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用到钢结构夜间施工方案

有在北方施工过的夜间施工方案

钢结构施工方案
一、钢结构的制作

(一)材质控制

1. 向正规生产厂家定购钢材、焊材。而且必须具备原始材质证明(物理性能、化学成份)及出厂合格证。

2. 钢材进厂后按批量进行抽样复试,凡复检不合格的坚决不投入用。

3. 钢材进料前由质检部门对其表面状态(锈、麻坑等缺陷)按规范标准严格把关,凡超标者不得投产使用。

4. 焊材在使用前按规范进行烘焙处理。

5. 焊丝使用前认真进行油污、除锈处理。

(二)校平、矫正和边缘加工

1. 钢柱支座板及其他厚板的校平、矫正采用火焰方法进行,平面度不大于1‰。凡图纸或工艺要求的加工和焊接坡口完成。加工后的宽度公差±1mm,表面粗糙度达。

(三) 方管和型钢的校直

1. 各种规格的方管以采购专业厂家的产品为主。

2. 型钢件的矫直均,加工后的构件直线度不超过1‰。

(四)构件的拼装、焊接、整理

1. 形构件的拼装在专用模胎内进行,几何尺寸经质检员检测合格后

方可施焊。

2. 各种类型焊接必须严格按照焊接工艺卡制订的技术参数实施。

3. 形构件的焊后整理。其公差要求按国标GBJ205-83《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严格控制。

4. 构件的焊接变形量由焊接工艺控制,并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允差要求。

(五)除锈和油漆

1. 所有构件涂漆前均采取喷丸方式除锈。

2. 涂料品种按设计要求选用。

3. 采用滚筒手工方式涂刷。

(六)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 经放大样后制作的样板样杆,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2. 任何零件经质检部门首检合格后方可批量下料,且下料过程中的抽查率不低于10%,不合格零件决不允许流入下道工序。

3. 组装件必须经质检部门复查签证后方可进行施焊。

4. 所有焊缝严格按照设计总要求进行检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 当生产与质检部门发生意见不一致时,由主管技术部门(主管工程师)裁决。

6. 在对图纸有疑问时,应由公司主管技术部门立即向设计单位申报,经确认后方可继续生产。

(一)工程内容

钢结构为68。59m-80。00m至198m的主楼钢结构等3个部分,主

要内容如下:

1. 主搂68.59m-78.5m钢立柱共16根,最重件3.2t,。

2. 钢构架(位于68.59m屋面上,C/1-E,3-6轴间)屋面构架之间的连接均为刚接,构架结构与柱的连接钢材Q235B。

(1)钢柱部分

柱共16根,最长件5.25m ,共重3.2t;

(2)屋架部分

屋架组合件共7件,最长件7.8m ,重0.356t,共重2.5t;

3.主楼钢结构上标高80m,底标高68.59m,

(二)主要技术要求

材料包括钢材,焊接材料、压型钢板、螺钉等,均应完全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范》GB 50205—2001 中规定、《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

1.钢材

(1)主要受力构件采用Q345B钢。

(2)主要受力构件采用Q235B钢。钢材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钢材应有良好的可焊性。

2.焊接材料

(1)施工所用的焊条、焊剂等均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当两个不同强度的钢材焊接时可采用与较低强度钢材相适应的焊条。

3.压型钢板

压型钢板为彩钢压型钢板。

(三)施工要求

严格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范》( GB 50205—2001)、《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l—2002)的要求进行施工,设计说明和以上规范不统一时,应按四者中要求最严格者执行。施工前应仔细核对施工图上所有尺寸,对复杂构件桁架进行放样和试拼装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凡结构图与其他工种图纸发生矛盾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由相关工种设计人员处理解决。施工过程中,当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荷载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确保构件安全。遵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范》( GB 50205—2001)的要求。

