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有北洋等四支舰队,为何海战中没听过其他水师?

如题所述

清朝末年,西方殖民者入侵华夏,朝廷内部腐败没落,爱新觉罗的大厦即将倾倒。为挽留这个曾经的巨人,封建地主阶级展开了一次自救富强运动,这便是洋务运动。

清末几大重臣兴实业开军办,积极自强求富。比如张之洞在湖北武汉创办汉阳铁厂,生产的武器枪支,甚至在抗日战争期间还被中国军队使用。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也是一家很有名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厂。

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立,1890年全世界都知道了清朝有一只顶尖的海军舰队,当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

但就是这么强大的承载着全中国人民希望的舰队却在黄海大东沟一战落败,损失惨重。写满了清朝荣辱的北洋水师深深刻上了历史的烙印。但其实,在这个时期中国海军分为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只水师舰队,大大小小的战舰过百余艘,只不过北洋水师的实力最为强大而已。那为什么在黄海大东沟等中日海战时,其他舰队没有出兵援助呢?

南洋、福建、广东三只舰队由于清廷内部因素,不但得不到资金支持,甚至是限制发展。

左宗棠的南洋水师处处受被李鸿章排压制啊,一直发展不起来。福建水师用仅有十几艘木船抵抗法国铁甲舰队,除少数获救,绝大多数官兵战死殉国,无一人投降。官兵们在马尾海战等战斗中都是奋勇杀敌。

而李鸿章把所有的砝码都加在了一个篮子里大力发展北洋舰队,日军最怕清朝四支舰队联合发展,互为犄角,而这样正中日本的下怀。最强的北洋海军却大东沟战败后龟缩在威海卫军港,不敢出战,自此丧失了制海权。后来日本陆海军同时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李鸿章哀叹:"“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甲午失败最根本的问题,日本已经开始解放思想举国跟进西方现代化发展,但是中国的洋务运动有更严重的问题(中体西用)。这基本已经注定被时代淘汰。

可怜我泱泱大国竟在近代被东洋弹丸欺负成这般如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