的循环次数为

岩石断裂与损伤

研究疲劳裂纹的扩展规律一般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实验室观察,根据实验结果直接总结出裂纹扩展规律的经验公式;另一种是结合微观实验研究提出裂纹扩展机理的假设模型,推导出裂纹扩展规律的理论公式。

2.疲劳裂纹扩展的经验公式

高周疲劳(应力疲劳)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尺寸远小于裂纹长度,近似为线弹性断裂力学问题。在线弹性断裂力学范围内,应力强度因子能恰当描述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强度,也就是说应力强度因子K是控制da/dN的主要参量。即da/dN与应力强度因子幅值ΔK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ΔK为由交变应力最大值σmax和最小值σmin所计算的应力强度因子之差,即

ΔK=Kmax-Kmin

一般情况,da/dN-ΔK关系曲线在双对数坐标系内分为三阶段,如图6-3所示。

图6-3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ln(da/dN)-lnΔK关系

第一阶段:ΔK很低,存在一下限值ΔKth,当ΔK低于该下限值ΔKth时,裂纹基本不扩展,称该下限值为应力强度因子幅度ΔK的门槛值ΔKth(threshold),它是材料本身固有的界限应力强度因子幅度,当ΔK>ΔKth时,da/dN急剧上升。ΔKth受循环特征R的影响很大,对于马氏体钢,Barsom得出如下经验公式:

岩石断裂与损伤

第二阶段(直线型):直线斜率较小,工程中疲劳裂纹扩展多处于该阶段,所以这一阶段是疲劳裂纹扩展的主要阶段,也是决定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主要组成部分。1963年,Paris用实验得到这一关系。他采用控制载荷(应力)、中心穿透裂纹的平板拉伸试样和三点弯曲试样进行疲劳试验。记录每隔一段时间的ai及对应的Ni,然后计算各瞬时的da/dN及对应的ΔKi,在双对数坐标系内画出一段直线,用于描述这一直线的表达式就是Paris公式:

岩石断裂与损伤

式中:ΔK为应力强度因子的幅度;C、n为实验得到的与材料有关的常数,是描述材料疲劳裂纹扩展性能的基本参数,由实验测定。在双对数坐标中式(6-3)也写为

岩石断裂与损伤

由于:

岩石断裂与损伤

式(6-3)、式(6-4)、式(6-5)表明:应力强度因子幅度ΔK是疲劳裂纹扩展的主要控制参量,ΔK增大(即载荷水平增大或裂纹尺寸增大),则裂纹扩展速率da/dN增大。

第三阶段:Kmax接近KⅠC时裂纹的扩展特性,da/dN增大很快。当Kmax→KⅠC时,发生迅速断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