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共有几次会战,战果如何

如题所述

1):滇湎路战役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3月至9月,在中日战争中,中国远征军在云南省西南部、缅甸·、泰国西北部和印度东北部地区,对日军第15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同苏、美、英及东南亚、大洋洲各国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年1月,在美、英两国建议下,设立中国战区(最初包括中国、泰国、越南和缅甸北部)统帅部,3月,日军进攻缅甸(时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守军告急。中国以陆军第5、第6、第66军为主共10万余人组成中国远征军第1路,在司令长官罗卓英指挥下,进入缅甸与盟军并肩作战。 8日,日军第15军在司令官饭田祥二郎指挥下登陆仰光,分路北进。一路以第33师团由仰光沿伊洛瓦底江东岸进攻卑缪:一路以第55师团由勃固向仰曼铁路北犯东吁、彬文那,企图切断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 18日,日军第55师团先头部队在彪关以南与第5军警戒部队接触。第5军骑兵团给日军以奇袭后转移至鄂克春地区。接着日军又发起进攻,经激烈战斗,鄂克春失陷。日军继续向东吁进攻,与第5军第200师发生激战,双方均有重大伤亡。日军一部向右翼迂回,第200师向北转移。此时,第5军新编第22师由黎达誓方向反击,给日军以重大杀伤,双方在斯瓦河畔对峙。4月11日,日军第55师团和增援第18师团各一部向黎达誓进攻,经激烈战斗,新编第22师逐次转移至彬文那。日军进犯彬文那地区,被第5军第96师击退。后因右翼英军后撤,阵地突出,第5军各部放弃彬文那向密铁拉、敏建方向转移。16日,日军第33师团在突破英军阵地后,将英缅军第1师及战车营一部包围于仁安羌以北地区。第66军新编第38师一部驰援,与日军鏖战两昼夜,击毙日军1000余人。 日军攻陷东吁后,以第56师团分向毛奇、雅多进攻。第6军先后在毛奇、垒固、和榜、雷列姆地区阻击日军,并在萨尔温江以东的缅泰边境地区,对日军进行作战后回国。第200师在和榜地区阻击日军北犯,并克复东枝。在转移途中与日军发生激战,师长戴安澜受重伤后牺牲。此后第200师、第96师经腾冲、维西向怒江东岸转移。第5军直属部队、新编第22、第38师经太洛、新平洋转移至印度东北边境雷多地区。 日军于24日攻陷雷列姆后,旋即分两路向腊戍突进,第66军逐次回援,节节失利,日军直向中国国境逼进。此后,退回滇西的远征军与滇西第11集团军各一部在龙陵、腾冲地区对日军实施反击,以一部进入日军后方游击,主力逐次退回怒江东岸,与日军隔江对峙。至9月16日,战役结束。 点评:此战,远征军经一个多月作战,在保卫东吁、解救英军诸战中,英勇顽强为世人所赞誉。但由于出国时机过晚,盟军作战缺少协同,多头指挥等原因,使远征军始终处于被动态势,未能达成战役企图。 (2):缅北滇西战役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10月至1945年3月,在中日战争中,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美、英军的协同下,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对日军缅甸方面军的进攻战役。 1942年春,日军入侵缅甸。中国应英军要求,派远征军入缅支援英军作战。此次入缅甸作战失败(参见滇湎路战役)后,中国远征军一部进入印度,编为中国驻印军。另一部退守滇西,扩编为两个集团军。1943年10月,为执行盟军魁北克会议关于在缅甸对日军发动攻势和打通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的决定,驻印军在总指挥史迪威指挥下逐次集结于印缅边境的雷多地区,准备向缅北日军发动进攻;驻滇西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决定以腾冲为目标对日军发动进攻。驻缅北和怒江西岸的日军共4个师团,辖9个步兵联队、8个特种兵联队,在第33军司令官本多政材指挥下实施防御。 14日,驻印军新编第38师击破日军第18师团一部,攻取新平洋,进入缅北。12月攻占于邦。