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新 厚德泽人 含义

南昌大学校训.谁说的?什么含义啊.

通过不断研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新的知识,用崇高的品德来感化他人。

格物致新 厚德泽人

读音:[ gé wù zhì xīn ],[ hòu dé zé rén ]

出处:

1、格物:《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白话译文: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城。

2、致新:《梁溪漫志·张文潜粥记》引《东坡帖》:“夜来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推陈致新。”

白话译文:昨夜很饿,吴野劝说吃一点白粥,来点新的吃食。

3、厚德:《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白话译文: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4、泽人:《荀子·王制》:“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

白话译文:善于会用人者,是泽人准,选择在乎于鱼,山人,准选择,在乎于木,因泽中才会有鱼,山中才会有木。

扩展资料

近义词: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

读音:[ hòu dé zài wù ]

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厚德育人。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白话译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的人才配叫君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1
“格物致新,厚德泽人”取自于《礼记••••••••大学》:“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即学规)中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并解释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科无不到也。”说明获取知识、追求真理是为人之基、立世之本。这正是我们将“格物”作为校训的第一句的原因。致,达到的意思。致新,即创新之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个人持续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厚德”语出《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就是以高尚的道德和品行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和育人之道。泽人,学校以人为本,修德才能品德高尚,而这一切不全为个人,而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和平和谐、幸福与进步,本条校训最后的“泽人”即寓有此意。因此校训有以下特征:一是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朱熹籍贯为江西,主持的白鹿洞书院是当时全国最重要的办学机构。二是以现代教育理念重新诠释古老经典。符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时代发展趋势和现代教育理念。格物致知,即通过对外在事物的研究探索,获得知识从而改造世界,体现控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诚意正心,体现修养品德的求善的人文关怀。恰好体现了学校的文理渗透。三是体现了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即要求教师既要具有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又要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衣好风范。从培养对象来说,南昌大学既培养具有科学思想、创新能力,又具有人文素养、人格健全良善的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资料:http://www.ncutravel.com/xinxi_show.asp?id=416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15
“格物致新,厚德泽人”取自于《礼记••••••••大学》:“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即学规)中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并解释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科无不到也。”说明获取知识、追求真理是为人之基、立世之本。这正是我们将“格物”作为校训的第一句的原因。致,达到的意思。致新,即创新之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个人持续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厚德”语出《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就是以高尚的道德和品行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和育人之道。泽人,学校以人为本,修德才能品德高尚,而这一切不全为个人,而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和平和谐、幸福与进步,本条校训最后的“泽人”即寓有此意。因此校训有以下特征:一是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朱熹籍贯为江西,主持的白鹿洞书院是当时全国最重要的办学机构。二是以现代教育理念重新诠释古老经典。符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时代发展趋势和现代教育理念。格物致知,即通过对外在事物的研究探索,获得知识从而改造世界,体现控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诚意正心,体现修养品德的求善的人文关怀。恰好体现了学校的文理渗透。三是体现了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即要求教师既要具有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又要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衣好风范。从培养对象来说,南昌大学既培养具有科学思想、创新能力,又具有人文素养、人格健全良善的全面发展人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