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时期礼部尚书叫什么名字

如题所述

胡濙(yíng)(1375年―1463年9月20日),字源洁,号洁庵,武进(今江苏武进)人,明代重臣、文学家、医学家。
胡濙为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历授兵科、户科都给事中。曾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前往各地追寻建文帝朱允炆下落。胡濙历仕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他为人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被比作文彦博,是宣宗的“托孤五大臣”之一。任礼部尚书三十二年,累加至太子太师。天顺七年(1463年),胡濙去世,年八十九。获赠太保,谥号“忠安”。

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驾崩,明宣宗朱瞻基即位,胡濙迁礼部左侍郎。宣德元年(1426年),胡濙来朝见,宣宗便留他在行在礼部,不久进升为礼部尚书。汉王朱高煦谋反时,胡濙与杨荣等人赞佐宣宗亲征。叛乱平息后,宣宗给他的赏赐很丰厚。宣德二年(1427年),宣宗把长安右门的一座宅第赐给他,拨给两个守门人,赐给四枚银章。胡濙生日时,宣宗在他家中赐宴给他。
宣德四年(1429年),命他兼管詹事府事务。宣德六年(1431年),张本去世,胡濙又兼管行在户部。当时国家开支项目渐多,胡濙担心财物不足开支。减免租税的诏书一下,胡濙常常阻拦不执行,宣宗曾恳切地告诫他,但对胡濙优待不减。宣宗曾设宴招待胡濙和杨士奇、夏原吉、蹇义,说:“天下无患,全仗卿等四人之力。”

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下诏节省过度的开支。胡濙于是上奏减少对英宗的供应,以及裁省法王以下番僧四五百人,使得浮费大省。
正统五年(1440年),山西灾荒,诏令进行宽免抚恤,但过后又命令官员出去采买物料。胡濙上书说皇上的诏令应该言而有信。他又说军人旗校谋求受到差遣,他们一出便骚扰百姓,应撤消这一举动。都被批准了。胡濙行在礼部的印章丢失,英宗下诏不问罪,命令改铸。过后,印又丢了,胡濙被弹劾入狱。不久,印章找到了,胡濙得复职。
正统九年(1444年),胡濙七十岁,请求退休,英宗不许。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时,英宗被俘,群臣聚在朝廷上痛哭,有人建议南迁。胡濙说:“文皇(朱棣)把陵墓安排在这里,就是向子孙表示不再迁都之志。”他的意见与兵部侍郎于谦相合,中外人士心才定下来。追答

英宗复位后,胡濙竭力撑着病体入宫朝见,遂即请求离职。英宗赐给玺书、白金、纸币、袭衣,拨给驿车,并授予他的一个儿子为锦衣卫官员,世袭镇抚使。胡濙历事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中外人士称他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回家后,他有三个弟弟,都已七十多岁了,个个须眉皓白,这时候欢聚一堂,便把这样的相聚称为“寿恺”。
天顺七年(1463年),胡濙病重,在临终前,他将几个儿子召到面前,说:“你们要谋求报答国恩,不要败坏我家的名声。”说完便瞑目而逝,终年八十九岁。英宗闻讯后惊愕悲悼,追赠太保,谥号忠安,并专门派人前往祭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