1944年初,新编第38、第22师分别攻克大白家及太洛,3月上旬又攻占孟关和瓦鲁班。日军退守杰布山隘,凭险顽抗。新编第22师在新编第38师与美军第5307支队(两个营)策应下,经14天战斗,攻占长达10公里的杰布山隘(参见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日军残部向孟拱河谷撤退。随后第5307支队与新抵达太克里地区的新编第30师、第50师各一部混合编为中美突击支队,继续向密支那挺进;新编第38师向高利前进。 退守孟拱河谷的日军得到增援,据守高利、英开塘及卡盟等地。4月末,新编第22师在新编第38师一部配合下向日军攻击,经月余苦战,于6月19日将上述各地全部攻克。接着,新编第38师向孟拱急进,新编第22师由西侧向孟拱迂回(参见孟拱河谷战役)。 此时,远征军第20集团军由滇西栗柴坝至双虹桥间渡过怒江,经月余激战,攻克马面关、北斋公房、江苴街等日军据点,迫近腾冲外围。第11集团军为支援第20集团作战亦以一部渡过怒江。5月22日,远征军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关于迅速攻占腾冲、龙陵与驻印军会师缅北,打通中印公路的电令,以第20集团军为右集团攻击腾冲,以第11集团军为左集团攻击龙陵、芒市。6月初,第11集团军对日军发动全面进攻。第71军主力渡过怒江,向龙陵进攻,激战至21日,双方形成对峙(参见强渡怒江战役)。 第2军主力渡过怒江,以一部围攻平戛,以另一部配合第71军进攻龙陵。远征军总预备队第8军于6月初逐次渡江,加入第71军对龙陵之攻击。与此同时,新编第38师在孟拱东北攻歼日军一部,解除遭日军攻击之英印军第36师一部之危,并进迫孟拱城;新编第22师连克孟拱外围各据点,对孟拱城形成包围。经两昼夜战斗,于25日攻克孟拱。日军残部向密支那方向撤退。缅北重镇密支那驻守日军两个联队。驻印军与先期到达该地近郊的中美混合突击支队对日军展开攻击,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战斗,于8月5日攻克密支那,日军大部被歼,少数向八莫撤退(参见密支那战役)。 远征军第20集团军对腾冲发起攻击,日军据险顽抗,经苦战,于9月14日攻克腾冲,日军全部被歼。7月13日,第1l集团军再次对龙陵发动进攻,在第20集团军的支援下,于11月6日攻克龙陵,日军大部被歼,少数向芒市撤退。尔后,第11集团军向芒市、遮放、畹町、芒友进攻。驻印军攻克密支那后,将所属部队分编为新编第1军(辖新编第38、第30师)和新编第6军(辖新编第22、第14、第50师),经过整训补充后,于10月15日开始南进。11月14日,新编第38师抵达八莫附近,在新编第22师和空军的配合下,经过20余天的战斗,击溃日军第2师团一个加强联队,攻占八莫。新编第30师于1945年1月15日攻克南坎,日军大部被歼,残部向腊戍撤退(参见南坎战役)。 第50师在芒卡附近接替新22师任务后,向南进攻,在万好击破日军一部继续向茂罗前进。英印军第36师一部向乔梅方向前进。攻克南坎后,新编第38师、新编第30师分别向芒友、老龙方向进攻。新编第38师连克滇缅路(从昆明起经南坎到腊戍)沿线残余日军据点,27日攻克芒友,与远征军会师,完全打通了中印公路(从雷多起经南坎到昆明的统称)。新编第30师在新编第38师一部支援下,经50余天的战斗,于3月8日攻克腊戍(参见新维腊戍战役),续向康沙追击,27日与第50师一部会合。第50师另一部与英印军在乔梅会师。残余日军向景东方向溃退。至此,战役结束。 是役历时一年半,国军以阵亡31443人、负伤35948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5000余人,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3):密支那战役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5月至8月,在中日战争的缅北滇西战役中,中国驻印军在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对日军第18师团等部的进攻战。 密支那为缅北重镇,交通便利,地势险要。3月上旬在日军第18师团得到第56师团一部增援后,以一个联队主力守卫密支那,以另一部在瑞里、雷邦对孟拱方向警戒。 驻印军新编第30、第50师各一个团与美军第5307支队(两个营)编成中美混合突击支队,于4月下旬由胡康河谷的大克里出发,分两个纵队向密支那挺进,在击破日军警戒部队后,于5月12日进抵丁克路高以西地区。