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比喻为宰相是否妥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3-17
其实明代内阁与殿阁大学士并不完全等同,当然明朝大部分内阁成员都会挂殿阁大学士的衔,而殿阁大学士也大都会入阁,所以也有内阁大学士之称。

在明代,入阁一般会有“直文渊阁”、“内阁办事”或“入阁办事”之类的叙述词(阁员起复一般为“照旧办事”),比如嘉靖三十一年三月,世宗命令徐阶以“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衔“入阁办事”;而不在阁的,即使是挂了大学士衔,也还需要有皇帝“入阁办事”之类的命令才能入阁;另一方面,只要被命令“入阁办事”,即使没有大学士衔也是入阁,比如嘉靖二十八年二月,世宗命令李本以“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衔“内阁办事”。

而殿阁大学士刚开始设置主要是儒学德行上的顾问与辅导,征召的也多是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者。不过殿阁大学士由于是近臣,而且官职设置在翰林院下,也注定它跟内阁牵扯不清。

按《大明会典》,明代殿阁大学士职称有六:华盖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合称四殿二阁,排序为从高到底。嘉靖四十一年,世宗给因火灾而重修成的故宫的许多殿门更换了名字,华盖殿大学士也就更名为中极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更名为建极殿大学士。不过这六个殿阁大学士里,文华殿大学士极少有人任职,明朝中后期也只有朱赓一人而已,个人觉得说是五个,问题也不大。
第2个回答  2021-03-16
其实明朝宰相这个职称存在相对较短,但是在明朝有实无名的宰相却不少,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张居正了吧。

内阁首辅只是一个五品的官你觉得能有丞相大,就连隋唐宋的宰相权利都赶不上。内阁首辅的权利多数是皇帝赋予,朝廷上来的折纸,会先经过内阁然后内阁成员会在一个小红纸条上面写上自己的意见一起递交给皇帝看,这就是所谓的批红。然而内阁本身无实权,只有建议权。一般做内阁的大臣多数都是六部尚书兼职内阁。内阁本身就是一个秘书处所以他下管不到政府各部门上又不能对皇帝负责,像张居正这种要掌权要么是皇帝赋予,要么和太监同流。

汉朝一个丞相能管理朝廷又能管理内廷,皇帝的诏书也必须有丞相的印才能生效。到隋唐一样隋唐只不过是中书省撰写诏书交给皇帝画敕。然后在转达给门下省审核,门下省的侍中要是不同意还能驳回去。一般遇到驳回的诏书门下省和中书省的长官都会聚集政事堂进行议会。唐朝的每一道诏书都会进过门下省,必须是门下省同意的诏书才能生效跟汉朝的丞相印是一样的道理。门下省同意过后送给尚书省发布。而明朝的内阁首辅根本就没这几项权利,他们只是负责给皇帝提意见并没有什么实权。

丞相制度是中国几千年来的被法律承认也是深入人心的一种制度,可以制约皇权专制,而内阁权利来自皇帝并无实权,只是个对皇帝辅助的机构。丞相相当于国家的总理,而首辅相当于主席首席秘书。
第3个回答  2021-03-15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明朝的时候内阁大学士并不能和宰相一样的因为一个国家宰相只有一个而内阁大学士可以有好几个的

感情是情绪和情感的总称。认为情绪和情感是区别于认识的两种感情性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其中,情感是对感情性过程的感受和体验,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的过程。故情绪和情感是感情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感情是包括情绪和情感的综合过程。在汉语中,常把情感过程的产物称为感情,或者把情感和感情视为同义语。
详细定义
(1)心理学对于“情感”的定义。
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2)对于“情感”定义的转换。
从这个心理学定义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不属于客观存在范畴。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所以说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是不能和宰相比较的,应该要稍微官职小一些噢,

以上是个人对你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你能够采纳谢谢

祝你健康快乐祝你好运连连
第4个回答  2021-03-16
明朝的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朱元璋自丞相胡惟庸被杀之后,便罢中书省,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统辖六部,然而由于皇帝工作量实在太大,他不得不设立大学士担任顾问,协助自己处理朝政,并最终形成了内阁制度。明朝大学士最初只是皇帝的高级幕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大学士的权力却一度超越了曾经的丞相。
明朝初期,延续了元朝的制度,设立中书省,并分置左、右丞相。然而,丞相制度自设立之日起,便始终存在着相权和皇权之争,而朱元璋又显然是个极为强势的皇帝,因此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之后,朱元璋便废黜了中书省和丞相,将中书省职权归于六部,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政务。
内阁制度确立之后,明朝的最高决策层权力就此大致得以确定,皇帝仍然牢牢掌握着最终决策权,从而保证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内阁则掌握着议政权,他们可以针对朝廷政务提供可行性建议,然后交由皇帝决策;而六部则掌握着行政权,即皇帝决策之后交由六部具体实施,而地方的三司也直接对六部负责。
正如“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所言,最初的内阁,其实只是皇帝的秘书部门,而大学士便是皇帝的高级幕僚。
第5个回答  2021-03-15
那么朱元璋取消了丞相之后,皇帝一个人就能忙过来了吗——还别说,朱元璋和朱棣两个牛人,在仅有的几个大学士的辅政之下(此时的大学士还只是相当于秘书的身份,五品官,没有后来那么大的权利),还真忙过来了
4、但是,除了有限的几个开国之君外,勤政的皇帝毕竟不多,所以,到了朱棣的孙子当皇帝时,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开始慢慢的给大学士放权,让他们帮忙——要知道,朱棣的孙子还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皇帝,他都忙不过来,后面的就更不用说了
5、所以,从那以后,内阁大学士的权利逐渐增大,渐渐地有夺回了被朱元璋削去的“相权”,甚至犹有过之——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前,六部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六部也改为对内阁负责,然后内阁再对皇帝负责

6、综上所述,明朝初年,朱元璋和朱棣时期,大学士确实只是一个正五品的秘书小官,只是给皇帝提供顾问的,但是由于后来的皇帝不再那么“勤快”,大学士的权利又逐渐增大,直到明朝中后期夺回了之前失去的全部“相权”,甚至犹有过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