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读了易经整个人似乎废了

我是把周易当一本哲学书来看的,发现进去之后就走不出来了。。发现自己变得心静如水,无欲无求。。身边所有的一切,包括未来要发生的一切,甚至是做人的意义都已经看透了似得变得了无意义。。
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即使实现了也无甚价值了。。今年我才21岁啊,怎么办?怎么办?? 应该怎么走出来呢,求高人指教
就是做所有的事情,看所有的事物都变得无意义了。。理想没有了意义,追求没有了意义,做人也没有了意义。。失去了正常人所应该有的感觉
(解释一下这里所说的“没有”并不是“无”,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好像自然界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或者老子所说的“无为”。Ps:我知道这应该是正确理解了易经才应该有的感觉,但我现在不想这样啊~!起码应该再过20年之后啊)
难过得就想要死去了。。谢谢楼下的朋友。。但最起码还得报答一下自己的父母啊,这个是底线

还有一点,这不是消极无聊哦~~ 其实我还是蛮乐观的,but结局既然都已经是既定的,那么还有甚意义呢?。。真正看懂易经的人也并不会是消极的,明白了的结局通常只有一个——看看老子就知道了。。我当然还没有看懂啦,也没有那个境界

我尽量简单点说,你这是对哲学的片面理解,造成的极端现象。
推荐你再多看些关于哲学类的书籍,当你的知识丰满了你自然就走出来了,甚至还会觉得现在的自己是有点可笑的。
这里我给你一点最基本的哲学知识,可能会对你有帮助:

无论作为观测者的我们是否存在,无论我们是否观测,独立于我们个体心智及感觉之外的真实世界始终存在。这个假设是无法证实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感知,无一例外,全是我们自己的精神影象,而且,除此之外,我们没有任何途径可以超越自己的精神影象。现实主义假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假设之一(甚至,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假设的存在),比如:每天下班后,我们假设办公室和桌上的电脑明天上班时一定还在;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假设自己的家一定还在老地方等着我们,明天,当我们离家上班,自己的家依然还在;我们假设自己的朋友、亲戚、熟人,无论我们是否与他们见面、交谈,甚至无论我们是否想起他们,他们依然存在;我们假设父母在自己出生之前已经存在;甚至,我们中的许多人假设自己死后依然活着……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生活经验不断重复巩固着我们的现实主义假设,以至我们甚至不曾对之有过丝毫的反省。现实主义假设对我们的生存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比如我们知道(假设):如果过马路不小心注意的话,就会被车撞死;一颗子弹可以瞬间结束生命;病毒、细菌、毒药也可以致命……此外,关于外部现实的假设于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也是必须的。很大程度上,科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揭示和解释这个外部现实。不难想见,如果没有这种假设,对于每个人,则只有属于各自心智(对于每个人,只有他自己的心智存在)的思想和影象,那么,科学或其余的东西就没有必要了。
除了假设真实存在着一个外部世界,我们也假设现实是客观的。同样地,现实的客观性也受到我们日常经验和科学实验的反复巩固。所谓客观性意味着——某个人做的观察、实验或测量等等,另一个人也可以做,而且两人获得的结果是相同或相似的。其中,第二个人能够通过与第一个人交流、比较而确定两人得到结果是一致或相似的。因此,信息沟通是客观性的基本要素。事实上,一个没有被传达和共同认可的观测通常不能算是一个对客观现实的有效观测。因为要求共同认可,所以,客观现实有时也称为共识现实。
前面说过,科学假设客观现实是独立于观测它的心智之外的,即使当心理学家在研究别人(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心智的精神作用时也作这样的假设。因为,任何客观的观测结果首先必须是可被比较和可被交流传达给其他心智的,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是主观性的精神现象,其实也是客观性的。从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其实也是一门客观科学。
如果,某人直接观察自己的思想或其他精神印象,结果又会如何呢?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他所直接观察到的并不完全是外在的,但仍然可以与其他人就他们做的类似内部观察进行交流和比较。所以,只要如果他们达成共识,这些内部观察也可以看作是客观的。例如,我们很容易互相比较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的思维步骤;甚至,我们互相可以比较对于相同外部刺激的反应(如恐惧、红色等体验)。经过互相比较,如果我们同意各自的所见或所感是相同的,则可以说这些精神印象是客观的。显然,这种过程中,这些“外部”刺激必须同样地呈现给我们每个人,所以,其实也是外部现实的延伸。可见,对所谓外部现实的观察其实上是对我们自己因某些刺激(假定来自外部)而有的精神印象的观察(注意:在这里,“外部”是相对于观察者的心智,而不是观察者的身体)。例如,当打针时,当感染流感时,我们感到痛苦,没有人会质疑对这种痛苦观察的客观性。