第1纵队与日军遭遇,激战至晚,美军一个营被日军围困。次日晨,驻印军一部与被围美军里应外合,将日军击溃,乘胜进抵密支那以北的遮巴德。 第2纵队进抵升尼,并在该处开辟小型机场后到达密支那机场以西之南圭河西岸;英军喀钦族部队300余人,亦在该地以北地区活动。17日,第2纵队经过几小时进攻,占领密支那西机场。第1纵队与日军机场守备部队在密支那北侧对峙中。 此时,新编第30师和第14师各一部先后到达战场。日军凭工事顽抗,驻印军指挥系统紊乱,连续几天攻击无进展。于是,驻印军总部将中美混合突击队解散,重新部署。 5月下旬至7月上旬,驻印军在空军支援下,对日军展开攻击。因天下雨与日军工事坚固,双方呈胶着状态达40余天。此间,日军由八莫及滇西抽调两个大队增援。7月7日,驻印军各部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8日以后,驻印军总部令第一线团各抽调一个营作短期据点攻击演习,其余各部继续掘壕进攻。另由印度雷多空运一个重炮连,增强对据点的攻击火力,13日,驻印军以4个团和美第5307支队(两个营)的兵力,在优势空军支援下向日军再次发动进攻,经过艰苦战斗,到16日晚,攻击部队迫近市区。 18日,又发动攻击,以炮兵群集中所有火力支援一个方向,尔后转移,支援其他方向,使日军阵地变成一片火海。步兵随炮兵延伸射击,逐巷、逐屋进攻。至26日,接近密支那市区中心。是日,驻印军又有两个团的兵力到达战场。由孟拱败退的日军两个大队向密支那增援,被驻印军第4师一部所阻。27日,驻印军各部继续向预定目标攻击。战至8月5日,密支那市区的日军大部被歼,仅四五百人用竹筏及泅水渡过伊洛瓦底江,向八莫方向溃退,密支那完全被驻印军攻占。此役,中国驻印军共击毙日军2000余人,俘70余人。(4):强渡怒江战役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6月至7月,在中日战争的缅北滇西战役中,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在云南西部怒江西岸对日军第33军所部的进攻作战。 中国远征军为迅速攻占腾冲、龙陵,与驻印军会师缅北,打通中印公路,命第11集团军对龙陵、芒市的日军第56师团发动攻击。6月初,第7l军(配属新编第39师)及第2军主力分由惠通桥、毕寨渡、三江口一线渡江。第71军第28师主力于4日攻克腊猛向松山进攻,因日军工事坚固,久攻不下,乃沿毕(寨渡)龙(陵)大道南侧向龙陵突进,10日进抵龙陵近郊。日军据守城垣及外围据点,顽强抵抗,战斗激烈。15日,第28师获得少量补充后,再度开展攻势,连克日军外围据点。残余日军仍据守城内外据点顽抗。此时,日军约1500余人由腾冲向龙陵增援。第71军第87师在龙陵以北地区予以阻击。该师右翼为日军击破,侧背受到威胁。同时芒市方面的日军约600人亦向龙陵增援,与新编第28师一部激战于马桥附近。至18日,日军集中龙陵的兵力约5000余人,从21日开始向第7l军各师进行反扑。第2军渡江后,以第76师攻平戛,其余部队向象达前进,并以一部向龙陵挺进。第71军获得第76师一部增援后,战局并未好转。与此同时,中国远征军总预备队第8军于6月初逐次渡江,其荣誉第1师加入第71军对龙陵之攻击,战局遂告稳定。28日,第7l军展开攻击,至7月7日,予日军以严重打击。日军向龙陵城郊撤退并形成对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1
第一次入缅,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第二次入缅,1944年3月,我驻印军新编第22师新编和第38师占领孟关,消灭日本最精锐的第18师团的主力,缴获其军旗、关防、大量文件及各种武器。继而这两个师又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占缅北重镇孟拱,再次告捷。密支那休整后,新1军、新6军分左右两路向八莫发动进攻。一路上过关斩将,所向披靡。随后,新1军先后攻克八莫、南坎,并在畹町附近的芒友与云南西进的远征军会师,中印公路完全打通。中国驻印军旋即南下,于1945年3月8日攻克腊戌,30日与英军会师于乔梅,缅北反攻作战结束。此时日军因在菲律宾失败,收缩战线,全部撤出缅甸。至此,缅甸战事全部结束。
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第2个回答  2013-08-01
远征军全是以完败收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