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的事迹

要有具体事迹,讲明事发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守住边关的解放军的事迹也行

【姚步霄和姚江泠兄弟】1937年秋,共产党员姚步霄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浚县新镇淇门,开展抗日游击工作,组建了延浚汲淇4县抗日游击大队,开辟延浚汲淇4县抗日根据地。姚步霄的兄长姚江泠身为国民党的将军,曾率部参加过广西会战、湘西会战,会战共歼灭日军2万多人,威震敌胆。解放战争中,姚江泠将军率军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被刻在了同一块石碑的两面。

【许家朋】志愿军23军67师200团9连战士,1953年7月6日晚,在朝鲜涟川西北石岘洞反击战中,部队向主峰进攻受敌火力所阻,许家朋两腿重伤,仍坚持爬到地堡前,在炸药包受潮爆破未果的情况下,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以壮烈牺牲保证了部队全歼守敌。志愿军领导机关追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英雄奖章。

【张学栋】解放军第28军82师244团2连2排5班长。1953年7月17日在反击福建省东山岛国民党军战斗中,2排向东山岛东北角柯塘山214高地冲击两次受挫,全排只有9人能战斗,全被压制在一块大石头后,不能动弹。这时,张学栋挺身而出,用机枪边扫边冲,胸部和腿部受重伤,仍顽强冲到地堡前。子弹打光了,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以生命换来胜利。53年8月25日,华东军区追认张学栋为“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张学栋班”

【张映鑫】解放军某部9连2班长。62年10月20日,在边境自卫反击战攻克沙则战斗中,他率领2班炸毁2个地堡。正当准备冲向第三个地堡时,第二个地堡火力点复活了。全排战士陷入两地堡前后夹攻的困境,张映鑫将最后一个手榴弹投入地堡,却又要被敌人反投出来,在这紧急关头,他一跃扑向枪眼,双腿堵住射孔。手榴弹炸毁了地堡,张映鑫因伤过重而牺牲。战后,国防部追授其“战斗英雄”称号。

【王庆平】他是上海警备区司令部通信站副教导员,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军官,在2005年2月28日的手榴弹训练中,为掩护战友,不幸光荣牺牲,牺牲时年仅35岁。

【李晓红】她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中,她连续奋战6天,不幸被感染。4月16日凌晨,终因抢救无效,以身殉职,年仅29岁。 【姚步霄和姚江泠兄弟】1937年秋,共产党员姚步霄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浚县新镇淇门,开展抗日游击工作,组建了延浚汲淇4县抗日游击大队,开辟延浚汲淇4县抗日根据地。姚步霄的兄长姚江泠身为国民党的将军,曾率部参加过广西会战、湘西会战,会战共歼灭日军2万多人,威震敌胆。解放战争中,姚江泠将军率军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被刻在了同一块石碑的两面。

【许家朋】志愿军23军67师200团9连战士,1953年7月6日晚,在朝鲜涟川西北石岘洞反击战中,部队向主峰进攻受敌火力所阻,许家朋两腿重伤,仍坚持爬到地堡前,在炸药包受潮爆破未果的情况下,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以壮烈牺牲保证了部队全歼守敌。志愿军领导机关追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英雄奖章。

【张学栋】解放军第28军82师244团2连2排5班长。1953年7月17日在反击福建省东山岛国民党军战斗中,2排向东山岛东北角柯塘山214高地冲击两次受挫,全排只有9人能战斗,全被压制在一块大石头后,不能动弹。这时,张学栋挺身而出,用机枪边扫边冲,胸部和腿部受重伤,仍顽强冲到地堡前。子弹打光了,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以生命换来胜利。53年8月25日,华东军区追认张学栋为“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张学栋班”

【张映鑫】解放军某部9连2班长。62年10月20日,在边境自卫反击战攻克沙则战斗中,他率领2班炸毁2个地堡。正当准备冲向第三个地堡时,第二个地堡火力点复活了。全排战士陷入两地堡前后夹攻的困境,张映鑫将最后一个手榴弹投入地堡,却又要被敌人反投出来,在这紧急关头,他一跃扑向枪眼,双腿堵住射孔。手榴弹炸毁了地堡,张映鑫因伤过重而牺牲。战后,国防部追授其“战斗英雄”称号。

