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比喻为宰相是否妥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8-15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明成祖朱棣为了能够处理政务,设立了内阁,此后内阁的权力不断增大,后来形成明朝行政中枢,内阁大学士到后期已经拥有了宰相的权力,因此比喻为宰相是恰当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6
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是历史的独特产物。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事发以后,朱元璋将胡惟庸及其同党等三万余人诛杀,并将丞相制度废除,发布诏书:“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

自此,在中国延续上千年的丞相制度走向终点。不过,也有人不这么认为,理由是明朝的内阁首辅其实就是宰相,百官之首的位置不过是从丞相的手中转移到了内阁首辅的手中罢了。可是,明朝的内阁首辅果真就是宰相吗?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宰相,什么是首辅。

宰相,就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西汉的陈平对于宰相职责有一个精妙的总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汉典》)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宰相与丞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宰相”是一种称呼,而丞相是一个具体的官职,丞相通常情况下都是宰相,但宰相却不一定是丞相,它的不同朝代对应的具体官职有所不用。

明朝首辅,指的则是明代首席大学士。事实上,明代并没有明文规定“首辅”之名,它产生于政治实践当中。其实,说简单一点,首辅就是内阁的“老大”,他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只要是内阁当中的主要执政首席大学士,就可以被称为首辅,但同一时期,首辅只能有一位。明代的首辅主持内阁大权,权力最大,远非次辅和其他内阁大学士可比。

从政治权利上来看,内阁首辅确实与宰相有异曲同工之处。朱元璋废除丞相以后,独揽大权,独自处理政务。然而人力终有不足,朱元璋独木难支,只能让翰林院官员参与政务,这便是内阁的雏形。到明成祖朱棣时期,内阁正式建立,不过这时的内阁没有首辅和次辅之分,诸位辅臣职责、地位都很接近。然而,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在斗争激烈的内阁里,很快,经过权力角逐,首辅逐渐产生并制度化。到嘉靖年间,明世宗首次正式在诏书中使用首辅等对首席内阁大学士加以称呼。
第3个回答  2021-03-16
1、明朝朱元璋灭了胡惟庸满门以后,废除了丞相制度,改设大学士用以辅政,这是封建制度千年以来,君权对相权斗争的一次决定性胜利——按照朱元璋的想法,以后就没有丞相来掣肘他了,君权也就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2、但是现实是不可能如此简单的——丞相从设立之初,其目的就是辅佐皇帝完成对全国的统治,那当初的皇帝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一个职务来分自己的权利呢,肯定不是因为白痴,虽有一部分承袭古制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一个人忙不过来啊”
3、那么朱元璋取消了丞相之后,皇帝一个人就能忙过来了吗——还别说,朱元璋和朱棣两个牛人,在仅有的几个大学士的辅政之下(此时的大学士还只是相当于秘书的身份,五品官,没有后来那么大的权利),还真忙过来了
4、但是,除了有限的几个开国之君外,勤政的皇帝毕竟不多,所以,到了朱棣的孙子当皇帝时,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开始慢慢的给大学士放权,让他们帮忙——要知道,朱棣的孙子还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皇帝,他都忙不过来,后面的就更不用说了
5、所以,从那以后,内阁大学士的权利逐渐增大,渐渐地有夺回了被朱元璋削去的“相权”,甚至犹有过之——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前,六部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六部也改为对内阁负责,然后内阁再对皇帝负责
6、综上所述,明朝初年,朱元璋和朱棣时期,大学士确实只是一个正五品的秘书小官,只是给皇帝提供顾问的,但是由于后来的皇帝不再那么“勤快”,大学士的权利又逐渐增大,直到明朝中后期夺回了之前失去的全部“相权”,甚至犹有过之
举个例子,明朝中后期的朝廷事务,先是送到内阁,由内阁各位大学士投票表决出一个结果(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内阁首席大学士,也就是首辅说了算),称为“票拟”,然后小事就直接决定了,大事再通报皇帝,由皇帝批准,称为“批红”(皇帝用的是朱砂笔)——这根以前的丞相也没有什么区别的
7、所以说,虽然明朝没有再回复丞相的称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16
宰相,就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西汉的陈平对于宰相职责有一个精妙的总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汉典》)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宰相与丞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宰相”是一种称呼,而丞相是一个具体的官职,丞相通常情况下都是宰相,但宰相却不一定是丞相,它的不同朝代对应的具体官职有所不用。
明朝首辅,指的则是明代首席大学士。事实上,明代并没有明文规定“首辅”之名,它产生于政治实践当中。其实,说简单一点,首辅就是内阁的“老大”,他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只要是内阁当中的主要执政首席大学士,就可以被称为首辅,但同一时期,首辅只能有一位。明代的首辅主持内阁大权,权力最大,远非次辅和其他内阁大学士可比。

从政治权利上来看,内阁首辅确实与宰相有异曲同工之处。朱元璋废除丞相以后,独揽大权,独自处理政务。然而人力终有不足,朱元璋独木难支,只能让翰林院官员参与政务,这便是内阁的雏形。到明成祖朱棣时期,内阁正式建立,不过这时的内阁没有首辅和次辅之分,诸位辅臣职责、地位都很接近。然而,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在斗争激烈的内阁里,很快,经过权力角逐,首辅逐渐产生并制度化。到嘉靖年间,明世宗首次正式在诏书中使用首辅等对首席内阁大学士加以称呼。
第5个回答  2021-03-15
唐代有宏文馆学士、集贤院学士,为掌文学著作之官,尝以宰相兼领、知馆、院事,称大学士。宋沿之,对学士中资望特高者,加“大”字。及明洪武十三年(1380)废丞相及中书省,十五年(1382)仿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以为皇帝顾问。成祖即位后,以侍讲、侍读学士等翰林官参预机务,入内阁,至明中叶,遂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替皇帝起草诏令,批条奏章,商承政务,其本身官阶在尚书、侍郎下,但实权甚重,一般吏部尚书实权过重不得入阁,素有“吏部天官不入阁”的传统。稍后,以尚书、侍郎入阁办事,兼大学士,加官至于一品,位望益尊。
清廷于天聪二年(1628),建文馆,命儒臣分直;天聪十年(1636),更名内三院(国史、秘书、弘文),后各置大学士一人,即内三院大学士;再后改内阁,内三院大学士亦改为内阁大学士。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初制为满员一品、汉员二品,顺治十五年(1658),满员改与汉同,均为正二品;雍正八年(1730),又一并定为正一品。 [1] 雍正年间,清廷设立军机处,大学士职权为军机大臣所代替,其称仅作为荣衔,授予军机大臣及内外各官资望特高者,为正一品。
大学士皆以殿阁名入衔,明有中极、建极、文华、武英等殿和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无定员;乾隆十年(1745)以后,大学士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入衔,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均为文臣最高官位,汉人一般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对内阁大学士和协办大学士通常都称为“中堂”。
明朝内阁大学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