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小学一年级生活

如题所述

(1)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不少家长会抱怨:孩子上了小学负担太重,不仅要接送,回家还要辅导、陪读,吃不消。其实,孩子完全能够自己学习、完成作业,关键在于习惯的养成。为了帮助孩子提高独立性,父母首先要信任孩子,把他们当成小学生,看成是长大了的孩子;其次,关注一头一尾,就是孩子做作业前,先大概了解孩子的作业内容与作业量,估算出大约需要的时间,然后与孩子商定,在几点前必须完成作业。到时间后,父母对孩子作业不仅要检查内容的正误,还要检查书写整洁和完成与否,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检查作业,签字是看我做对了没有,有没有完成,态度是否认真。只有自己细心、认真,才能不出错。如果家长在孩子一入学就这样做,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陪读也就不存在了。
(2)培养孩子珍惜学习时间的习惯
为什么同样的作业不同孩子完成时间相差那么多,只需十五分钟完成的却需一个小时?你的孩子会不会一边写作业一边玩东西或发呆,你是怎么要求你的孩子的?我的一个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每天一放学就要求写好作业再做家长布置的作业,早上6点起床读书到吃早饭为止,家长又不在身边督促。结果造成的后果是,孩子读书不用心敷衍了事,写作业磨磨蹭蹭的,连走路拿东西都比别人慢那么一两拍,他想,反正我早点把事做好的话,爸爸又从来不让我去玩、让我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又要我多做一些作业,还不如慢慢做。像这样严重的会导致孩子厌学。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专心学习、珍惜时间的习惯呢?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比如以20分钟作为一个学习阶段,在开始学习之前,应先提醒孩子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喝水、上厕所、削铅笔、找本子等。当学习阶段一开始,就必须专心致志不随意离开座位,不允许干任何杂事,即使大人有事,也不能去打搅孩子。要等这一学习时段结束了再说。大人的这种态度特别有利于培养起“学习时间必须一心一意”的观念,从而养成孩子珍惜学习时间的习惯。当然。20分钟的学习时段一到,就应该让孩子休息了。可以休息10分钟,超过了10分钟不利于孩子在下一个学习时段迅速地把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而达不到10分钟也不利于孩子消除视力和脑力的疲劳。休息时必须离开书桌,干些与学习不相干的事情,但不能懒洋洋地躺着或坐着,这样会影响下一个学习时段的精神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