【王庆平】他是上海警备区司令部通信站副教导员,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军官,在2005年2月28日的手榴弹训练中,为掩护战友,不幸光荣牺牲,牺牲时年仅35岁。

【李晓红】她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中,她连续奋战6天,不幸被感染。4月16日凌晨,终因抢救无效,以身殉职,年仅29岁。杨根思(1922--1950)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在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地。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弹药用尽。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

黄继光(1930年--1952年)原名黄继广,四川中江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代理班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上甘岭战役。由于多次出色完成任务,他两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并荣立三等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597.9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被敌机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危急中,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爆破任务。他勇敢地冲向敌地堡,用手雷炸毁敌几个火力点后,敌一残存的火力点还在顽抗,部队前进依然困难。此时,黄继光身上已经7处负伤,手雷也已全部用光。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他忍住巨痛英勇地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敌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壮烈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全歼美7师5个连,夺回阵地。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年团中央授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为缅怀英雄,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其家乡中江县兴发乡也改名为继光乡。立特等功,获特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许家朋(1931-1953)安徽省绩溪县人,1951年5月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0团第9连战士。 1953年7月6日夜,在反击石砚洞北山战斗中,他所在的突击排突入敌阵地后,为敌暗堡猛烈的机枪火力所阻,爆破手爆破未成,英勇牺牲。许家朋从牺牲的爆破手身边拿起炸药包向敌暗堡扑去,在距敌10余米处两腿负伤,就夹着炸药包爬行。在逼近敌暗堡后,发现炸药包受潮失效,他猛然挺立起来,扑向敌碉堡机枪眼,双手紧抱敌机枪脚,胸膛紧抵枪口,整个上身都钻进了枪眼,阻止了敌人机枪发射,保证了攻击部队迅速攻占主峰,全歼守故100余人。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张桃芳--我志愿军英雄狙击手
22岁的年轻战士,志愿军214团8连狙击手张桃芳,就是他在金化郡上甘岭狙击战中,用442发子弹,歼敌214名,创造了朝鲜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 张桃芳可以说是一个神话人物,是一个天才,他在中国狙击历史上的地位是无法超越的。 1954年,24军选拔战斗英雄支援空军飞行员队伍建设,经过体检,214团仅张桃芳一人合格,进入徐州第5航空预备学校和济南空军第5航校1团学习。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空军高密第1训练基地担任歼击机飞行员,飞行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歼击机,但在随后换装新式歼击机后,身体不适应高空缺氧,由空军司令刘亚楼亲自批示,转到防空兵,任防空兵某部营长,后来历任坊基地警卫连副指导员、上海空军政治学校学员、山东潍县基地警卫连指导员、济空地空导弹第九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地空导弹九团副团长等职务。 1985年6月,张桃芳退职休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22
1984年,边陲的一场重要军事行动。

刚刚19岁的丁晓兵,冒冒失失地撞进了指挥帐篷:“这次任务该有我的份儿吧?”

他被推出来:“新兵蛋子,哪儿轮得着你?”

丁晓兵恼了!凭什么轮不上我?

他哭着再次冲进去,拔出侦察兵专用的匕首,冲着自己的左手就是一刀!

就着自己突突直冒的青春热血,丁晓兵在靶纸上挥就自己第一份血红色的入党申请书:“敬爱的党组织,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

丁晓兵如愿。成为执行任务的战士中的惟一新兵。

战况惨烈。一个手雷砸在他身上。

丁晓兵想也没有想,抓起手雷就扔了出去。一团火光,他失去了知觉。

几秒钟后,丁晓兵睁开眼。右手使不上力气,侧头一看才发现,右胳膊已经被炸断了,骨头一下子插到了泥土里,动脉鲜红的血液,一股股地往外喷!

受伤的这一天,是丁晓兵当兵整整一年的日子,老天竟送来了这样一个黑色的“礼物”!也因为这个沉重的礼物,人们才得以知道,这个年轻的合肥小兵,在紧急关头表现出如此的凛凛大义!