(四)安装要求

安装施工前,应详阅全部施工图,根据结构特点、现场情况和施工能力制定一个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步骤、施工管理并能确保安装质量和安装精度以及安装安全的计划。该计划必须经施工监理认可后方能施工。安装单位应对运到现场的每一构件进行检查和验收,确认符合质量标准后方可安装。安装施工前,应对已完成的结构进行全面测量,并做好记录,以确保构件间距、层高、垂直度、水平平整度符合规范的要求。柱子垂直度的控制应由地面引出基准线避免误差叠加。应小心仔细,以免损伤构件。钢构件现场安装时,应确保结构的稳定并确保结构不会产生永久变形。

(五)施工准备

1. 施工现场条件工用单独电源安全可靠,并有足够的施工照明。安装施工现场清理干净,道路畅通。

2. 技术准备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已获批准。各专业工程师熟悉图纸、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作好特殊工种的岗前培训,做出焊接工艺试验和评定、确定焊接工艺及有关技术参数,并和制作厂统一量具。

3. 劳动力组织

工 种 人 数 工 种 人 数:

钢结构安装工 6, 电焊工 2, 现场临时电工 1, 测量工1, 油漆工 2 ,起重指挥 1, 起重安全技术监督员 1

4. 安装机具准备

(1)安装机具严格按本方案配置,不得任意变动,如需变动必须经方案编制人员认可。方案中未明确规定的起重机具应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规范要求选用。

(2)搭设必要的脚手架。

三、钢结构安装

(一)统一要求

1. 钢构件根据钢结构的安装顺序,进行编号。应根据钢构件的长度;损伤涂层。

2. 材料的要求验收

(1)材料

工程所采用的钢料、焊接材料、涂装材料,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并按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钢构件、半成品应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监理的规定。

(二)钢结构安装和校正

钢结构安装必须按本方案进行,并必须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不导致久性变形。安装前,应按构件明细表核对进场的构件,清除构件表面上的油污、泥沙和灰尘等杂物。安装过程中的组装和焊接等工序施工应符合本方案中的规定。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建筑物和构件的定位轴线、轴线和标高等进行检查。钢结构安装前,应对钢构件的质量进行检查。构件的变形、缺陷超出允许偏差时,应报监理后进行处理和校正。进行钢构件拼装前,应清除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得在雨中作业。钢结构安装时,对容易变形的钢构件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采取加固措施。钢构件安装就位后,应立即进行校正、固定。安装完毕后的钢构件应形成稳定的空间体系。柱安装时,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直接引上。柱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应符合GB 50205-2001的规范附录E中的规定。全部构件装、校正、连接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定位轴线。连接和固定:构件的连接接头,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焊接。焊接应按《钢结构的现场安装焊接》的有关规定进行。

(三)测量和定位

1. 测量用激光经纬仪、DS3水准仪和钢尺进行。

2. 平面轴线坐标的确定

(1)复核现有建筑平面上的轴线及钢结构基准线控制点的精度。

(2)用仪器从平面基准线(点)测量出各个钢构件的平面定位轴线,

并在各个钢构件安装位置附近处用红油漆作好标记。钢构件定位纵、横轴线允许误差1mm。

3. 标高的测定

标高采用水准仪定出定位标高,用红油漆作好标记,标高测量的允许误差为±2mm。

4. 屋架测量垂直度在屋架各分段两端头处用线坠和钢尺测量。标高用水准仪量测。直线度用激光经纬仪量测。测量应为安装过程中和安装完毕解除支后的测量。

5. 质量保证要点

(1)根据图纸,构件定位轴线、间距、标高是否正确,能否保证到结构安装精确无误。若不正确,找出原因,进行调整。

(2)使用检测合格的测量器具,专人测量,专人复核,保证尺寸正确。

安装方法:检查混凝土结构基础的尺寸、标高、轴线位置。检查钢柱,弹分中心线、标高线并做出标识和测量线。采用塔吊进行钢柱吊装,首先吊装E-3轴的钢柱,其次吊装E-3/4轴的钢柱,最后吊装1/c-3/4轴的K钢柱。钢柱吊装落位后,进行临时稳固。调整好钢柱的标高、轴线位置,然后调整好柱的垂直度。再次复测柱的标高、轴线位置、垂直度。垂直度用经纬仪和铅锤进行控制,使其偏差值不超过H/1000且不大于10 mm ;立柱定位轴线偏差不超过1mm;钢柱底轴线与定位轴线偏差不大于3mm;以上尺寸调整合格后,将垫板,再用经纬仪和铅锤线坠复测垂直度并调整合格钢垫铁间焊接牢固。

