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比喻为宰相是否妥当?

如题所述

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比喻为宰相是不妥当的。
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是历史的独特产物。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事发以后,朱元璋将胡惟庸及其同党等三万余人诛杀,并将丞相制度废除,发布诏书:“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明史》)
自此,在中国延续上千年的丞相制度走向终点。不过,也有人不这么认为,理由是明朝的内阁首辅其实就是宰相,百官之首的位置不过是从丞相的手中转移到了内阁首辅的手中罢了。可是,明朝的内阁首辅果真就是宰相吗?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宰相,什么是首辅。
宰相,就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西汉的陈平对于宰相职责有一个精妙的总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汉典》)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宰相与丞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宰相”是一种称呼,而丞相是一个具体的官职,丞相通常情况下都是宰相,但宰相却不一定是丞相,它的不同朝代对应的具体官职有所不用。
明朝首辅,指的则是明代首席大学士。事实上,明代并没有明文规定“首辅”之名,它产生于政治实践当中。其实,说简单一点,首辅就是内阁的“老大”,他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只要是内阁当中的主要执政首席大学士,就可以被称为首辅,但同一时期,首辅只能有一位。明代的首辅主持内阁大权,权力最大,远非次辅和其他内阁大学士可比。
从政治权利上来看,内阁首辅确实与宰相有异曲同工之处。朱元璋废除丞相以后,独揽大权,独自处理政务。然而人力终有不足,朱元璋独木难支,只能让翰林院官员参与政务,这便是内阁的雏形。到明成祖朱棣时期,内阁正式建立,不过这时的内阁没有首辅和次辅之分,诸位辅臣职责、地位都很接近。然而,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在斗争激烈的内阁里,很快,经过权力角逐,首辅逐渐产生并制度化。到嘉靖年间,明世宗首次正式在诏书中使用首辅等对首席内阁大学士加以称呼。
内阁首辅的“黄金岁月”在嘉靖、隆庆到万历初年,在这一时期,内阁首辅权力极大,风头无两,诞生出一大批权臣,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到张居正上位以后,内阁首辅的权力达到顶峰,他不仅是内阁的长官,还是六部的实际掌控者,就连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重要职位都由他推选,再由皇帝任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5
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比喻为宰相不妥当。应该是内阁首辅比喻成宰相妥当些。
内阁大学士,官名,明代为正五品,包括中极殿大学士(旧名华盖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旧名谨身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主要职责包括票拟批答、上传下达等。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设立内阁制度。明太祖忌大臣权重,自洪武十三年杀胡惟庸后,不设宰相。但“政皆独断”却又造成政务丛集于一身的矛盾。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 660件,共3 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于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置诸殿阁大学士,收阅奏章,批发文稿,协助皇帝办理政务。永乐初年,选翰林院讲读、编撰等入阁,参与机务,称内阁,无官属。明中叶以后,职权渐重,兼领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兼决策机构。后内阁地位日益提高,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更是权倾朝野。尽管内阁权力日盛,但毕竟不同于宰相制。
第2个回答  2021-03-16
不妥当,首先,无论是秦汉的丞相、隋唐的三省与政事堂、宋朝的“政府”还是元朝的中书省,宰相都是国家体系中的正式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六部九卿等各个政府部门,类似于如今的国务院。

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后,六部由皇帝直接管辖,而内阁大学士本质上只是辅助皇帝的秘书处。因为内阁不直接管辖六部,所以有些阁员的品级低于六部长官乃至地方督抚在明朝是常见现象。

其次,因为内阁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所以能够参与政务的多少主要是看皇帝的心情。根据明朝的制度规定,朝廷所有的奏章文件都要直接送交皇帝或司礼监,而不是送交内阁。

由于某些原因,皇帝才会将奏章文件送交内阁处理。而且内阁只能对要处理的事务制定方案或者提出建议,最终的决定权则在皇帝或者司礼监的手中。这些对于正规宰相来说是不可能的。

