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的常用材料及其力学性能中的硬度范围与强度值有什么关系?而与金属材料硬度与强度的对照表为什么不同?

请教各位高手专家,先向各位致敬!
比如说轴的材料45钢查表硬度为217~255HB抗拉强度为650MPa,而钢铁硬度与强度换算表中是216HB对应753MPa,为什么?感谢您的赐教

常用材料有碳素钢、合金钢、球墨铸铁等;硬度范围和强度的关系可以查表,基本上硬度越高,强度越高,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换算方法;不同的原因跟轴的热处理等有关系。追问

比如说轴的材料45钢查表硬度为217~255HB抗拉强度为650MPa,而钢铁硬度与强度换算表中是216HB对应753MPa,为什么?感谢您的赐教!

追答

钢铁硬度与强度换算是近似强度值,不分钢种,用于换算精度要求不高时。
45钢调质处理后是硬度为217~255HB抗拉强度为650MPa,调质处理使钢的性能发生变化,并且表上的抗拉强度上边有标注是不小于650MPa,可能是出于设计的安全性考虑把强度适当取小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13
摘要:近年,笔者工作的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机制砂混凝土在交通基础建设中大规模使用,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中用的C50、C55和C60机制砂混凝土的大规模应用在桥梁关键部位,如何确保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符合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是当前形式的要求,是一个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C50;机制砂高强混凝土;施工要点
  本文根据水盘高速公路建设的现场特点,结合贵州六盘水地区实际地形以及镇胜高速公路中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的施工经验,对水盘高速施工中高速公路机制砂高强混凝土(C50、C55和C60)施工进行探讨。
  相关术语:
  机制砂(manufacturedsand):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类径小于4.75mm的岩石(不包括软质岩和风化岩)颗粒。
  机制砂高强混凝土(manufacturedsandhighstrengthconcrete):用水泥、机制砂、碎石、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水等配制而成的强度等级大于C50(含C50)的混凝土。
  1、拌合物的拌制
  1.1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的拌制不得使用自落式搅拌机,宜采用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可控制在60~90s,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和塑性混凝土可取上限范围。
  1.2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应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计量,计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等)±1%;化学外加剂(高效减水剂或其他化学添加剂)±1%;粗、细骨料±2%;拌和用水±1%。
  1.3搅拌混凝土前,应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况下,每工作班抽测2次含水量,两天应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宜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雨棚,避免雨水导致骨料堆内外含水差异过大。
  1.4化学外加剂可采用粉剂和液体外加剂,当采用液体外加剂时,应从混凝土用水量中扣除溶液中的水量;当采用粉剂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延长时间不宜少于30s。
  1.5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可增加水泥和砂子用量10%,并保持水灰比不变,以便搅拌机挂浆。
  1.6冬季施工时,应保证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不低于5℃.炎热夏季施工时,可采取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或在晚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高于30℃。
  2、拌和物的运输
  2.1为了确保浇筑工作连续进行,应选用运输能力与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能力相匹配的运输设备运送混凝土。不得采用机动翻斗车、手推车等工具长距离运送混凝土。
  2.2应保持运输道路平坦畅通,并加强调度,减少运输时间。混凝土出机至浇筑入模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宜大于75min。
  2.3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冬季)。
  2.4如采用搅拌罐车运输混凝土,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搅拌罐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卸出。如混凝土拌合物因稠度原因出罐困难,可适当加入减水剂(应对加减水剂的情况做好记录),并使搅拌罐高速旋转90s后,将混凝土拌和物卸出。
  2.5在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和浇注过程中,严禁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3、浇筑
  3.1浇筑混凝土前,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等情况事先设计浇筑方案,包括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等。
  3.2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3.3混凝土浇注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的一次浇筑厚度不宜大于300mm.上下层同一位置浇注的间隔时间不宜超过120min,不得出现冷缝和随意留置施工缝。在炎热气候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保证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不超过30℃。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可采用仓面喷雾的方式进行降温,并宜安排在傍晚和夜间浇筑混凝土.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挡风等措施,并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构件。
  3.4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采取必要的控温措施,保证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度不应大于70℃,在入模温度基础上,最大绝热温升不宜大于45℃;中心温度与表层温度的最大温差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层温度与周边气温的最大温差不应大于20℃。
  3.5新浇筑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浇筑时温差不得大于15℃,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应一次浇筑成型,每片梁的浇筑时间不宜超过6h,最长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振捣
  4.1振捣时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件.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用的振捣器振捣混凝土.
  4.2应按事先规定的工艺路线和方式将入模的混凝土振捣密实,每点的振捣时间不宜超过30s,以表面呈平坦泛浆为准。机制砂混凝土比河砂混凝土易于流化离析,尤要避免过振。
  4.3预应力混凝土梁宜采用附壁式振捣器并辅以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混凝土。
  5、养护
  5.1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损失,暴露面混凝土初凝前,应掀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
  5.2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可采取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养护。
  5.3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洒水或覆盖充水保湿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当温度为负温时,应采取适当的防冻措施。
  5.4混凝土养护期间,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做详细记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