战友给丁晓兵简单包扎了伤口。包括他在内的7个战士,背着一位牺牲的战友后撤。

那是南方一层又一层,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和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的热带丛林!只连着一点点皮的右臂一次次挂在树枝灌木上。

英雄身上是有特质的。刹那间,丁晓兵身上潜藏着的英雄品质,被一颗手雷激发出来,迸发出了灿烂的光芒!

他拔出匕首,把右臂与身体之间仅仅连着的一点皮割断,割下来的右臂,被他插在自己的腰带上——丁晓兵想把炸伤的右胳膊再缝上去。

整整在山里跑了近4个小时,一看到迎面跑来的接应人员,丁晓兵一头栽倒在地上!受重伤后又扛着重物拼命奔跑,小伙子身上的血几乎流光。鲜血洒在绿色山林中,绵延了一条3公里多的血路!

呼吸没有,脉搏没有,血压没有,心跳没有……心脏起搏器无效,强心针无效!因为没有血压,丁晓兵全身的血管都瘪了,连血液都无法输进去。

担架停在了小溪边,有人开始为“烈士”丁晓兵换衣服、用清水擦拭他脸上化装的绿色油彩……

战友们把着担架,疯了似的,不许将“牺牲”的丁晓兵抬到烈士陵园:“他没有死,刚才还和我们一起跑回来……”

天不绝英雄!擦拭脸颊的棉花擦到了丁晓兵的鼻孔下,棉花丝被吹动了!

野战医疗队的一位老医生切开了丁晓兵小腿上的静脉,强行压进去2600毫升血浆。

两天三夜后,丁晓兵睁开眼睛,看到了医院的白色天花板。然后,他发现了自己右大臂上包着一大团还在渗血的纱布……

“我的手呢?”

“你们把我的手弄到哪儿去了?”

“带我去找我的手!!!”

大夫护士站在他的床边,望着那张年轻英俊的面孔垂泪。

右肘关节被炸碎了,根本无法再接上去,只好从右大臂端清创缝合。医生们怎么忍心说出口呢?一个大男孩,为国立了大功的功臣,要终生面对没有右臂的生活!

按照人们本能的判断,这个年轻人的军旅生涯要结束了——一个失去右臂的人无法打枪;甚至于,无法完成一个军人每日必做的动作:连右手敬礼都无法完成!

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质奖章,整100枚,是那一年为嘉奖边疆儿女的突出贡献而设立的。受奖名单已经确定,颁奖仪式即将举行。为褒奖丁晓兵的壮烈表现,上级为他颁发了第101枚金质奖章,这是为断臂的壮士特意增设的一枚奖章!

一战成名,丁晓兵成为全国知名的独臂英雄。
第2个回答  2007-09-09
你一定在写国防征文吧!我有一篇,理论比较多,事迹实在找不到.

