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企业,高薪也留不住大学生?

如题所述

网友一:

两个方面,一是国企论资排辈严重,职场法则严明,上升通道的天花板现象突出。现在的国企多数是在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甚至垄断地位。建制历史时间较长,人员多,岗位相对固化,流动性差,有的人在单一岗位上可能工作十年二十年,工作惯性思维,复制粘贴式的工作节奏让年轻人一眼就看到了老。

人际关系盘根错节,得罪一人可能得罪了一帮。职场法则和规矩多,不入流的话,就会永远是边缘人群。因为有大量的非工作因素影响,能力和水平无法真实展现,甚至展现了不被认可,或者触碰了大家默守的潜规则,从而被归位异类。上升通道挤满人,很难越级得到提拔,职场生涯天花板想象严重。如果还有其他的就是工资虽然高,但是付出也大,工作质量要求较高。

二是,现在的大学生观念不同以往,不想再用时间换取所谓的空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回家啃父母。别给我谈理想和画饼,我就关心工资多少。有多少个人可以支配的空间。有多少能按时放假的节日,我的生活中还有8小时之外,法定工作时间结束了就是结束了,不能占有我的私人空间和时间。

没工夫听你老前辈传经送宝,我是来挣钱的,不是来听你讲课布道的,你有你的价值取向我有我的,不要试图改变我。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如果你们老是想改变我自己,对不起我随时可以辞职,哪怕此后一个月甚至半年没有工作,我也不会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反正我爸我妈也不差我那两个钱。

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想去看看。国企就是小社会,我要外面的世界走一回。有人曾经这样调侃不同时代的大学生:50年代大学生讲理想,60年代大学生讲政治,70年大学生讲反思,80年代大学生讲改革,90年大学生讲商业,00年代哪?

网友二:

本人2011毕业,2013年国企辞职,不知道你在哪听过国企有高薪的,毕业第一份工作在地方龙头企业,有员工万八号人,虽然我是以机械设计专业毕业,但是我最终在国企的岗位是人资,而且负责薪酬。我对国企的薪酬制度很有了解。

国企员工分全民和大集体就不跟你解释了,讲工资构成,国企工资项目非常多,工资条很长,包括各种补贴构成和保险,如大病和独生子女费、住房补贴、工龄工资、职称工资等,但是国企的工资是岗位制,就是你什么岗位拿什么钱,同样岗位所有人工资都一样,你比我优秀你也得拿那么多,要涨工资大家一起涨,没有什么考核制度,这是大国企通病。

主要原因是国企制造业基层员工多,习惯了这种薪酬制度,没有改变的动力,高层领导也没有改变的意愿。再有在国企推行制度改革难度很大,员工基本不拿领导当回事,因为国企辞退员工案例非常罕见(仅代表我当时的感受),基本都有恃无恐。

国企保险基数大,普遍高于地方平均标准,且每个员工的基数都有差别。每年统计一次,按前一年工资总数除12计算,每年变化一次。基本上效益好的国企,基数会逐年增加一点。基本上总公司的薪资三分之二都支付在了保险上,国企运营成本非常高,要在国企拿高薪资(指实拿工资)是非常困难的。反而我分公司的总经理曾经出现过基本工资扣除个人保险支付后是负数的情况。在国企给大学生开高薪?你确定他不交保险么?

国企留不住大学生这个命题在我这看来就是,国企到底需不需要大学生,国企要排资历的,大多数大学生都在车间一线,干的活你说一个大专、中专不能干么,其实都能干,能进研发的人屈指可数,要么是高学历、要么是家里有关系。但是它还是对985、211大学的毕业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几乎对国企趋之若鹜。当进去之后发现人家基本也没拿你当专业人才培养,哪里有缺你就去哪,岗位不是无关系无背景的人能选择的。

刚来的时候心气高么,我哪哪大学毕业的,学校多好多好。干了一年都迷茫,有的人不清楚自己的岗位发展路径,有的人不适合国企环境,我从机械专业转管理,完全是走仕途,参加团委活动,是工会、党委的活跃份子,主持大型活动,还兼职企业文化工作,出版报纸杂志。当时我就是公司大书记的红人,我的工作完全就是围绕她的业绩和考核开展开,对于我这种大学班级里属于路人,没当过任何职位的人来说,完全就是另一种生活,而我在公司地位十分特殊,我掌管人事、薪酬、绩效、工会、企业文化,科长是女的,40多等退休,啥也不管,所有工作我一手抓,是书记面前的红人,当时车间里的老师傅看见我都十分热情,拉着我请我吃饭。

之后书记去各种场合交际总带上我,时不时提起她那上了大学的女儿,我能听出她的话外音,你知道国企书记是多么有分量的角色啊,我唯唯诺诺表示对她女儿很感兴趣。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想要这么生活下去么?我并没有目的,一切都那么不合理,又好像有各种助力,让我处于当时的境地。毕业两年我最终离开了那里。家里希望我去另外的城市发展,与老姐胜利会师,我选择了一家私企,或者办公室格子间天天画着各种图纸的工作,对我来说工作就是工作,我曾经干过与自己性格完全相悖的工作,两年间从一个木讷的人变更一个能长篇大论的人,但是对于工作我没任何野心,离开就是离开,工作就是工作,只不过有人适合有人不适合,有人想进去有人想离开,跟是不是国企没有关系。

网友三:

国企内的升迁基本都是论资排辈的,就是说哪怕你有非常出色的工作能力,在内部的升迁依然是缓慢的。同时,还是因为国有资产,内部的工资水平都有限制,中高层还是很可观的,但底层员工的待遇顶多只能是过得去的水平,绝对饿不死你,甚至可以让你过上比较安稳的生活,但是要想买房什么的还是别想了。如果要升到中层,没有内部关系,至少十多二十年的沉淀是必须的。

网友四:

本人07年211本科毕业,去了一家大型省属国企,前三个月没分配岗位,除了军训一周,其它时间都挂在人力资源部门里闲着,每个月两千多块钱,之后分配到基层单位给了1.5万的安家费,月工资一下涨到8000,而且第一年见习期还没太多具体负责的工作。当时对比其它同学累死累活一个月两三千真是感觉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第一年过后开始负责具体工作,还要上夜班,值班,越来越累,一直干了八年,工资也从8000涨到15000-20000,但是五险一金都是全省最高标准扣的,还有年金,个税也是扣的足足的,拿到手的始终在15000以下徘徊。感觉升职无望,工资也到了瓶颈,于是我选择了离职。

网友五:

我已经辞职了,走上了行政岗位。毕业那会进入了号称世界五百强的煤炭企业,刚开始待遇还可以,在当地算得上高收入,一线一万多吧。但是在国企论资排辈,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收入分配严重不平衡,你干的再多都比不上好科室的女孩子,甚至经常比不上自己科室里天天都看不到上班的女同事!后来又经历了煤炭行业的寒冬期,这样的形势下,企业居然把工资都交了利润!最差的时候一个月一两千的工资都没法保证了,不能改变就选择离开,离开国企我不后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