最后,在明朝以前,除了皇帝的批准之外,朝廷发布的正式命令文书还都必须要有宰相的签名,即署敕。唐朝名相魏征就曾利用这个制度数次驳回唐太宗降低征兵年龄的诏令。

而明朝的内阁完全没有署敕的权力,所谓的“封驳”是掌握在六科给事中手中。因此相比较之前朝代的宰相,明朝内阁大学士对于皇权的限制要弱了很多。
第3个回答  2021-03-14
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比喻为宰相是否妥当?
还是比较妥当的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明成祖朱棣为了能够处理政务,设立了内阁,此后内阁的权力不断增大,后来形成明朝行政中枢,内阁大学士到后期已经拥有了宰相的权力,因此比喻为宰相是恰当的。
但是二者的实际权利相比,却是有很大差别
首先,无论是秦汉的丞相、隋唐的三省与政事堂、宋朝的“政府”还是元朝的中书省,宰相都是国家体系中的正式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六部九卿等各个政府部门,类似于如今的国务院

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后,六部由皇帝直接管辖,而内阁大学士本质上只是辅助皇帝的秘书处。因为内阁不直接管辖六部,所以有些阁员的品级低于六部长官乃至地方督抚在明朝是常见现象。
其次,因为内阁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所以能够参与政务的多少主要是看皇帝的心情。根据明朝的制度规定,朝廷所有的奏章文件都要直接送交皇帝或司礼监,而不是送交内阁。
由于某些原因,皇帝才会将奏章文件送交内阁处理。而且内阁只能对要处理的事务制定方案或者提出建议,最终的决定权则在皇帝或者司礼监的手中。这些对于正规宰相来说是不可能的。
最后,在明朝以前,除了皇帝的批准之外,朝廷发布的正式命令文书还都必须要有宰相的签名,即署敕。唐朝名相魏征就曾利用这个制度数次驳回唐太宗降低征兵年龄的诏令
第4个回答  2021-03-15
1、明朝朱元璋灭了胡惟庸满门以后,废除了丞相制度,改设大学士用以辅政,这是封建制度千年以来,君权对相权斗争的一次决定性胜利——按照朱元璋的想法,以后就没有丞相来掣肘他了,君权也就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2、但是现实是不可能如此简单的——丞相从设立之初,其目的就是辅佐皇帝完成对全国的统治,那当初的皇帝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一个职务来分自己的权利呢,肯定不是因为白痴,虽有一部分承袭古制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一个人忙不过来啊”
3、那么朱元璋取消了丞相之后,皇帝一个人就能忙过来了吗——还别说,朱元璋和朱棣两个牛人,在仅有的几个大学士的辅政之下(此时的大学士还只是相当于秘书的身份,五品官,没有后来那么大的权利),还真忙过来了
4、但是,除了有限的几个开国之君外,勤政的皇帝毕竟不多,所以,到了朱棣的孙子当皇帝时,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开始慢慢的给大学士放权,让他们帮忙——要知道,朱棣的孙子还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皇帝,他都忙不过来,后面的就更不用说了
5、所以,从那以后,内阁大学士的权利逐渐增大,渐渐地有夺回了被朱元璋削去的“相权”,甚至犹有过之——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前,六部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六部也改为对内阁负责,然后内阁再对皇帝负责
6、综上所述,明朝初年,朱元璋和朱棣时期,大学士确实只是一个正五品的秘书小官,只是给皇帝提供顾问的,但是由于后来的皇帝不再那么“勤快”,大学士的权利又逐渐增大,直到明朝中后期夺回了之前失去的全部“相权”,甚至犹有过之
举个例子,明朝中后期的朝廷事务,先是送到内阁,由内阁各位大学士投票表决出一个结果(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内阁首席大学士,也就是首辅说了算),称为“票拟”,然后小事就直接决定了,大事再通报皇帝,由皇帝批准,称为“批红”(皇帝用的是朱砂笔)——这根以前的丞相也没有什么区别的
7、所以说,虽然明朝没有再回复丞相的称为,但是明朝中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