国防在我心中
在我的心中,国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防事业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引以为高尚的事业,而从事国防事业的人是世界上最高尚与伟大的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在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社会也变得更加文明。国家、种族的界限日益缩小,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素质也越来越高,和平与发展成了当今社会的主题。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国防只有在战争年代才值得重视,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显得多余了。
可是,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无论多强大的经济也会化为乌有。众所周知,落后便要挨打。当今霸权主义,强权横行。由于一次海湾战争,原本风光富裕的伊拉克也算一个经济强国,但现在却只能任人宰割,前几年的阿富汗和南斯拉夫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吗?假如他们拥有自己强大的国防后盾,还会任人宰割吗?假如美国等国家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他们能够肆意的挑起战火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美好愿望和宏伟蓝图,可是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威胁到全世界的和平。人民军队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没有他们,就不会有和平稳定的发展局面,就不能与霸权主义斗争到底;没有他们,人民的生命财产就无法保障。
曾几何时,过去旧社会的中国任人欺凌,祖辈被人欺悔。当我想到这些时,我的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愤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不可一日无防”,屈辱的历史让我们永世难忘。有人说:“抵御外敌,捍卫疆土的英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万里长城!”而我却要说:“我们拥有比万里长城更坚固无比的东西,那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坚定信念!”我们的信念就是国家安定,团结!这个信念是坚不可摧的,是任凭什么现代武器都不能攻破的!如今,我作为一名学生,有这样一个梦;长大后穿着绿色的军装,站立在祖国的边防,做一名捍卫疆土的士兵。或者梦不一定能实现,但我那热爱祖国国土的心是真诚、火热的。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十年以后,我们都将走上建设祖国、保护祖国的岗位,肩负起建设和保卫祖国的重任。小学时期,是一个人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为了使我们能热爱国防事业,自觉为国防事业献身,现在就必须打好热爱国防、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就必须接受国防教育,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我们要在学好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各种技能,为将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去宣传国防知识,激励人们去为祖国争取更大的成就。在社会中谱写人生壮丽的篇章,绘制人生的宏伟蓝图,实现自己人生伟大的理想!让我们继承无数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脚踏坚定的步伐,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把中国建设成文明主义现代化的军事强国,让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在世界的东方。
国防,你是我们中国人骄傲的资本,你是我们中国人美好未来的保证。国防,你永远在我心中!
第3个回答  2007-08-22
【姚步霄和姚江泠兄弟】1937年秋,共产党员姚步霄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浚县新镇淇门,开展抗日游击工作,组建了延浚汲淇4县抗日游击大队,开辟延浚汲淇4县抗日根据地。姚步霄的兄长姚江泠身为国民党的将军,曾率部参加过广西会战、湘西会战,会战共歼灭日军2万多人,威震敌胆。解放战争中,姚江泠将军率军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被刻在了同一块石碑的两面。

【许家朋】志愿军23军67师200团9连战士,1953年7月6日晚,在朝鲜涟川西北石岘洞反击战中,部队向主峰进攻受敌火力所阻,许家朋两腿重伤,仍坚持爬到地堡前,在炸药包受潮爆破未果的情况下,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以壮烈牺牲保证了部队全歼守敌。志愿军领导机关追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英雄奖章。

【张学栋】解放军第28军82师244团2连2排5班长。1953年7月17日在反击福建省东山岛国民党军战斗中,2排向东山岛东北角柯塘山214高地冲击两次受挫,全排只有9人能战斗,全被压制在一块大石头后,不能动弹。这时,张学栋挺身而出,用机枪边扫边冲,胸部和腿部受重伤,仍顽强冲到地堡前。子弹打光了,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以生命换来胜利。53年8月25日,华东军区追认张学栋为“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张学栋班”

【张映鑫】解放军某部9连2班长。62年10月20日,在边境自卫反击战攻克沙则战斗中,他率领2班炸毁2个地堡。正当准备冲向第三个地堡时,第二个地堡火力点复活了。全排战士陷入两地堡前后夹攻的困境,张映鑫将最后一个手榴弹投入地堡,却又要被敌人反投出来,在这紧急关头,他一跃扑向枪眼,双腿堵住射孔。手榴弹炸毁了地堡,张映鑫因伤过重而牺牲。战后,国防部追授其“战斗英雄”称号。

【王庆平】他是上海警备区司令部通信站副教导员,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军官,在2005年2月28日的手榴弹训练中,为掩护战友,不幸光荣牺牲,牺牲时年仅35岁。

【李晓红】她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中,她连续奋战6天,不幸被感染。4月16日凌晨,终因抢救无效,以身殉职,年仅29岁。 【姚步霄和姚江泠兄弟】1937年秋,共产党员姚步霄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浚县新镇淇门,开展抗日游击工作,组建了延浚汲淇4县抗日游击大队,开辟延浚汲淇4县抗日根据地。姚步霄的兄长姚江泠身为国民党的将军,曾率部参加过广西会战、湘西会战,会战共歼灭日军2万多人,威震敌胆。解放战争中,姚江泠将军率军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被刻在了同一块石碑的两面。

【许家朋】志愿军23军67师200团9连战士,1953年7月6日晚,在朝鲜涟川西北石岘洞反击战中,部队向主峰进攻受敌火力所阻,许家朋两腿重伤,仍坚持爬到地堡前,在炸药包受潮爆破未果的情况下,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以壮烈牺牲保证了部队全歼守敌。志愿军领导机关追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英雄奖章。

