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和物质的区别是什么

物体和物质的区别

区别如下:

1.物体指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很容易感受得到的很具体的东西东西,比如木块,空气和水也是实在的东西,但他们没有实在的形状,所以不叫物体。

2.物质是客观的实在,不受人的意志的影响,比如水,空气,磁场,电场等,木块不叫物质,因为太具体,但木块的组成成分叫物质,一台机器不叫物质,造机器用的铁叫物质。

3.物质和物体分别是化学和物理的研究对象。对于初学者区分这两个概念只需要知道一些例子就可以了。对于学过高中物理、化学的,那根本就没有必要进行区分了。

4.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物体是一个实物概念,包括汽车、桌子、树等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5.物质则是一个宏观概念,比如铁块是物体,而铁就是物质。在化学中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铁是单质,三氧化二铁就是化合物,而铁锈就是混合物。

扩展资料

物质为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例如空气和水,食物和棉布,煤炭和石油,钢铁和铜、铝,以及人工合成的各种纤维、塑料等等,都是物质。世界上,我们周围所有的客观存在都是物质。

人体本身也是物质。除这些实物之外,光、电磁场等也是物质,它们是以场的形式出现的物质。物质的种类形态万千,物质的性质多种多样。气体状态的物质,液体状态的物质或固体状态的物质。

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与合金;无机物和有机物;天然存在的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物质;无生命的物质与生命物质以及实体物质和场物质等等。物质的种类虽多,但它们有其特性,那就是客观存在,并能够被观测,以及都具有质量和能量。

物质种类

常见的物质存在状态有六种: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固态、中子态。不过实验技术的进步产生了许多新的物质状态,像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及费米子凝聚态。对于基本粒子的研究也产生了新的物质状态,像是夸克-胶子浆。在自然科学的历史中,许多人都在研究物质的确切性质,物质是由许多离散组件组合而成的概念,即所谓的“物质粒子论”,最早是由希腊哲学家留基伯(~490 BC)及德谟克利特(~470–380 BC)提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物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6

区别:

物体指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很容易感受得到的很具体的东西东西,比如木块,空气和水也是实在的东西,但他们没有实在的形状,所以不叫物体,物质是客观的实在,不受人的意志的影响,比如水,空气,磁场,电场等,木块不叫物质,因为太具体,但木块的组成成分叫物质,一台机器不叫物质,造机器用的铁叫物质。

扩展资料:

物体,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切有形体的物质,一般分有气态、液态和固态。

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都称为物体。通过人类感觉器官可感觉到它存在的客观现实。

占有一定的空间,由物质构成的东西。

物体是具有宏观形状、宏观体积或宏观质量的物质。尺寸大于10-10米的物质即可称为物体。(质点有宏观质量,所以也是物体)。

物质为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例如空气和水,食物和棉布,煤炭和石油,钢铁和铜、铝,以及人工合成的各种纤维、塑料等等,都是物质。世界上,我们周围所有的客观存在都是物质。人体本身也是物质。除这些实物之外,光、电磁场等也是物质,它们是以场的形式出现的物质。

物质的种类形态万千,物质的性质多种多样。气体状态的物质,液体状态的物质或固体状态的物质;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与合金;无机物和有机物;天然存在的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物质;无生命的物质与生命物质以及实体物质和场物质等等。物质的种类虽多,但它们有其特性,那就是客观存在,并能够被观测,以及都具有质量和能量。

常见的物质存在状态有六种: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固态、中子态。不过实验技术的进步产生了许多新的物质状态,像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及费米子凝聚态。对于基本粒子的研究也产生了新的物质状态,像是夸克-胶子浆。

物质与物件的区别

就内涵方面而言,物质是永不均匀满布于时、空中的填充内容,其唯一属性是质量。就外延方面而言,物质指所有的物件,包括“精神物件”与“现实物件”。“宇宙”三要素为时间、空间、质量。其中质量与空间是物件的基本属性,而质量与空间及时间都是事件的基本属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物体 百度百科-物质

第2个回答  2017-09-04
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物体是一个实物概念,包括汽车、桌子、树等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物质则是一个宏观概念,比如铁块是物体,而铁就是物质.在化学中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铁是单质,三氧化二铁就是化合物,而铁锈就是混合物.
在化学以外,物质还可以包括场,如电磁场.
物质分为宏观物质和微观物质.
宏观、微观的分界尺寸是10的-10方米.尺寸大于10的-10方米的称为宏观,尺寸等于小于10的-10方米的称为微观.
物体是具有宏观形状、宏观体积的物质.
简言之,宏观物质称为物体.
物体也是物质.
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基本粒子,是物质,但不是物体,因为它们的尺寸都不大于10的-10方米,没有宏观形状和宏观体积,不符合物体的定义.
一段木头、一块煤、一滴水,是物体(当然也是物质),因为它们都有宏观形状和宏观体积,符合物体的定义.
但是,组成水、煤、木头的分子,就只能称为物质,不能称为物体,因为它们没有宏观形状和宏观体积,不符合物体的定义.
声音、热量、电流、电磁场,只能称为物质,不能称为物体,因为它们没有宏观形状和宏观体积,不符合物体的定义.
光,通常称为物质,但是,火焰、光柱,称为物体.
物理学中的[质点],虽然没有宏观形状和宏观体积,但有宏观质量,故[质点运动==[物体运动].
总之,
力学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相对位置的变化),电学、热学、光学,研究微观物质运动的宏观表现.
化学研究微观物质(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运动的微观表现(和宏观表现)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物体指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很容易感受得到的很具体的东西东西,比如木块,空气和水也是实在的东西,但他们没有实在的形状,所以不叫物体,物质是客观的实在,不受人的意志的影响,比如水,空气,磁场,电场等,木块不叫物质,因为太具体,但木块的组成成分叫物质,一台机器不叫物质,造机器用的铁叫物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9-05
物质和物体分别是化学和物理的研究对象。对于初学者区分这两个概念只需要知道一些例子就可以了。对于学过高中物理、化学的,那根本就没有必要进行区分了。

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物体是一个实物概念,包括汽车、桌子、树等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物质则是一个宏观概念,比如铁块是物体,而铁就是物质。在化学中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铁是单质,三氧化二铁就是化合物,而铁锈就是混合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