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有哪些著名战役

如题所述

皮尤河战斗,仁安羌大捷,东枝收复战,缅北滇西战役,强渡怒江战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12-15
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反攻缅北等巨大胜利。
同古保卫战
1942年1月日军攻占仰光,1942年3月19日,在200师师长戴安澜领导下,发动了同古战役,蒋介石的计划是以200师不惜代价死守同古争取时间,掩护远征军主力向同古一带集结。而主力第5军迟迟末集结,造成200师牺牲很大,但由于中方不愿进攻,只想保存实力,而英军却又将右翼空开,造成日军包围200师,孤军无援情况下。200师主动撤出同古。
斯瓦逐次抵抗战斗
三月三十日晨二百师突围后,当晚令新二十二师以一营在叶带西占领前进阵地,掩护主力在斯瓦河南北岸构筑逐次抵抗阵地,三十一日下达正式命令。这一战斗的目的是掩护主力集中,准备平满纳会战(以后平满纳既会而不战,是因东西两路告急,棠吉、瓦城动摇,因而放弃会战)。其所以称为逐次抵抗战斗(或称狙击战斗),是根据当前地形(斯瓦至平满纳为
隘路)、敌我战术特点、缅甸交通运输腐化、主力集中无法预计以及同古被围的教训等等,确定我军掩护部队不固守一阵地,利用隘路预设纵深阵地逐次抵抗优势敌人的攻击;在诱敌深入我阵地内尚未立足时,埋藏的地雷炸弹一起爆发,两侧埋伏狙击兵配合我正面部队一举反击消灭敌人。我军这种阵地又要虚虚实实,使敌人捉摸不清;尤其经过一两次打击后敌军就裹足不敢急进。因之新二十二师牵制敌人半月之久(连南阳车站攻击约二十一日之久),其间激烈战斗亦达十二日之多,使敌人伤亡惨重,寸步难行。我军已达到以少胜众、以劣制优的目的。
1942年4月19日仁安羌大捷,是中国入缅远征军新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救英军大胜日本常胜军第33师团之世界著名战役。
1942年1月,日军连破菲律宾、印尼、马来、星洲,席卷整个中南半岛,长驱直入缅甸,声言要与轴心国希特勒纳粹德军会师于中东。2月16日仰光告急,中国应盟友英国之请,派遣远征军三个军源源开入缅甸,协同英军共同保卫这一块印度的屏藩,和当时中国唯一对外交通线的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精锐的第5军200师于3月8日开抵缅甸重镇同古城。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之初,由第6军担任景栋至孟畔之间的守备。当第五军在东吁附近与日军进行激战时,为掩护东吁左翼侧的安全,遂将中国远征军第六军暂编第五十五师第一团推进至东吁以东的莫契、垒固地区。东吁失陷后,日军由东吁向东突进,于4月6日侵占莫契,并继续向垒固方向推进。中国远征军退守克马俾。接着,日军又向克马俾阵地攻击,守军顽强抗击,直至防御阵地全部被毁。为了加强垒固的防御,第六军命令暂编第五十五师第三团主力、军直属工兵营驰援垒固。15日,日军逼近中国远征军防守的土冲河阵地,中日军队激战数日,中国远征军给日军以一定的打击和消耗,但终因寡不敌众,被迫后撤。日军以坦克、汽车组成的快速部队,向垒固方向突进,守军未能以有效手段阻止日军前进,致使垒固方面阵地也被突破。4月下旬,第六军军长甘丽初见颓势难以挽回,命令部队破坏垒固至和榜一线的公路,北撤到和榜,垒固失陷。此后,日军继续北犯,兵分两路,一路由和榜以西指向东枝,一路和榜以东指向雷列姆。 为应付危局,中国远征军长官部命令第六军军长甘丽初率兵一部在雷列姆附近构筑防御工事,并由这个军的参谋长林森木指挥退守和榜附近的部队,在和榜进行阻击;同时,命令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率领第二○○师及军直属队,立即向东枝前进,攻击向东枝进犯的日军。4月23日,第五军先头骑兵团向已攻占东枝的日军发起攻击。
缅北滇西战役
