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淮河流域城镇格局的演变

谁帮我分析一下历史时期淮河流域城镇格局的演变,或者仅分析某一时期也行。两千字左右。

答:北宋时期淮河流域的城镇类型;

北宋时期的淮河流域是当时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其范围主要包括京畿路、京东西路、京东北路、京西南路、京
西北路、淮南西路、淮南东路的大部分地区, 大约相当于今天
的河南省大部、山东西南、江苏、安徽大部及湖北东北部部分
地区。这一地区早在唐代就已成为国家之命脉,“赋出于天
下, 江南居十九”,“天下以江淮为国命”。[1 ]至北宋, 这一地区
的地位更加重要, 可以说是北宋政府赖以生存和统一的基
础, 如端拱二年(989 年) , 王禹 所说:“今郡县虽多, 要荒且
远, 除河北备边外, 民力可用者, 惟东至登、莱, 西尽秦、凤, 南
抵淮、泗而已。此数十州者, 中土之根本, 不可不惜也。”[2 ]因
而, 淮河流域在当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而北
宋时又是我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3 ] ,
这一时期城镇的数量不仅远远超过了前代, 而且城镇的类型
及职能也愈来愈多样化。本文试图探讨作为北宋政府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淮河流域城镇的分布、类型及特点。

一、淮河流域城镇的分布
在没有探讨淮河流域的城镇分布之前, 有必要先分析一
下宋代城镇类型。宋代的城镇包括城市和市镇两大类, 而宋
代的市镇又可分为镇和草市两种。
众所周知, 北宋的地方实行三级行政区划, 以路为首, 为
最高一级地方政权,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 年) 初“分天下为
十五路”, 仁宗天圣年间又“析为十八”, 宋神宗元丰年间“析
为二十三”,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3 年) , 又“天下分路二十
六”[4 ] , 达到最多。路下设府、州、军、监, 属同级政权。府是州
的别名, 地位略高于州。凡皇帝即位前居住过或任职过的州,
在其即位后, 便升为府。另外, 京都、陪都所在地也设府。军是
冲要之地, 在唐是为军区, 由宦官监军, 五代以后, 逐渐演变
为行政区。监, 多设在矿区, 一般不管民政。府、州下设县, 且
府州不单独筑城, 一般与县同治。因而都、府、州、军、监、县之
治所, 往往是人口较为集中, 经济较为繁荣的地区, 多是由军
事据点转变而来的新兴经济中心地, 我们称县治以上城市为
城市。在北宋的乡镇区划中, 县下又设镇或市, 其中镇是传统
郡县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纽带。市则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
的发展, 在城市周围及农村的交通要道附近出现的定期的集
市贸易, 在北方及江淮地区称为“草市”, 岭南称为“虚市”。也
有称为“坊场”的。马端临曾说:“坊场即虚市也, 商税、酒税皆
出焉。”[5 ]众多的草市一般是人们自发形成的, 政府不加管
制; 当草市的规模较大时, 政府则设镇, 设官以监之, 征收商
税。[6 ]不管是由军镇转化的镇市也好, 由草市升格的镇市也
好, 在淮河流域的数量都非常多, 且发展较快。这些市镇发展
到一定规模, 便被升级为县级城市。
北宋时期关于淮河流域城镇的记载, 当以《元丰九域志》
较为完备。据其记载,淮河流域共跨七路, 涉及33 州府军,
共有123 县, 201 镇, 其中淮河以北共跨26 州府军, 101 县,
139 镇, 占据这一地区的比例分别为78%、79%、82%、11%、
69%、15%; 淮河以南地区共跨7 州府军、22 县、62 镇, 所占
比例分别为21%、21%、17%、89%、30%、85%。由此, 淮河以
南城镇密度高于淮河以北。城镇具有经济繁荣和人口相对集
中这两个明显特点, 城市的发展往往以农业生产的相应发展
为前提, 适应城市密集分布的地区, 其经济也必然繁荣。相
反, 经济不发达地区, 人口则很难集中。这就说明, 淮河以南
