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招投标活动中存在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先是对于招投标现行规定的不了解和不理解。招投标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相关规定深入细致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会有不断的变化。对于相关规定的不了解和不理解可以导致招标人、投标人在具体决策上出现一定偏差;对于政策变化的不了解和不理解可以导致招标人、投标人在现行项目的招投标中按照旧有思维进行操作。同时,这种情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对招标代理机构和政府招投标管理部门的要求。
其次是市场压力所导致。现在的建设项目已推行业主终身负责制,建设单位要对所建工程永久负责,因此一些招标人对于公开招标时取消了招标人的推荐权有一些顾虑。辨证的看,这些招标人的顾虑是有一定道理的,在长期的工程配合中,招标人与其拟推荐单位已经建立起了比较默契的合作关系,工程管理比较容易;而对于新中标的单位则很可能一无所知,比较规范的单位还好,如果是不太规范的单位,甚至一些抱着低价中了标然后想通过索赔补回来的单位则管理难度太大。但是要看到这些顾虑与推荐制度所产生的后果相比是可以通过加强项目管理来打消的,招投标人之间默契的合作关系常常成为腐败孳生的温床,招标人对此应站在更高的角度上予以认识。市场压力在投标人方面体现的更为突出,“合理最低价”的中标原则在现实情况中往往被直接解释为“最低价”竞争,而忽视其“合理”的前提。而在现实工作中,确实也存在着判断投标报价是否“合理”的企业成本价确实定义略显模糊,难以实际测算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有关参与各方努力协调配合,把目前招投标市场建设成为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技场”,让各投标人都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技能、特长,而充分竞争的结果不仅可以为招标人选择到满意的中标单位,而且最终对政府财政和参与各方都是有利的。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个别招投标活动中涉及到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这需要放在反腐败的社会大环境下各方面齐抓共管、努力杜绝。
以上信息来源火标招标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23
招投标活动是一种规范的采购方式,具有市场机制和监管机制并存的特点。
问题一:违法违规行为长期存在。
由于招标投标活动的违法行为可以获得一定经济收益,所以在与招标投标活动过程中违法行为具有伴生性的特点,即招投标行为的本性决定了虚假招标、规避招标、围标、串标、陪标等违法行为是市场的伴生物,具有长期性、固有性,不会因为市场成熟、加强监管就完全消失。

问题二:监督管理质量需要不断改进。
计划经济长期影响下“重审批、轻管理”甚至“以审代管”的行政习惯。一些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紧抱有利可图的审批权不放,而一旦审批过了就以为万事大吉,懒得再去检查和监管。市场行为从来都是动态的,没有一个违法经营者会心甘情愿地自投罗网,需要监督管理部门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确保招标投标活动顺利进行和不断推广。监督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使得市场主体由被动接受监督转向自律管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