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时期汉文化如何在越南传播的?

如题所述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第二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佗“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引文见《史记·南越列传第五三》),建南越国,定都番禺(Pānyú,今广州)。赵佗在位71年,其南越疆域也不断扩大,遥遥与汉王朝抗衡,俨然(yǎnrán,形容很像)是百越(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越族”的总称,亦作“百粤”、“粤族”)之雄长。他的主要贡献,是开发岭南(包括南越国所造领的交趾、九真二郡在内),并积极传播汉文化。

秦汉时期,随着军事、政治势力的南下,民族迁徙(qiānxī,迁移)日渐频繁,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也不断南传,使包括交趾.九真、日南在内的九郡之地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西汉元始(汉平帝年号)元年(公元1年),汉中人锡光任交趾太守;东汉建武(光武帝年号)五年(公元29年),南阳人任延任九真太守。作为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锡光和任延不光关心人民疾苦,还教人们使用牛耕,栽培水稻,铸造铁制农具;他们同时建学校,教人们以礼义。汉文化的传播,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史籍《后汉书》中有“岭南华风,始于二守”《后汉书·循吏列传》)的记载;越南史籍《大越史记全书外纪》中亦有“岭南文风始二守焉”之说。

公元187年,苍梧广信人士燮迁任交趾太守。士燮早年曾游学京师,不但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交趾任职达40年之久,政绩卓著。在汉末烽烟四起的形势下,他竟能够安土守境,“保全一郡”,使那里的百姓免遭战乱之苦。正因如此,交趾也就成了中原人士理想的避难之所。当时,南下交趾寻求避难的知识分子多达百人,其中著名学者就有刘熙、程康、薛综、许靖、许慈、刘巴等。《牟子理惑论》(中国最早的佛教著作之一)的作者牟融,也曾举家南迁。士燮礼贤下士,对这些避难的学者十分尊重,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成就。中国史书《三国志》中记载有士燮的事迹,赞扬他“学问优博”、“达予从政”;越南史学家对士燮的评价也很高,尊他为“士王”。越南历代统治者同样推崇士燮,认为正是由于土燮开办学校,才使交趾成了“通诗书,习礼乐”的“文献之邦”,士燮堪称“南交学祖”。

到了唐代,中原与交州地区交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除了海上交通,陆上和内河交通也十分频繁。唐分全国为十道(行政区划名),安南都护府属十道中的岭南道。在一些较为重要的地理学著作,如贾耽(公元730~805年)撰述的《郡国县道四夷述》、《贞元十道录》、《皇华四达记》和樊绰(fán chuò)所著《蛮书》(又名《云南志》、《云南史记》)中,涉及中越交通的地方很多。《蛮书》中所记中越交通路线是:长安一成都一戎州(今宜宾)一拓(zhè)东城(今昆明)一大理一安南。

唐代将军高骈(bián)在率兵驻防西南期间,疏凿了交州至广州的内河河道,使其变为“安流坦途”。内河交通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岭南和安南的交往,密切了安南同内地的联系。正因如此,高骈同士燮一样,赢得了越南人民的尊崇。越南史论家吴时仕这样评价高骈:“高骈在我交南,破南诏以拯一时之生灵;筑罗城以壮万年之都邑,其功伟矣。今国中妇孺犹能言之。前后牧守将帅,皆不能及骈,盖骈之功名为独盛也。”

早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所撰地理巨著《水经注》中,便已提到了交州的“两熟之稻”和“八蚕之绵”(八蚕,意即养蚕一年取茧八次)。本是荒蛮之地的交趾,经秦、汉、唐长期的开拓与经营,至唐时,已是人丁兴旺、财源丰盈。据史书记载,安南的丝,是唐王朝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

就像养蚕缫丝一样,在造纸术传人之后,交趾人也同样有自己的新创造。他们先是以谷树皮造纸,后来发展到用香树皮造纸。他们制出的蜜香纸,以蜜香树皮做原料,极香,微呈褐色,有纹如鱼子,十分坚韧,水浸不烂。