的经济也较宋以前有了明显的发展。这既是经济重心南移的
征兆, 也是南方城市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淮河流域城镇的类型及特点
北宋时期, 淮河流域不仅城镇数量多于唐(唐共有1 府
21 州133 县) , 而且城镇的发展形态也日趋多样化。具体可分
为以下几种类型:
政治性城市
所谓政治性城市, 主要是指北宋王朝的国都、陪都以及
州府县的治所所在地。如北宋的国都东京。这些城市的社会
功能主要是作为中央或地方的政治统治中心, 对全国或地方
施行政治统治。政治是主要职能, 一旦政治中心转移, 城市面
貌就会大为改观。在淮河流域中此类城市的典型代表是东
京, 北宋的东京也就是今河南开封市。由于当时是国都, 因而
繁华无比, 时称“人物繁阜, 市井尤盛”, [7 ]“添十数万众不觉
多, 减之不觉少”。[8 ]东京的繁华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中及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可窥一斑。东京的繁荣并未延
续, 到南宋时, 由于国都南迁, 东京失去其政治中心之位, 昔
日的繁华已是过往的云烟。
交通型城镇
这类城镇主要位于水陆交通线上, 其主要特点就是交通
繁忙, 商贾云集, 居民杂居。如开封府尉氏县朱家曲镇就是一
个典型, 朱家曲市地处黄淮平原, 在陆路与周围许多市、镇相
通, 它又旁临河流, 有水路与各地相连, 因而占有水陆交会的
有利位置, 并因此而发展成为繁华市镇,“自许县上赤冈, 分
道西行, 入小路三十里, 有村市, 临古河。商贾之贩京师者, 舟
车皆会此, 居民繁杂, 宛如江乡。”[9 ]北宋的南京应天府(今河
南商丘) 南城外有五里的“河市”, 五代时, 官府罕至, 及至宋,
因其“城南抵汴梁五里, 有东西二桥, 舟车交会”, [10 ]成为“四
方商贾孔道也”, 形成“官守民居, 夹河万家, 最为繁庶”的繁
华景象。[11 ]再如, 位于汴河北边的甬桥镇, 原是隶属符离县
的一个小镇, 由于其南临汴河, 为“舳舻之会, 运漕所历, 防虞
是资”。[12 ]因而在元和四年, 在此置宿州, 由镇升为州。这无
疑是从保证其交通便利, 确保统治者“运路畅通”的需求而设
置的。淮河流域因其处于黄淮平原, 地势平坦, 再加上河网密
布, 因而交通型城镇较多, 这里不一一列举。
工商业城镇
这类城镇是在各地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 具有某
种手工业专业化的特点或者是以商业发达而闻名。如河南登
封曲河镇, 在唐以前名不见经传, 至北宋, 随其烧瓷业的兴起
与发达, 而远近闻名, 成为登封三大城镇之一。关于北宋时曲
河的烧瓷兴盛情况, 清嘉庆年间的一段文字记载可窥一斑: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 年) , 在曲河村窑址附近重修了一座
庙堂, 庙里有一石碑, 云“地名曲河, 面水势也。其中风景物
色, 宋以前渺无可稽, ⋯当有宋时窑场环设, 商贾云集, 号邑
巨镇”。[13 ]位于汴河之畔的柳孜镇, 唐至明皆为商业大镇, 过
往商旅行人多在此宿留停居。柳孜现存宋碑二块, 其一是宋
仁宗天圣年间所刻的塔碑, 其文如下:
维大宋国保静军临涣县柳孜镇天王院谨募在镇内
外信士共修天圣砖塔一座, 七级, 高八十尺, 计使工料钱
五阡贯文。时天圣十年岁次壬申二月寅朔七日戊申。法
眷僧义秀、宝和、定宁、文秀、从政。
助缘修塔功德主僧定约
住持修塔功德主僧宋开
将仕郎守宿州临涣县尉刘涛
登仕郎守临涣县主簿兼开治沟洫河道章异
承奉郎守临涣县令兼管沟洫河道赵谆
泰宁国节度使推官承奉郎试大理评事监柳孜镇盐
酒税祖贻亮
右班殿直前柳孜镇兵马监押兼巡检张处仁
左侍禁柳孜镇兵马监押兼巡检丘裔
天圣是宋仁宗的年号, 天圣十年十一月改元明道, 故纪
年书上又将这一年作明道元年。此塔建在改元之前, 所以仍
书天圣年号。按宋制, 诸县千户以上置令、簿、尉, 分掌一县主
事; 四百户以上, 仅置令、尉, 主簿事由县令兼管。临涣令、簿、
尉兼有, 知其为大县。兵马监押掌捉捕盗贼、屯驻兵甲训练差
使之事, 资高者为都监, 浅者为监押。巡检职能与监押相似,
一般置于州县或控扼要害及地分阔远处, 额一员。柳孜镇有
两兵马监押兼巡检, 殆非寻常之比。县令、簿兼沟洫河道, 始
于大中祥符以后。监当官掌茶盐酒税、场务征输及治铸之事,