至此,有人不禁问:“究竟什么才算是纯粹的主观体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首先考虑那些纯粹内部(相对于心智)的及不由“外部”刺激直接引致的体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想象、梦、幻想等等似乎就属于这种体验。不过,很多这类体验在人们之间,因为也是相似和容易被交流和比较的,所以也具有客观性,不能算是纯粹主观的。通常,这种体验的客观性是基于所谓的“正常”人群的一般体验。由此,人们往往把是否具有这种客观体验作为判定一个人是否“正常”的标准。
现在来考虑另一类体验,即不在“正常”范围内的内部(相对于心智)体验。这类体验通常很难与别人交流,即没有外部刺激和客观性,所以可以算是纯粹的主观体验。比如,幻觉、错觉、宗教或其他不可说体验,还有觉悟或自我认识)的心智体验等等。可见,我们对主观性的定义与对正常性的定义有关。事实上,如我们将在以后阐述的,所谓“正常”心智也不过是一种集体错觉而已,而且,一切“正常”的苦正是这种错觉的结果。
这是一小段基础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最后再推荐你一个,柏拉图的木偶小故事,你自己去网上找吧,我就不打了要不太长你该不爱看了,呵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1-23
这代表你进入了一个阶段,开始思考,这是好现象。

但你要慢慢让自己进入第二个阶段,把思考所得运用在生活中。

因为现代社会的生活需要你切实努力才能过好,如果你什么都不想要,那么你就什么也得不到。你要认清时代,认清自己,看周易可以知道人命祸福都有定数,这让你心中安定,从而更能从容不迫的面对社会,但另一方面你也要知道漫长的人生之路是需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是消极等出来的。

消极是一定意义上的有所获得,而再次积极将是你更有所获的最好方法。

恩,看到你详细描述你的问题,我又了解了一些。没事,你是正常现象,因为之前我也有这种感觉。好像一切无意义,连自己最亲的人仿佛也变成了老子所说的刍狗,更别说自己的理想一类的事了,完全消极,不想有所为的感觉。这就是我自己之前的感受。所以我知道这是一个阶段,你要继续思考下去,就会有所改变。正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所有事物都是虚无的,所以我们才要懂得珍惜现在,要懂得不能对外界过多苛求,要让自己因为懂得了真理而慢慢适应一个新的视觉所观察到的世界,当然还要感恩……以上这些相信你有能力慢慢感觉到,总之,朝这个方向来思考,就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发展趋势。

希望能帮到你!O(∩_∩)O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4-28
何谓“无意义”呢?
哲学书书上也有这么句话:“存在即合理”。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不存在的事物亦有其不能存在的理由。话说,你应该去研究一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它会告诉你:“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你也没要急于下结论,所谓的“正常人”不就是思想、行为、理想都处于正常界限的人么,莫非你觉得这样子,自己就不是个正常人了?
老子所谓的“无为”是顺其自然之意,这种思想放在当代的社会里,确实有些消极,不太适用。《易经》本身就是那种老头子级别的人物看的经典,经过几十年奋斗后,心平静下来看才见真理。比起这个,为了抵触你清静无为的消极心理,你更该看看中国的现代史,看完《中国近代史》后化身为成一个彻彻底底的愤青,然后奋发向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噢~ 多么充实而高尚的人生……
才21岁,本该是个愤青的年龄,咋能像个老头子一般?你该做的事情多了去了,才看了一本书就磨成了这样,再看多几本会不会有成了另外一个样子呢,很期待噢~~~
第3个回答  2010-04-28
既然你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并不是真的心静如水,而是有种玩游戏已经知道结局或用金手指的感觉。
是啊,人生不过如此,就像是一场游戏,一个梦,有时候我也会这么觉得。
这样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就我个人而言,其实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追求的。难道一位漂亮的姑娘在你面前你也心动不起来吗?也许你会想就算娶到了她又怎样?照样还是脱不出世界规律。但一个精彩的游戏知道结局照样可以玩下去。
简简单单64卦似乎把万物给包括了,但我认为这只是把万物的一个运行规律给较为系统的总结而已,并不能诠释运作这些的本质是什么。就像牛顿揭示了力学三定律,但他仍然不知道这些规律是怎么产生的。也许你可以尝试着去揭开世界的真相。
按照你的年龄应该在读大学,其实每个人总会有几段时间感觉生活如此无聊的,过去了就好了。
第4个回答  2019-10-23
你是看别人注解看这书的吧。等你把别人注解忘掉,形成自己的道,你就不会这样了。千家注道书,这千家注的都是他们的道。易经也是如此。易经很深的学问。你比那些说古著怎么样怎么样骗人的脑残强多了。希望你坚持看下去,悟出自己东西。你一辈子受用。老子读易经后有了道德经,这是他自己的感悟他自己的道,儒学也由易经而生。看这书把悟出的东西在生活中去验证,开拓自身,用心生活就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