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清朝共有四支水师,为何只是让北洋水师孤军奋战?

为何只是让北洋水师孤军奋战?

北洋支舰队之所以孤军奋战全军覆没,主要还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各个党派之间党同伐异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1,北洋舰队曾经对南洋舰队见死不救



中法战争爆发之后,南洋舰队为了保护领土迎击法国的海军,当时的战况日常的焦灼。一手打造了南洋舰队的左宗棠曾经向北洋舰队求援,但是北洋舰队却拒绝南下。后来在朝廷的要求下北洋舰队才派出了两艘舰船去帮助南洋舰队,但是在半路朝鲜发生变故。所以李鸿章派去支援,南洋舰队的两艘舰船中路掉头驶向了朝鲜。



2,南洋舰队装备差,清政府处理问题拖沓



北洋舰队与日军交锋之后,实力明显不敌。这个时候清政府也关注到日军后方空虚,所以想派南洋舰队直接袭击日本本土。但是这个围魏救赵的想法还没有实施的时候,就已经传来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消息。所以说即使南洋舰队前去救援,收效也是甚微的。同时南洋与北洋舰队之间又牵扯到清朝的派系之争,这就使得大家并不能同心协力。


综上所述,甲午中日战争,众所周知这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宣告着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的成果化为灰飞烟灭,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于民族复兴的希望,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与此同时,中国作为战败国还对日本进行了割地赔款加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的同时还壮大了日本的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甲午战争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对外战争最为失败的一次,这其中有诸多的原因,既有国际原因也有国内原因,当时的清朝虽然有四支水师,但是其中的三支可以说基本上是名存实亡,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北洋水师也只不过是清廷为了炫耀武力而拥有基本的战斗力。

一方面来说,当时的清朝可以说是已经岌岌可危了,对外看似强大,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民众处于水火之中而建立起来的,在朝廷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官员大力开展洋务运动,先后建立四支水师,但是水师建立了以后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当时李鸿章作为北洋水师的主要负责人,因为力推洋务运动,先后出访了欧美很多国家,同时也学习了很多的经验。

在加上北洋水师是距离京师最近的一只海上军事力量了,自然大力发展这支海上力量也就必然了,为此当时的清廷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打造这支海上军事力量。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北洋水师因为拥有的力量自然也就成为了抵抗日本海军的主要力量了,在加上由于军事上指挥的错误,使得北洋水师不得不孤军奋战。

另外一方面来说,清朝的腐败,已经让这些欧美列强看不到任何希望了,当时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清廷也尝试着寻求帮助,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既得利益的国家去帮助北洋水师,因为他们在这个腐败的政府统治下,已经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了。在地理位置上,日本侵略者最先攻击的肯定也就是北京,我们所熟知的黄海大战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但是最终确实失败的。其它三支水师由于被清廷牵制各自为营,根本就帮不上任何的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历史没有偶然,只有必然,北洋水师的孤军奋斗,也敲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

第2个回答  2019-10-10
其实甲午战争期间清朝的水军发展的并不好,所以失败也是意料之中。
第3个回答  2019-10-09
因为只有北洋水师具备可以和列强海战的本事,其他的水师只是有个名号而已,战斗力实在太差,就算参战也只是送人头而已。
第4个回答  2019-10-10
因为在当时的情况来说,是只有北洋水师可以和敌军抗战一番,其他的都没有太大的战斗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