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与制度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起草并由国家主席签发主席令后颁布实行
法规是由国务院依照有关程序制定发布的各类法规的总称
制度是适用内部管理
他们的效力范围不一样,
大致来说是法律的效力>法规的效力>制度的效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6
法律所指的是一个国家用来规范国家各方管理的一个政策。制度是指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的各种制度。按规定,从地位上说法律高于制度,但由于具体操作时,制度优于法律,制度是在法律法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执行起来优于法律法规,所以往往制度要高于法律法规。所以在我国往往强调的不是法律而是法制,即法律和制度的有机结合。
第2个回答  2013-04-26
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其实,“制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
可见,制度与法律法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第3个回答  2013-04-26
制定机构不一样,法律效力层次不一样。

第一层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第二层次: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
第三层次:规章,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层次为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地方法规,包括一般性地方法规和自治地方法规,特别行政区地方法规。

第五层次 :制度,主要是企事业单位等制定的适合自身管理需要的规定,效力最低。
第4个回答  2013-04-26
法律是强制性的、广泛性,制度就少一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