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朝经济那么发达军力却非常低下呢?

如题所述

宋朝是典型的国富兵弱,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宋朝的军事制度。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汲取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武强文弱的局面,再加上他自己本就属于兵变上位,因而在军事方面实行“强干弱枝”和“兵权分离”政策,此举固然有利于统治的稳定,却也造成了宋朝军队战斗力低下的客观事实。总体来说,宋朝的军事制度体现出三个特点:

特点一:兵权分离,相互掣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藩镇割据和武强文弱的局面,赵匡胤一招“杯酒释兵权”将禁军兵权收归皇帝,继而推动军事改革。

赵匡胤

赵匡胤在兵力配置上遵循了“强干弱枝”的原则,也就是从各地厢军、乡兵中抽调精锐组成禁军,如此一来禁军便成为了全国军队中的精锐。至于地方的厢军,根据《宋史·兵志》的记载,“诸州之镇兵,以分给役使,曰厢军”,已经沦为了从事工役或杂役的“役兵”,到后期已经基本没什么战斗力了。

按照制度,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分别负责统率殿前军和侍卫亲军,后因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长官长期虚而不置,侍卫亲军司便逐渐分为了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两个衙门,分别统领侍卫骑兵和侍卫步兵,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便被称为“两司三衙”。此外,宋朝还建立了枢密院制度,两司三衙只有统兵之权,而调兵之权则归枢密院所有,至于率兵之权,则在战时由皇帝亲自任命率臣负责。

宋朝军制

如此一来,统兵、调兵、率兵权力分散,虽然成功防止了藩镇割据和将领叛变的可能,但对军队战斗力的影响同样极为可怕。宋初因军队战斗力极为强悍,这个弊端尚不明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弊端必然会被无限放大。

特点二:内外相维,兵无常帅

仅仅是兵权分离,赵匡胤仍然不够放心,他又按照“内外相维”的原则,将禁军一分为二,殿前军主要负责戍卫京城,而侍卫亲军则负责驻守各地。

如此一来,由于京城保留着数量极为可观的禁军精锐,即使各地发生叛乱,也可迅速调集兵力予以扑灭;而如果京城有变,各地驻扎的禁军在联合地方军队之后,也足以回师勤王。内外牵制之下,国家便也趋于稳定了。

同时,宋朝还规定,京城禁军和地方守军必须定期调动,这种轮流驻防的方法称之为“更戍法”。如此以来,由于士兵经常换防,便达到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目的,有效防止了各级将领掌握军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8
这是宋朝皇帝们制定的政策,通过削弱兵权来加强皇帝专制,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军力却得不到正常的发展,所以军力低下。
第2个回答  2020-11-23
因为宋朝不注重军事。所以他的很多钱都没有用来建设军队,导致他的军力非常低下。
第3个回答  2020-11-19
这是因为宋朝对军队的管理错误,而且也不能够改正错误,所以会军力非常低下。
第4个回答  2020-11-19
因为宋朝的时候出现了冗兵的现象,将不识兵,兵不识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