2.3.2 檩条安装

将檩条先安装,将屋架固定,屋架与柱进行最终连接。檩条固定完成后,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各种檩条之间有无交叉碰头的地方,出现此种情况要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不得随意处理。

2.3.3 屋面板工程

出铁场厂房的屋面为彩钢板,该板为压型钢板,板厚为0.576mm。在安装时注意瓦与屋架檩条的可靠连接,采取自下而上进行安装的顺序,面压盖面瓦的长度不得小于300mm,瓦与瓦之间连接缝应顺主导风向并搭接一个波宽度。彩钢板安装按檩条位置从一端开始进行,板与板之间必须咬紧,再用螺钉固定,墙板接缝处做好防水处理。压型钢板安装时,应边铺设边调整其位置,边固定。

2.3.4 装饰油漆工程

经除锈后的钢材表面,用毛刷等工具清扫干净,才能进行下道工序,除锈合格后的钢材表面,如在涂底漆前已返锈,需重新除锈。钢材除锈经检查合格后,在表面涂完第一道底漆,一般在除锈完成后,可在24h 内涂完底漆。油漆应按设计要求配套使用,第一遍底漆干燥后,再进行中间漆和面漆的涂刷,保证涂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油漆在涂刷过程中应均匀,不流坠。

2. 钢构件吊装

钢构件吊装使用吊进行。钢构件吊装准备工作完毕后,必须经起重安全技术监督员、起重指挥及有关技术人员对吊装机具、索具、缆绳锚点等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认可后方可进行试吊。

(四)钢结构工程验收

1. 钢结构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GB 50205附录E的规定。

2. 钢结构的验收,可在钢结构的全部完成完成后进行。在每一个流水段一节柱的高度范围内全部构件安装、校正、焊接、栓接完成并自检合格后应作隐蔽工程验收;全部钢结构安装、校正、焊接、栓接完毕自检合格后应作钢结构安装工程的竣工验收。

3. 工程验收应提交下列资料:

1)钢结构工程竣工图和设计文件,制作构件的出厂合格证;

2)安装过程中形成的与工程技术有关的文件;

3)安装所采用的钢材、连接材料和涂料等材料质量证明书或试验、复验报告;

4)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质量检验报告;

5)设计要求的钢结构试验报告、结构安装检测记录及安装质量评料。

四、钢结构的现场安装焊接

1. 焊材

(1)本工程所用的焊条、焊丝、焊剂等均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当两个不同强度的钢材焊接时可采用与较低强度钢材相适应的焊条。

2. 焊接要求

(1)所有焊接均应严格按照《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的要求进行施工。

(2)现场焊接可采用手工焊接,但应严格按照操作进行。

(3)在焊接作业之前,应将使用的焊条焊剂及辅助材料、焊接设备,焊接程序、对焊接变形采取的措施、焊接试验情况及焊工情况送施工监理认可严禁无合格证书的人员上岗操作。

(4)焊件坡口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要求,凡未达到要求的均应进行修正。

(5)焊接顺序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应使焊接变形和收缩量最小;应使焊接过程中加热量平衡;收缩量大的焊接部位先焊,收缩量小的焊接部位后焊;尽量采用对称焊接。

(6)所有焊缝检查标准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范》( GB 5020—2001)和《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要求进行。

(—)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1)技术交底

(2)主要交底依据

1)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2)《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

