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概况

如题所述


京津冀都市圈是指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囊括河北省的唐山、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八座城市的区域,该区拥有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曾经的近代中国经济中心。中国10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而且曾经存在着两个最高峰:南部的上海和北部的天津。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天津曾经成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近代工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铁路运输枢纽、金融中心。但由于1949年前帝国主义经济、军事掠夺和国民党苛捐杂税以及内战和1949年之后,政策定位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响而日益没落。
(一)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现状京津冀都市圈占地183704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人口7605.1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79%。从200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该区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和天津核心地位显著。
(二)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对比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深圳、上海浦东试点开发的带动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区域加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两次腾飞式发展。相比之下,在经济总量、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进程和区域合作一体化等方面京津冀都市圈与长三角、珠三角都市圈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从经济总量上看,京津冀地区明显落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从经济外向度来看,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方面京津冀地区均落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市场化改革进程来看,国有经济比重较高,城市化率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平均水平;从区域合作一体化来看,受行政体制约束影响,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进程缓慢,效果不理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