1942年10月14日,驻印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击破日军第十八师团一部,攻取新平洋,进入缅北。12月攻占于邦。1944年初,新编第三十八、第二十二师分别攻克大自家及太洛,3月上旬又攻占孟关和瓦鲁班。日军退守杰布山隘,凭险顽抗。新编第二十二师在新编第三十八师与美军第五三。七支队(两个营)策应下,经14天战斗,攻占长达10公里的杰布山隘(参见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日军残部向孟拱河谷撤退。随后第五三。七支队与新抵达太克里地区的新编第三十师、第五十师各一部混合编为中美突击支队,继续向密支那挺进;新编第三十八师向高利前进。
退守孟拱河谷的日军得到增援,据守高利、英开塘及卡盟等地。4月末,新编第二十二师在新编第三十八师一部配合下向日军攻击,经月余苦战,于6月19日将上述各地全部攻克。接着,新编第三十八师向孟拱急进,新编第二十二师由西侧向孟拱迂回(参见孟拱河谷战役)。此时,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由滇西栗柴坝至双虹桥间渡过怒江,经月余激战,攻克马面关、北斋公房、江苴街等日军战况示意图据点,迫近腾冲外围。第十一集团军为支援第二十集团作战亦以一部渡过怒江。5月22日,远征军根据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关于迅速攻占腾冲、龙陵与驻印军会师缅北,打通中印公路的电令,以第二十集团军为右集团攻击腾冲,以第十一集团军为左集团攻击龙陵、芒市。6月初,第十一集团军对日军发动全面进攻。第七十一军主力渡过怒江,向龙陵进攻,激战至21日,双方形成对峙(参见强渡怒江战役)。
第二军主力渡过怒江,以一部围攻平戛,以另一部配合第七十一军进攻龙陵。远征军总预备队第八军于6月初逐次渡江,加入第七十一军对龙陵之攻击。与此同时,新编第三十八师在孟拱东北攻歼日军一部,解除遭日军攻击之英印军第三十六师一部之危,并进迫孟拱城;新编第二十二师连克孟拱外围各据点,对孟拱城形成包围。经两昼夜战斗,于25日攻克孟拱。日军残部向密支那方向撤退。缅北重镇密支那驻守日军两个联队。驻印军与先期到达该地近郊的中美混合突击支队对日军展开攻击,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战斗,于8月5日攻克密支那.日军大部被歼,少数向八莫撤退。
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对腾冲发起攻击,日军据险顽抗,经苦战,于9月14日攻克腾冲,日军全部被歼。7月13日,第十一集团军再次对龙陵发动进攻,在第二十集团军的支援下,于11月6日攻克龙陵,日军大部被歼,少数向芒市撤退。尔后,第十一集团军向芒市、遮放、畹町、芒友进攻。驻印军攻克密支那后,将所属部队分编为新编第一军(辖新编第三十八、第三十师)和新编第六军(辖新编第二十二、第十四、第五十师),经过整训补充后,于10月15日开始南进。11月14日,新编第三十八师抵达八莫附近,在新编第二十二师和空军的配合下,经过20余天的战斗,击溃日军第二师团一个加强联队,攻占八莫。新编第三十师于1945年1月15日攻克南坎,日军大部被歼,残部向腊戍撤退。
第五十师在芒卡附近接替新二十二师任务后,向南进攻,在万好击破日军一部继续向茂罗前进。英印军第三十六师一部向乔梅方向前进。攻克南坎后,新编第三十八师、新编第三十师分别向芒友、老龙方向进攻。新编第三十八师连克滇缅路(从昆明起经南坎到腊戍)沿线残余日军据点,27日攻克芒友,与远征军会师,完全打通了中印公路(从雷多起经南坎到昆明的统称)。新编第三十师在新编第三十八师一部支援下,经过50余天的战斗,于3月8日攻克腊戍,续向康沙追击,27日与第五十师一部会合。第五十师另一部与英印军在乔梅会师。残余日军向景东方向溃退。至此,战役结束。
第2个回答  2013-12-12
主要战役 :1942年, 同古保卫战、 仁安羌大捷、 缅北大撤退。 1944年第二次远征 ,滇西缅北战役、 光复腾冲、 松山战役 、龙陵战役、 胡康河谷战役、 孟拱河谷战役 、密支那战役。
第3个回答  2013-12-12
康河谷战役、同古战役、松山战役。 康河谷战役 1
第4个回答  2013-12-12
缅甸战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