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二)焊工

1. 现场安装施焊焊工采用经专项培训持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的合格焊工担任。

2. 从事工程焊接工作的焊工名单及其资格审定,应在施工开始前报主管的焊接工程师,获得批准后方能上岗从事焊接工作。

(三)焊接材料

1. 焊接材料的选取,应与焊接母材相适应,从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两个方面考虑,以保证焊缝与母材等强。

2. 施工现场焊条的烘焙,由专人负责,并做好烘焙记录。

3. 焊接材料必须有质量证明书。无质量证明书的焊接材料,一律不准在工程中使用。

4. 焊接材料应放在干燥、通风处并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焊材防潮存贮场所,分类保管焊接材料和辅材。由专人负责保管,焊芯生锈,药皮脱落的焊条严禁使用。

(四)焊前准备

1. 焊工在焊前应首先熟悉图纸,焊接工艺文件,施焊前领取施工务单,明确各自担任的焊接工作施焊方法、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作好焊前技术准备。

2. 焊工在焊前应复查组装质量、构件的组装尺寸、点焊质量和焊接区的处理情况,如不符合要求,应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3. 焊缝坡口的处理:施焊前,应清除焊接区域内的油、锈和漆皮等污物,同时根据施工图要求检查坡口角度和平整度,对受损和不符要求的部位进行打磨和修补处理。

4. 焊工在施焊前,应在试板上按规定调整好电流,不得直接在构件

5. 焊后检查:

(1)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区的熔渣和飞溅物,并检查焊缝外表质量。

(2)外观检查:在焊接完成24h进行100%外观检查。用肉眼、低倍放大镜、检测量具检查所有焊缝表面有无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和针状气孔等缺陷并检查焊缝几何尺寸以及成型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3)内部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应由专职检查人员作查,以检查焊缝内部质量。

(4)检验标准: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检查验收。

(十)焊接注意事项及要求

1. 凡遇有大风或雨时,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风力大于5级应设防风措施,否则不得施焊。

2. 严禁在焊缝以外母材上打火引弧。必要时设置专项引弧板。

3. 焊接工作完毕后,焊工应清除熔渣进行自检。

(五)安全注意事项

1. 钢结构施焊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针。

3. 施焊场地应无易燃易爆物品,并配备消防器材。

4. 使用的焊机应一机一闸并配备漏电保护安全接地接零等,使用焊机闸刀应侧面操作。

5. 施焊的焊工应具有劳动部门颁发的安全操作许可证。

七、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规范,并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严格“三宝、四口”防护。严格现场安全用电,严格执行安全用电的规定。高空作业搭设安全脚手架、安全护栏和安全网进行防护,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带。

(2)吊装作业区应设警戒线,作明显标志,并设专人负责。吊装工作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或通过吊装区域。

(3)正式吊装前进行试吊,检查吊装机具、绳索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吊装。吊装动作平稳,就位后及时找正找平,工件固定前不得解开吊装索具。吊装过程中如因故暂停,必须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加强现场警戒,尽快排除故障,不得使工件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4)参加吊装的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服从命令听统一指挥,对不明确的信号应立即询问,严禁凭猜测进行操作。现场岗位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起重知识,并熟悉有关规程、规范。

(5)主要构件吊装应尽量在上午进行,其他吊装工作应尽量在白天进行,避免在夜间作业。夜间作业必须具备足够可靠的照明。严禁在风力四级和四级以上进行吊装,雨天气也不得进行吊装作业。

(6)吊装时,施工人员不得在工件下面、受力绳索具附近及其他有危险的地方停留。吊装时任何人不得随工件或吊装机具升降,特殊情况必须随同升降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有关负责人批准。

(7)构件吊装应有钳工、电工等负责维护吊装机具设备,停止工作时应确保切断电源。

(8)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有安全带。

(9)严禁酒后作业和生产瞎指挥,严禁强行违章操作。

各种钢结构的施工方案在 鲁文建筑服务网 有很多,你也可以自己去那里下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30
钢结构施工方案
一、钢结构的制作