在中原,颇受人们青睐的物品中,不少出交趾、九真。比如九真的竹疏布(用细嫩簟竹捶浸纺织而成。簟:(diàn)、交趾的蕉葛(用芭蕉的丝织成的葛,亦称交趾葛)和木棉,以及龙眼、荔枝、橘柑等水果。唐诗中有不少写到来自安南的贡品、礼物乃至动物,如珊瑚树、翡翠、珠玑和驯犀等。

伴随着交通的开拓、经济的发展以及汉文化的广泛传播,交趾地区的文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直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汉至晋的几百年间,京语(越南京族所操语言)从汉语中吸取了大量词汇,汉字书面语言在交趾得到广泛应用。到了唐代,已有不少安南人能够熟练地掌握汉语;北上中原的安南士人、僧侣,为数也相当可观。一些著名诗人因为到过安南或与安南僧人有过交往,便把他们的经历与感受写进了自己的诗篇。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名教(以儒家所定的名分和懦家的教训为准则的道德观念)也随之传人交趾,并逐渐在越南古代社会占据了主导地位。汉文化南传,儒家学说是其重要媒介。在汉文化的熏陶下,交趾地区出了不少人才。

东汉光武帝(名刘秀,公元25~57年在位)建武(光武帝年号)五年(公元29年),交州刺史遗使入贡,并请准年遣贡使八名留学。第一批学生李进、李琴、张重等学成后俱获重用:李进任零陵太守;李琴官至司隶校尉;张重为金城太守。

唐承隋制,在安南所推行的文教制度和选拔人才政策与内地完全相同,也是通过科举考试广泛网罗人才。唐武宗(名李炎,公元840~846年在位)会昌(唐武宗年号)五年(公元845年),朝廷明确规定,安南和岭南、桂府、福建等地一样,每年可选送进士和明经(唐代科举制度中的科目之一,与进士科并列,主要考试经义)人仕中央,同时在安南开办学校,发展文化教育;朝廷还专设南选使,遴选安南人在当地或入朝做官。今清化省安定县人姜公辅便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代表。姜公辅官至谏议大夫,其人秉性耿直,直言敢谏,为唐代名相之一。公辅本人能诗能文,其作品《白云照春海赋》和《对直言极谏策》均被收人《全唐文》卷四四六中。

东汉末年,避难南迁的学者牟融开始在交趾传扬佛道,成为中国在越南传播佛教的最早代表。牟融原是儒家学者,后来致力于佛教研究,兼研《老子》。他所撰写的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论》,运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回答了当时以及当地的人们对佛教提出的种种疑难,为自己的信仰进行辩解。有人批评佛教不合儒家经典,违背孝道.《理惑论》则认为佛教与儒家精神并不相悖(bèi),违反),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如“金”与“玉”一样,并不互相伤害。书中还对当时流行的道教神仙思想作了批驳,并着重宣传了佛教关于“神不灭”思想。《理惑论》用老子“恬淡无为”的思想解释“佛道”,认为佛与老子的志向一样都在于“无为”。该书企把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调和起来,体现了汉末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牟融之后,交趾佛学大兴。三国时,康僧会(公元?~280年,康居人,世居天竺,因随父经商移居交趾。十余岁时出家为僧。后到吴都建业,吴国国君专为其立塔建寺,称建初寺)等高僧曾在交趾从事佛经译注工作。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交州,笃信佛教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僧侣更以通晓汉文为荣。一些西行取经的中国高僧,往返时也常取道交州。隋代,经隋文帝(名杨坚,公元581~604年在位)批准,交州开始修建寺院,共修得寺院20座,容纳僧徒500人。位于越南北方河北省顺成县清康社桑村的法云寺,是越南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佛教寺院之一。

唐代,中原僧侣与交州僧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公元820年,中国高僧无言通禅师(公元?~826年)南下安南(交州),在北宁建寺传法,教人坐禅,影响甚大,被门人奉为无言通派(又名壁观派)初祖,凡传15代,对越南佛教禅宗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越南僧人无碍上人、逢定法师、维监法师等都精于汉语,能诗能文。他们也都曾居留长安,并与王维、贾岛、张籍等文化名人酬唱和答,过从甚密。据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载,唐代僧侣南下交州弘传佛法,或与交州僧侣同赴印度求法取经者为数甚众,盛极一.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