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
朱元璋灭了
胡惟庸满门以后,废除了丞相制度,改设大学士用以辅政,这是
封建制度千年以来,君权对相权斗争的一次决定性胜利——按照朱元璋的想法,以后就没有丞相来掣肘他了,君权也就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2、但是现实是不可能如此简单的——丞相从设立之初,其目的就是辅佐皇帝完成对全国的统治,那当初的皇帝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一个职务来分自己的权利呢,肯定不是因为白痴,虽有一部分承袭古制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一个人忙不过来啊”
3、那么朱元璋取消了丞相之后,皇帝一个人就能忙过来了吗——还别说,朱元璋和
朱棣两个牛人,在仅有的几个大学士的辅政之下(此时的大学士还只是相当于秘书的身份,五品官,没有后来那么大的权利),还真忙过来了
4、但是,除了有限的几个开国之君外,勤政的皇帝毕竟不多,所以,到了朱棣的孙子当皇帝时,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开始慢慢的给大学士放权,让他们帮忙——要知道,朱棣的孙子还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皇帝,他都忙不过来,后面的就更不用说了
5、所以,从那以后,
内阁大学士的权利逐渐增大,渐渐地有夺回了被朱元璋削去的“相权”,甚至犹有过之——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前,六部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六部也改为对内阁负责,然后内阁再对皇帝负责
6、综上所述,明朝初年,朱元璋和朱棣时期,大学士确实只是一个正五品的秘书小官,只是给皇帝提供顾问的,但是由于后来的皇帝不再那么“勤快”,大学士的权利又逐渐增大,直到明朝中后期夺回了之前失去的全部“相权”,甚至犹有过之
举个例子,明朝中后期的朝廷事务,先是送到内阁,由内阁各位大学士投票表决出一个结果(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内阁首席大学士,也就是首辅说了算),称为“票拟”,然后小事就直接决定了,大事再通报皇帝,由皇帝批准,称为“批红”(皇帝用的是朱砂笔)——这根以前的丞相也没有什么区别的
7、所以说,虽然明朝没有再回复丞相的称为,但是明朝中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