(一)材质控制

1. 向正规生产厂家定购钢材、焊材。而且必须具备原始材质证明(物理性能、化学成份)及出厂合格证。

2. 钢材进厂后按批量进行抽样复试,凡复检不合格的坚决不投入用。

3. 钢材进料前由质检部门对其表面状态(锈、麻坑等缺陷)按规范标准严格把关,凡超标者不得投产使用。

4. 焊材在使用前按规范进行烘焙处理。

5. 焊丝使用前认真进行油污、除锈处理。

(二)校平、矫正和边缘加工

1. 钢柱支座板及其他厚板的校平、矫正采用火焰方法进行,平面度不大于1‰。凡图纸或工艺要求的加工和焊接坡口完成。加工后的宽度公差±1mm,表面粗糙度达。

(三) 方管和型钢的校直

1. 各种规格的方管以采购专业厂家的产品为主。

2. 型钢件的矫直均,加工后的构件直线度不超过1‰。

(四)构件的拼装、焊接、整理

1. 形构件的拼装在专用模胎内进行,几何尺寸经质检员检测合格后

方可施焊。

2. 各种类型焊接必须严格按照焊接工艺卡制订的技术参数实施。

3. 形构件的焊后整理。其公差要求按国标GBJ205-83《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严格控制。

4. 构件的焊接变形量由焊接工艺控制,并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允差要求。

(五)除锈和油漆

1. 所有构件涂漆前均采取喷丸方式除锈。

2. 涂料品种按设计要求选用。

3. 采用滚筒手工方式涂刷。

(六)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 经放大样后制作的样板样杆,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2. 任何零件经质检部门首检合格后方可批量下料,且下料过程中的抽查率不低于10%,不合格零件决不允许流入下道工序。

3. 组装件必须经质检部门复查签证后方可进行施焊。

4. 所有焊缝严格按照设计总要求进行检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 当生产与质检部门发生意见不一致时,由主管技术部门(主管工程师)裁决。

6. 在对图纸有疑问时,应由公司主管技术部门立即向设计单位申报,经确认后方可继续生产。

(一)工程内容

钢结构为68。59m-80。00m至198m的主楼钢结构等3个部分,主

要内容如下:

1. 主搂68.59m-78.5m钢立柱共16根,最重件3.2t,。

2. 钢构架(位于68.59m屋面上,C/1-E,3-6轴间)屋面构架之间的连接均为刚接,构架结构与柱的连接钢材Q235B。

(1)钢柱部分

柱共16根,最长件5.25m ,共重3.2t;

(2)屋架部分

屋架组合件共7件,最长件7.8m ,重0.356t,共重2.5t;

3.主楼钢结构上标高80m,底标高68.59m,

(二)主要技术要求

材料包括钢材,焊接材料、压型钢板、螺钉等,均应完全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范》GB 50205—2001 中规定、《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

1.钢材

(1)主要受力构件采用Q345B钢。

(2)主要受力构件采用Q235B钢。钢材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钢材应有良好的可焊性。

2.焊接材料

(1)施工所用的焊条、焊剂等均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当两个不同强度的钢材焊接时可采用与较低强度钢材相适应的焊条。

3.压型钢板

压型钢板为彩钢压型钢板。

(三)施工要求

严格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范》( GB 50205—2001)、《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l—2002)的要求进行施工,设计说明和以上规范不统一时,应按四者中要求最严格者执行。施工前应仔细核对施工图上所有尺寸,对复杂构件桁架进行放样和试拼装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凡结构图与其他工种图纸发生矛盾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由相关工种设计人员处理解决。施工过程中,当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荷载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确保构件安全。遵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范》( GB 50205—2001)的要求。