【张学栋】解放军第28军82师244团2连2排5班长。1953年7月17日在反击福建省东山岛国民党军战斗中,2排向东山岛东北角柯塘山214高地冲击两次受挫,全排只有9人能战斗,全被压制在一块大石头后,不能动弹。这时,张学栋挺身而出,用机枪边扫边冲,胸部和腿部受重伤,仍顽强冲到地堡前。子弹打光了,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以生命换来胜利。53年8月25日,华东军区追认张学栋为“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张学栋班”

【张映鑫】解放军某部9连2班长。62年10月20日,在边境自卫反击战攻克沙则战斗中,他率领2班炸毁2个地堡。正当准备冲向第三个地堡时,第二个地堡火力点复活了。全排战士陷入两地堡前后夹攻的困境,张映鑫将最后一个手榴弹投入地堡,却又要被敌人反投出来,在这紧急关头,他一跃扑向枪眼,双腿堵住射孔。手榴弹炸毁了地堡,张映鑫因伤过重而牺牲。战后,国防部追授其“战斗英雄”称号。

【王庆平】他是上海警备区司令部通信站副教导员,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军官,在2005年2月28日的手榴弹训练中,为掩护战友,不幸光荣牺牲,牺牲时年仅35岁。

【李晓红】她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中,她连续奋战6天,不幸被感染。4月16日凌晨,终因抢救无效,以身殉职,年仅29岁。杨根思(1922--1950)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在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地。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弹药用尽。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

黄继光(1930年--1952年)原名黄继广,四川中江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代理班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上甘岭战役。由于多次出色完成任务,他两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并荣立三等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597.9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被敌机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危急中,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爆破任务。他勇敢地冲向敌地堡,用手雷炸毁敌几个火力点后,敌一残存的火力点还在顽抗,部队前进依然困难。此时,黄继光身上已经7处负伤,手雷也已全部用光。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他忍住巨痛英勇地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敌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壮烈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全歼美7师5个连,夺回阵地。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年团中央授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为缅怀英雄,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其家乡中江县兴发乡也改名为继光乡。立特等功,获特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许家朋(1931-1953)安徽省绩溪县人,1951年5月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0团第9连战士。 1953年7月6日夜,在反击石砚洞北山战斗中,他所在的突击排突入敌阵地后,为敌暗堡猛烈的机枪火力所阻,爆破手爆破未成,英勇牺牲。许家朋从牺牲的爆破手身边拿起炸药包向敌暗堡扑去,在距敌10余米处两腿负伤,就夹着炸药包爬行。在逼近敌暗堡后,发现炸药包受潮失效,他猛然挺立起来,扑向敌碉堡机枪眼,双手紧抱敌机枪脚,胸膛紧抵枪口,整个上身都钻进了枪眼,阻止了敌人机枪发射,保证了攻击部队迅速攻占主峰,全歼守故100余人。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张桃芳--我志愿军英雄狙击手
22岁的年轻战士,志愿军214团8连狙击手张桃芳,就是他在金化郡上甘岭狙击战中,用442发子弹,歼敌214名,创造了朝鲜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 张桃芳可以说是一个神话人物,是一个天才,他在中国狙击历史上的地位是无法超越的。 1954年,24军选拔战斗英雄支援空军飞行员队伍建设,经过体检,214团仅张桃芳一人合格,进入徐州第5航空预备学校和济南空军第5航校1团学习。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空军高密第1训练基地担任歼击机飞行员,飞行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歼击机,但在随后换装新式歼击机后,身体不适应高空缺氧,由空军司令刘亚楼亲自批示,转到防空兵,任防空兵某部营长,后来历任坊基地警卫连副指导员、上海空军政治学校学员、山东潍县基地警卫连指导员、济空地空导弹第九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地空导弹九团副团长等职务。 1985年6月,张桃芳退职休养。
第4个回答  2007-08-21
那里的国防军啊..中国的是解放军.不是国防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