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鹗续写的红楼梦究竟差在哪?

如题所述

高鹗狗尾续貂说的是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在质量上很难与前八十回相比较,并且从总体上毁坏了全书的价值。有很多名家说高鹗的续作是狗尾续貂,张爱玲就曾经说过,她说后四十回是狗尾续貂。

高鹗狗尾续貂一说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很多读者在读到后四十回时,往往会觉得后四十回索然无趣。后四十回中,人物的性格和前面八十回中有很多的差距,很多人物在后四十回中没有了灵性。宝玉在前八十回中是非常有灵性的,而到了后四十回中,他已经开始进学堂了,并且同贾代儒大谈儒学,这明显不符合曹雪芹的前面设计。而林黛玉到了后四十回中也开始谈科举,但是在前八十回中,曹雪芹在设计林黛玉这个角色的时候,是说林黛玉从来不劝说贾宝玉去走科举之路。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描述了贾家的繁荣,将贾家描述得如此繁荣,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悲剧。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已经暗示,红楼梦是一个大悲剧。而高鹗却在后四十回中创造了大团圆的结局,贾家复兴的结局明显不是曹雪芹的本意。

高鹗的续作之所以是狗尾续貂,是因为高鹗与曹雪芹的心性差异造成的。曹雪芹的家庭本来很荣耀,但是最后被抄家,他经历了如此大变,因此在写作红楼梦的时候,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其中。而高鹗没有这样的经历,他只是按照小说的续写去做,因此造成了狗尾续貂的结果。

首先直观的,文笔实在差得太多,读起来简直索然寡味,完全没有阅读快感。高鹗的古文功底挺好的,当然他本身也是喜爱红楼梦的,否则也不会叫自己“红楼外史”,但是他和出版商合作为了补全书方便出版,就及其刻意地模仿曹雪芹。相信他用自己的调调写文章也不会这么糟糕。但是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想不模仿它的语言方式是很难的,因为这种语言方式很能打动人,也很优雅,但是这种优雅高鹗他学不来,因为他很多事情没经历过。就像一个人没吃过鱼子酱,那他只能根据吃过的红烧鲫鱼肚子的鱼子来揣摩鱼子酱的味道了。所以描述很是苍白,一个人要模仿另一个人,必然不可能比原来的更好。

整体把握,曹雪芹的文字流畅至极,简直没有一字赘述。他要写一朵花必然有一朵花的作用,一棵草有一棵草的作用。哪个人回头笑了一下,一个镯子,一句话,包括每一句诗,全部都是有作用或是寓意的。历来形容曹公文笔有一词叫“草蛇灰线”,什么叫草蛇灰线?就是伏笔千里,看似若有若无,终归有你恍然大悟地一刻。  

反观高鹗,行文松散,在看完前80回后突然读到高鹗就会十分诧异,原本紧凑的线索情节怎么突然断了。变成东拉西扯,出来一两个从没出现的人物,突然间他们又消失了。有时候只是秉个话的人也要取个名字,原来前面重要的人物却完全不交代,或是简简单单一笔带过。所以看来看去就是不知所云,不知道他要说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2

红楼梦原书大约一百一十回,是曹雪芹和脂砚斋写完了的,后来书稿遗失了,只剩前八十回,在曹雪芹死后三十年高鹗和一个书商程伟元合作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高鹗虽然已经很有才了,但是跟曹雪芹一比也只是狗尾续貂。除了少数几个人的命运符合曹翁的原意,大部分人的命运以及整本书的写作思路全给扭曲了。续书也不只是高鹗一个人,其实有很多人续写过红楼梦,因为高鹗和程伟元合作的这个版本被大量印刷,所以是流传最广的。高鹗不但续写,还删改前八十回的原文,这是我不能原谅他的地方,如果要读红楼梦的话就看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是最早的版本,不要读经过高鹗删改过的程甲本和程乙本,也就是通行本,有很多地方被删的已经读不通了。

高鹗狗尾续貂一说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很多读者在读到后四十回时,往往会觉得后四十回索然无趣。后四十回中,人物的性格和前面八十回中有很多的差距,很多人物在后四十回中没有了灵性。

第2个回答  2018-03-05
本人出版社编辑,正好在做《红楼梦》。
首先,后四十回没有明证说是高鹗续写的,人民文学出版的新版已经明确写明是“无名氏”,即认为高鹗只是整理者,但高对《红楼梦》的传播贡献很大。
其次,楼主推荐的脂砚斋本,被称为《红楼梦》“三真本”之一,是古本《红楼梦》中最全的,也不是八十回,有七十九、七十八、七十七回等说法,还是非常值得阅读的。
这部分跟后文的四十回,两者基本没有可比性,除了让故事完结,没有更大贡献。
具体来说,第一,文学性极差。脂本《红楼梦》写故事可以把一件非常无趣的时候写得非常有趣,后四十回则可以把一件无趣的事情写得更加无趣,就像裹脚布,又臭又长,是在凑字数。
第二,风格逆转。第七十几回开始,已经有主要角色死了,八十一回开始也不会有什么旺相。脂本中众多批语,以及第五回的诗,已经预告了,最后只能剩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第三,诗词与用字。后四十回诗文少之又少,好像突然大家江郎才尽,都不会写诗了。而且后四十回基本没有生僻字了,证明续书人认的字真没那么多。
第四,人物性格反转。宝玉开始念书了,还给巧姐讲起贞洁烈女了。家母完全不疼黛玉了,跟前文判若两人。妙玉竟然思春了,人家可是“过洁”的人。
第五,情节胡编乱造,不照顾前文。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说的就是《红楼梦》。脂本的评语中多次提到后文,续书者偏偏欺负大家基本看不到脂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第3个回答  2019-03-31
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在语言,意境,表达,结构,人物的描写,有天壤之别,可以说是两夲著作,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后四十回太平谈,更别说诗词歌赋,亭台楼阁,以及于前文的前后呼应,真是相差太远。相信读红楼的红迷朋友,能够发掘后四十回真本不会很遥远。到那吋,红搂梦就不会是残章断回,圆了作者与读者念想,也圆了红楼之梦。
第4个回答  2019-03-11
前八十回和后八十回,不细品,感觉不出差距的!但如果对读过几遍《红楼梦》的读者来说,细品后,真是差距一个档次。首先语言水平,读前八十回,几乎段段可圈可点,叹为观止。后四十回,文字索然无味,一个章回下来,几乎不用动笔圈点。其次,讲故事水平,前四十回,故事千回百转,紧凑,皆无闲笔,后四十回,故事拖沓,苍白,薄弱。最后结局:通过《好了歌》及注解,还有太虚幻境的群芳判词,知道是家破人散,万境皆空的结局,后四十回,既违背曹公原意,又落大团圆的俗套,搞的思想层次又低了一截。还有后四十回竟然罕见诗词啦,可见续者笔力不够,且俗气略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