诸州随事置官, 无定处。从碑文所列官衔名称, 可以看出柳孜
在军事、交通、商业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南渡后, 金人占据黄
河流域, 漕运中断, 汴河也失去往日船流不息的风采。位于汴
河边、依托运河之利的柳孜镇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四是商
业转运型城镇这类市镇多分布于水陆交通便利之地, 承担着
商品和货物转运的职能。淮河流域土壤膏沃, 物产丰富, 自古
就有“茶、盐、丝、帛之利”,“多高赀之家”[14 ] , 且这里河网密
布, 许多沿河、运河城镇比较繁荣, 如泗州、符离、谯、亳、临淮
等, 其中比较有名的, 要数淮南东路的泗州(今江苏盱眙) , 泗
州地处淮河北岸与汴河交汇处,“泗, 天下之水汇也”。泗州是
北宋时期东南六路物资的中转站, 东南六路的物资多经运河
集于泗, 然后经汴渠(泗州为汴渠的入口) , 北上漕运至东京,
“四方之舟车, 其之乎东南者, 十九出于泗”, [15 ]成为北宋的
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因而宋政府不得不“置官员以管辖”[16 ]。
其它的商品集散重镇还有位于运河与淮河交汇口的楚州(今
江苏淮安) , 也是南北货运的必经之地。且在北宋时, 泗州、楚
州不仅是漕运的重要中转站, 也是著名的造船中心。
环城市镇
这类市镇规模不大, 多是于繁华都市的周边地带。如东
京开封旧城周围20 里155 步, 随着城外草市的发展, 于是与
旧城连结形成了新城市。大中祥符九年(1016 年) 增筑新城,
新设9 个厢, 共管14 坊。至宋神宗时, 新城外更加兴盛,“城门
外草市”有“十二市之环城。”[17 ]寿州、徐州等一些规模较大
的县级城市周围也兴起了许多草市。如宿州, 其附城草市很
具有代表性。如宋哲宗元佑七年(1092 年) , 苏轼《乞罢宿州
修城状》中明确指出:“诸处似此城小人多, 散在城外谓之草
市者甚众。”“乞展筑外城十一里余”。[18 ]可以说, 在北宋时,
环城草市镇数量相当众多, 这些环城草市镇的兴起, 实际上
使城市突破了城墙的限制, 向周围扩张的一种形式。由于这
类市镇依城而存, 与原来的城镇连成一体, 成为城镇体系中
组成部分, 推动了城镇规模的扩大。宋神宗熙宁七年四月甲
午,“诏诸城外草市内保甲毋得入乡村都保。”[19 ]可知, 此时
已把城外草市与市镇纳入到城市的区域。
乡村墟市
这类市镇多是分布于农村经济较为发达、交换较为频
繁、交通较为便利之地。这类市镇规模较小, 数量较多, 多分
布于广大农村, 市场职能单一, 多是从事简单的商品贸易, 且
这些商品多是自家生产的农副产品, 发展不稳定, 一般只有
几户或数十户居民, 其贸易地点常随实际的需要而变动。
以上是对北宋时期城镇类型及其特点的分析, 当然许多
城市并非只有单一的一种职能, 如东京, 虽然它是当时的政
治中心, 政治职能是其主要职能, 但它也是盛极一时的大商
业城市, 其处于广济河、惠民河、汴河等交汇口, 商贾云集, 也
非其它城市可比的, 只不过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其政治职
能更加突出而已。再如一些州、县治所, 其职能具有明显的政
治性, 但随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 其他职能如交
通、军事、商业等就会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如扬州、彭城、楚
州、柳孜、寿州等城镇。这里不一一例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
出, 淮河流域时期城镇数目极其众多, 类型也复杂多样, 规模
也比较大, 如位于汴河中游的宋州(今河南商丘) 据史料载:
开宝年间, 宋州“大风坏官舍民居凡四千六百余间”。[20 ] (《长
编》卷十七) 可见其规模之大。汴河下流的宿州, 在北宋亦是
“承平百余年, 人户安堵”,“居民六千九百家。”[21 ]其城镇的
分布反映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这表明, 至少从北宋起, 经济重心
和城市发展已明显向东南迁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