(四)安装要求

安装施工前,应详阅全部施工图,根据结构特点、现场情况和施工能力制定一个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步骤、施工管理并能确保安装质量和安装精度以及安装安全的计划。该计划必须经施工监理认可后方能施工。安装单位应对运到现场的每一构件进行检查和验收,确认符合质量标准后方可安装。安装施工前,应对已完成的结构进行全面测量,并做好记录,以确保构件间距、层高、垂直度、水平平整度符合规范的要求。柱子垂直度的控制应由地面引出基准线避免误差叠加。应小心仔细,以免损伤构件。钢构件现场安装时,应确保结构的稳定并确保结构不会产生永久变形。

(五)施工准备

1. 施工现场条件工用单独电源安全可靠,并有足够的施工照明。安装施工现场清理干净,道路畅通。

2. 技术准备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已获批准。各专业工程师熟悉图纸、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作好特殊工种的岗前培训,做出焊接工艺试验和评定、确定焊接工艺及有关技术参数,并和制作厂统一量具。

3. 劳动力组织

工 种 人 数 工 种 人 数:

钢结构安装工 6, 电焊工 2, 现场临时电工 1, 测量工1, 油漆工 2 ,起重指挥 1, 起重安全技术监督员 1

4. 安装机具准备

(1)安装机具严格按本方案配置,不得任意变动,如需变动必须经方案编制人员认可。方案中未明确规定的起重机具应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规范要求选用。

(2)搭设必要的脚手架。

三、钢结构安装

(一)统一要求

1. 钢构件根据钢结构的安装顺序,进行编号。应根据钢构件的长度;损伤涂层。

2. 材料的要求验收

(1)材料

工程所采用的钢料、焊接材料、涂装材料,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并按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钢构件、半成品应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监理的规定。

(二)钢结构安装和校正

钢结构安装必须按本方案进行,并必须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不导致久性变形。安装前,应按构件明细表核对进场的构件,清除构件表面上的油污、泥沙和灰尘等杂物。安装过程中的组装和焊接等工序施工应符合本方案中的规定。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建筑物和构件的定位轴线、轴线和标高等进行检查。钢结构安装前,应对钢构件的质量进行检查。构件的变形、缺陷超出允许偏差时,应报监理后进行处理和校正。进行钢构件拼装前,应清除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得在雨中作业。钢结构安装时,对容易变形的钢构件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采取加固措施。钢构件安装就位后,应立即进行校正、固定。安装完毕后的钢构件应形成稳定的空间体系。柱安装时,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直接引上。柱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应符合GB 50205-2001的规范附录E中的规定。全部构件装、校正、连接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定位轴线。连接和固定:构件的连接接头,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焊接。焊接应按《钢结构的现场安装焊接》的有关规定进行。

(三)测量和定位

1. 测量用激光经纬仪、DS3水准仪和钢尺进行。

2. 平面轴线坐标的确定

(1)复核现有建筑平面上的轴线及钢结构基准线控制点的精度。

(2)用仪器从平面基准线(点)测量出各个钢构件的平面定位轴线,

并在各个钢构件安装位置附近处用红油漆作好标记。钢构件定位纵、横轴线允许误差1mm。

3. 标高的测定

标高采用水准仪定出定位标高,用红油漆作好标记,标高测量的允许误差为±2mm。

4. 屋架测量垂直度在屋架各分段两端头处用线坠和钢尺测量。标高用水准仪量测。直线度用激光经纬仪量测。测量应为安装过程中和安装完毕解除支后的测量。

5. 质量保证要点

(1)根据图纸,构件定位轴线、间距、标高是否正确,能否保证到结构安装精确无误。若不正确,找出原因,进行调整。

(2)使用检测合格的测量器具,专人测量,专人复核,保证尺寸正确。

安装方法:检查混凝土结构基础的尺寸、标高、轴线位置。检查钢柱,弹分中心线、标高线并做出标识和测量线。采用塔吊进行钢柱吊装,首先吊装E-3轴的钢柱,其次吊装E-3/4轴的钢柱,最后吊装1/c-3/4轴的K钢柱。钢柱吊装落位后,进行临时稳固。调整好钢柱的标高、轴线位置,然后调整好柱的垂直度。再次复测柱的标高、轴线位置、垂直度。垂直度用经纬仪和铅锤进行控制,使其偏差值不超过H/1000且不大于10 mm ;立柱定位轴线偏差不超过1mm;钢柱底轴线与定位轴线偏差不大于3mm;以上尺寸调整合格后,将垫板,再用经纬仪和铅锤线坠复测垂直度并调整合格钢垫铁间焊接牢固。

