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和法律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区别:

1、制定主体不同:法律是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起草并由国家主席签发主席令后颁布实行。制度是适用内部管理。

2、概念不同:制度最一般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标的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3、效力和影响力不同。法律的效力和影响力远远大于制度 。

4、使用范围不同。法律一般在全国通用,而制度只在某一单位或区域适用。

4、违反后承担的责任后果不同。违法法律须承担相应的刑事、民事或者行政等法律责任,违反制度只须承担单位内部管理责任。

法律:

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统称,分别规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可进行的事务和不可进行的事务。

制度:

或称为建制,是社会科学里面的概念。用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建制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及经济学的范畴之中。

扩展资料:

制度:

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建构的存在物。建制的存在,都会带有价值判断在里面,从而规范、影响建制内人们的行为。例如把选举制度看成是建制的话,不同地方的选举制度,规则都有不同,制度主义者便会解释这是不同社会对选举价值观理解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倘若一个社会认为应该表达多元声音,重于执政效率等其他价值观的话,那么选举制度便会倾向设定于有利表达多元声音(例如:代表制),多个党派都能借助此制度得到相应民意支持而被选出。

制度的概念有一个盲点,就是难以解释制度改变的原因。多年来不同学者均尝试加以解释,如社会上规范性价值观的改变、人们的行为互动、历史的因素会导致制度得到改革,可是始终难以充分解释政治现象。

制度是以执行力为保障的。“制度”之所以可以对个人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是以有效的执行力为前提的,即有强制力保证其执行和实施,否则制度的约束力将无从实现,对人们的行为也将起不到任何的规范作用。

法律: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

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

法律首先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法律同时还具有概括性,它是人们从大量实际、具体的行为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复适用多次的。

法律还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为标准是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公民一概适用的,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触犯法律,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对其教育,改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1、法律是按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通过的制度;
2、制度按照程序制定、修改、通过就变成了法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7-31
从适用范围上讲,制度一般运用在组织的管理,法律是国家管理的规范,法律调整范围要大于制度;
法律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公民、法人必须遵照执行,具有强制性,而制度一般没有强制性要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2-05
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突然去世了。这个国家依然能够运转下去。这就是制度的作用。
在封建社会中更为明显,封建社会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一个好的皇帝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有的时候存在一个白痴的皇帝,这个国家也能正常运转,这就是制度的作用。制度,它是一套体系。
法律,它是某一制度体系框架内的具体规范。最高统治者的位置不能老没有人坐啊!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主”怎么产生下一个统治者。法律做了如下规定:..........。这就法律的作用。
第4个回答  2012-02-05
制订机关不同;
适用范围不同;
执行机关不同;
效力不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