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学易经,看易经是怎样毁掉一个人的

如题所述

《易经》是中国第一经,它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1、为什么说易经容易学习呢?

因为易经虽然是一本无字天书,但它创立了八个符号来描述对人类生存影响甚大的八种自然现象,就是上述所说的八卦。

2、我们讲易经有三个关键词,就是:阴阳、五行、八卦。整个易经学术的核心,就只有这三个词。八卦符号是古代的一种语言,我们运用易经就相当于是把一种古代语言翻译为现代语言而已。我们大多数人都懂得基本的英语,英语有26个字母,而八卦这种古代语言,有多少个字母呢?只有8个字母;学会基本英语交流需要掌握多少个单词,保守估计也要一两千个单词吧。而整个易经体系有多少个单词?只有64个单词!64个单词涵盖了整个宇宙人生的规律!

3、正因为学习易经只需要掌握8个字母,只需要记64个单词。所以,易经是很容易学习的经典。很多人觉得难,是因为没有掌握简易的方法、路径错误的情况下,纵使花费一辈子时间在上面,还是无法把易经掌握和应用。

有些人越学越糟糕笔者认为学习者没有掌握学习《易经》的思想内涵及精髓内涵。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易》学,就必须要领会物极必反的思想,因为周易中处处存在这个思想,例如居安思危、否极泰来等。

在很多古代典籍中都渗透着这种思想,或者说都有类似的语句表达了这种思想。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反者道之动”。《吕氏春秋·博志》说:全则必缺,极则必反。《易》把这个概念发挥得更加透彻。但真要领会这个意思其实不简单的,说说容易。

2.穷变通久 《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的核心就是著名的“三易说”,即:简易、变易、不易。

所谓"不易",就是基本平衡;"变易"就是发展变化,就是不平衡;"简易"就是世界上所有最复杂的事物可以用最简单的符号来概括。发展变化、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事物是永远在变化的,不要拘泥于一时一刻。例如《水火既济》卦和《火水未济》卦。

《水火既济》结构看上去似乎是个很完美的卦,可它不是最后一卦,它没法定格在这个状态中,这暗示着事物是没有穷尽的。

《老子》中也有类似的思想:“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苏轼也说过:“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生活中,可以引申为——凡事不要钻牛角尖。事物永远在变化,何必为眼前的一时不快而恼怒呢。

3.自强不息 这个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天行健,君子应当效法天道,自强不息”。

学习就是这样的,学无止境啊。


4.辩证看待 学《易》就必须阴阳一起学。

也就是不能只看阳而不看阴,看乾必看坤、看坎必看离、看否必看泰,都是一个道理。乾为天,离也可以为天。

天属阳,但也不能拘泥于天属阳,天属阳是相对于地属阴而言,没阴就没阳。一个男人一个女人,男为阳女为阴。

两个男人,高的为阳矮的为阴;站着为阳坐着为阴;胖的为阳瘦的为阴;动者为阳静者为阴。春夏秋冬,春夏属阳秋冬属阴,春夏之中,春属阴,夏属阳。

最初的阴阳概念应该还不是从四季中得出,而是通过“立竿见影”的方法得出,太阳是阳,影子是阴。也有说法是看日月交替得出。其实上述几种思维要表达的都差不多,基本上是一个意思。

5. 无中生有 要明白无是什么,无并不是没有。

《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的话,就能理解什么是无了。

《老子》四十五章也有类似语句:大盈若冲。

当然,理解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很简单,看个译文就行了,但这样就没啥作用了,要自己去感悟、体会,是这种空的感觉。

6.全息思想 最早由董仲舒提出过类似的概念,叫人副天数。

全息思想可能在中医中应用较多。比如耳朵、手掌、脚底都可以代表你整个人体。在周易预测领域内也应用广泛。中华文化看重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而不是给单个事物做无限解剖。

《庄子·天下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人体和自然界有很多感应,在此不多举例了。

7.、要常联想

看到这一面就要同时想到另一面,而习惯了1+1=2,G=mg这些东西,看问题就容易被框死,容易变得绝对。

比如有人问乾代表的颜色究竟是红色还是蓝色。这本书说红色,那本书说蓝色,不代表他就是大赤色或蓝色,他也可以是白色,也可以是其他的颜色。不要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比如阴阳,阴阳并不是具体的某个东西,黑白也是阴阳,你现在握着鼠标,手心手背也是阴阳,上面已经举过例子了。

再举个例子,坤,卦辞有一句是“利牝马之贞”,牝马是母马,母,《象》中有一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母亲具有什么特性,承载、包容、孕育,正和大地是一种属性,所以坤为地为母,当然还可以为很多其他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8
先说前面,我为啥要学易经、

学了易经之后,我发现这个世界原来真的有一种全世界人民都会默默遵循但不会发现的隐形的规则,而这个规则,只有咱们中国老祖宗,也就是伏羲,还有诸位先贤发现了,并且流传下来了,这个规则就在易经当中,而且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等你去学,但是你确实是有自由可以选择学或者是不学,不学也没什么问题

研究伏羲易的田园老师说,这种规则并不是你告诉他有,他就回去学习的,这是一种福慧,是那种要有大福报的人才能有资格走进的世界。所以你走不进,也不能怪易经
第二个问题,易经是怎样毁掉一个人的
我学易经这么多年,倒还真的没见过谁被易经毁掉了,而且,题主的毁掉是个什么概念呢,
是一个人接触了易经之后,整个人就废了?
我看不见得吧。
第2个回答  2020-09-20
易经其实不是只有算命的才看,易经本来是启蒙的,弟子规三字经是来塑造价值观,易经的作用则是扩散思维,学习语句引人深思,毁掉一个人倒是不会,本来就不是不学无术,国学经典学习也是好的,修身养性也挺好,现在社会太浮躁了,也是需要时间来问心的,一般的书都是表达作者的观念,易经就是让你自己思考,理解感悟,融会贯通的,个人觉得挺好的,可能会有点不解但是攻克这个难题也是很有意思的,有句话说得好,疯子在左天才在右,任何偏激都没有好结果,量要靠自己把握,所以毁掉是不可能的
第3个回答  2020-10-13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若是一个人真能明白《易经》里面的智慧,并把之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便会发现万事万物都依循《易经》中的智慧运行着。这本书确确实实是一本“神书”。但只要是看不懂的人越学越糟糕。民间说法是要想学易经首先要开天眼。
第4个回答  2022-12-20
《易经》是一部非常古老、非常神奇的经典。在大家的眼中,可能都觉得这部易经太难了、太神秘了。非常多的人想学习,但是无从下手,只觉得这是一部天书。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首先,《易经》非常的重要,在我们中国,她有很多的美誉。在我们的文字里面,处处隐藏着易经的智慧,告诉我们易经的重要性。其次,《易经》不是一、二个人写的,它是集体创作的,而且不是普通人的集体创作,而是圣人的集体创作。它的能量非常的充足。身为中国人,我们应当非常的自豪。《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其是中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哲理性很强的著作。
思言学堂易经学习,零基础入门,5天4晚名师易经入门直播课,普通人因为学不懂易学而放弃,聪明的人已经0元试听我们的课程了,从小白到入门,助力人生零基础入门。一旦把易经研究透彻了:你会变得更睿智,更通透,更深刻…立即免费领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