2.3.2 檩条安装

将檩条先安装,将屋架固定,屋架与柱进行最终连接。檩条固定完成后,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各种檩条之间有无交叉碰头的地方,出现此种情况要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不得随意处理。

2.3.3 屋面板工程

出铁场厂房的屋面为彩钢板,该板为压型钢板,板厚为0.576mm。在安装时注意瓦与屋架檩条的可靠连接,采取自下而上进行安装的顺序,面压盖面瓦的长度不得小于300mm,瓦与瓦之间连接缝应顺主导风向并搭接一个波宽度。彩钢板安装按檩条位置从一端开始进行,板与板之间必须咬紧,再用螺钉固定,墙板接缝处做好防水处理。压型钢板安装时,应边铺设边调整其位置,边固定。

2.3.4 装饰油漆工程

经除锈后的钢材表面,用毛刷等工具清扫干净,才能进行下道工序,除锈合格后的钢材表面,如在涂底漆前已返锈,需重新除锈。钢材除锈经检查合格后,在表面涂完第一道底漆,一般在除锈完成后,可在24h 内涂完底漆。油漆应按设计要求配套使用,第一遍底漆干燥后,再进行中间漆和面漆的涂刷,保证涂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油漆在涂刷过程中应均匀,不流坠。

2. 钢构件吊装

钢构件吊装使用吊进行。钢构件吊装准备工作完毕后,必须经起重安全技术监督员、起重指挥及有关技术人员对吊装机具、索具、缆绳锚点等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认可后方可进行试吊。

(四)钢结构工程验收

1. 钢结构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GB 50205附录E的规定。

2. 钢结构的验收,可在钢结构的全部完成完成后进行。在每一个流水段一节柱的高度范围内全部构件安装、校正、焊接、栓接完成并自检合格后应作隐蔽工程验收;全部钢结构安装、校正、焊接、栓接完毕自检合格后应作钢结构安装工程的竣工验收。

3. 工程验收应提交下列资料:

1)钢结构工程竣工图和设计文件,制作构件的出厂合格证;

2)安装过程中形成的与工程技术有关的文件;

3)安装所采用的钢材、连接材料和涂料等材料质量证明书或试验、复验报告;

4)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质量检验报告;

5)设计要求的钢结构试验报告、结构安装检测记录及安装质量评料。

四、钢结构的现场安装焊接

1. 焊材

(1)本工程所用的焊条、焊丝、焊剂等均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当两个不同强度的钢材焊接时可采用与较低强度钢材相适应的焊条。

2. 焊接要求

(1)所有焊接均应严格按照《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的要求进行施工。

(2)现场焊接可采用手工焊接,但应严格按照操作进行。

(3)在焊接作业之前,应将使用的焊条焊剂及辅助材料、焊接设备,焊接程序、对焊接变形采取的措施、焊接试验情况及焊工情况送施工监理认可严禁无合格证书的人员上岗操作。

(4)焊件坡口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要求,凡未达到要求的均应进行修正。

(5)焊接顺序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应使焊接变形和收缩量最小;应使焊接过程中加热量平衡;收缩量大的焊接部位先焊,收缩量小的焊接部位后焊;尽量采用对称焊接。

(6)所有焊缝检查标准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范》( GB 5020—2001)和《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要求进行。

(—)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1)技术交底

(2)主要交底依据

1)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2)《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

