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指数函数的底数大于0?

如题所述

当a=1时,y值永远都等于1,研究这样的固定不变量没有价值,因此规定底数不为1。

如果a<0,那么当x是奇数时,y为负数;当x是偶数时,y为正数;当x=1/2时,这个式子本身就没有意义。

综上,为了方便研究,只能强行规定对数的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

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ˣ(a为常数且以a>0,a≠1)(x∈R),要想使得x能够取整个实数集合为定义域,则只有使得a>0且a≠1。

扩展资料

指数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函数。应用到值e上的这个函数写为exp(x)。还可以等价的写为eˣ,这里的e是数学常数,就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近似等于2.718281828,还称为欧拉数。

最简单的说,指数函数按恒定速率翻倍,例如细菌培养时细菌总数(近似的)每三个小时翻倍,和汽车的价值每年减少10%都可以被表示为一个指数。

特别是复利,事实上就是它导致了雅各布·伯努利在1683年介入了现在叫做e的数。后来约翰·伯努利在1697年研究了指数函数的微积分。

在雅各布·伯努利之前,约翰·纳皮尔在1614年以及Jost Bürgi在6年后,分别发表了独立编制的对数表,当时通过对接近1的底数的大量乘幂运算,来找到指定范围和精度的对数和所对应的真数,当时还没出现有理数幂的概念,直到1742年William Jones才发表了现在的幂指数概念。

约翰·纳皮尔用了20年时间进行相当于数百万次乘法的计算,Henry Briggs建议纳皮尔改用10为底数未果,他用自己的方法于1624年部分完成了常用对数表的编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指数函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