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二)焊工

1. 现场安装施焊焊工采用经专项培训持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的合格焊工担任。

2. 从事工程焊接工作的焊工名单及其资格审定,应在施工开始前报主管的焊接工程师,获得批准后方能上岗从事焊接工作。

(三)焊接材料

1. 焊接材料的选取,应与焊接母材相适应,从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两个方面考虑,以保证焊缝与母材等强。

2. 施工现场焊条的烘焙,由专人负责,并做好烘焙记录。

3. 焊接材料必须有质量证明书。无质量证明书的焊接材料,一律不准在工程中使用。

4. 焊接材料应放在干燥、通风处并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焊材防潮存贮场所,分类保管焊接材料和辅材。由专人负责保管,焊芯生锈,药皮脱落的焊条严禁使用。

(四)焊前准备

1. 焊工在焊前应首先熟悉图纸,焊接工艺文件,施焊前领取施工务单,明确各自担任的焊接工作施焊方法、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作好焊前技术准备。

2. 焊工在焊前应复查组装质量、构件的组装尺寸、点焊质量和焊接区的处理情况,如不符合要求,应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3. 焊缝坡口的处理:施焊前,应清除焊接区域内的油、锈和漆皮等污物,同时根据施工图要求检查坡口角度和平整度,对受损和不符要求的部位进行打磨和修补处理。

4. 焊工在施焊前,应在试板上按规定调整好电流,不得直接在构件

5. 焊后检查:

(1)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区的熔渣和飞溅物,并检查焊缝外表质量。

(2)外观检查:在焊接完成24h进行100%外观检查。用肉眼、低倍放大镜、检测量具检查所有焊缝表面有无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和针状气孔等缺陷并检查焊缝几何尺寸以及成型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3)内部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应由专职检查人员作查,以检查焊缝内部质量。

(4)检验标准: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检查验收。

(十)焊接注意事项及要求

1. 凡遇有大风或雨时,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风力大于5级应设防风措施,否则不得施焊。

2. 严禁在焊缝以外母材上打火引弧。必要时设置专项引弧板。

3. 焊接工作完毕后,焊工应清除熔渣进行自检。

(五)安全注意事项

1. 钢结构施焊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针。

3. 施焊场地应无易燃易爆物品,并配备消防器材。

4. 使用的焊机应一机一闸并配备漏电保护安全接地接零等,使用焊机闸刀应侧面操作。

5. 施焊的焊工应具有劳动部门颁发的安全操作许可证。

七、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规范,并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严格“三宝、四口”防护。严格现场安全用电,严格执行安全用电的规定。高空作业搭设安全脚手架、安全护栏和安全网进行防护,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带。

(2)吊装作业区应设警戒线,作明显标志,并设专人负责。吊装工作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或通过吊装区域。

(3)正式吊装前进行试吊,检查吊装机具、绳索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吊装。吊装动作平稳,就位后及时找正找平,工件固定前不得解开吊装索具。吊装过程中如因故暂停,必须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加强现场警戒,尽快排除故障,不得使工件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4)参加吊装的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服从命令听统一指挥,对不明确的信号应立即询问,严禁凭猜测进行操作。现场岗位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起重知识,并熟悉有关规程、规范。

(5)主要构件吊装应尽量在上午进行,其他吊装工作应尽量在白天进行,避免在夜间作业。夜间作业必须具备足够可靠的照明。严禁在风力四级和四级以上进行吊装,雨天气也不得进行吊装作业。

(6)吊装时,施工人员不得在工件下面、受力绳索具附近及其他有危险的地方停留。吊装时任何人不得随工件或吊装机具升降,特殊情况必须随同升降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有关负责人批准。

(7)构件吊装应有钳工、电工等负责维护吊装机具设备,停止工作时应确保切断电源。

(8)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有安全带。

(9)严禁酒后作业和生产瞎指挥,严禁强行违章操作。
第2个回答  2011-10-24
上网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