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没有牙膏也没有洗发露,他们是怎么刷牙洗头的?

如题所述

古人刷牙洗头在墩煌时期只是简单清水洗头,以及用手指当牙刷使用,这是在辽墓中考古发现的最早“牙刷”以及一些洗漱相关文化历史,特别是墩煌的壁画中更是表明当时的一些简单洗漱就是清水以及手指,当然,这只是追溯至早期的模样。

古时刷牙之物-杨枝及其枝

《礼记·内则》曾言:“鸡初鸣,咸盥洗。”意为古人与当今无异,早早开启了护齿与健美之路。

早在三国两晋之期,古人已经在有“漱齿”一物,只是当时之物只局限于剔出牙齿许些污垢,并非完整,名唤剔牙签,类似于当今的牙签。

后隋唐之期时,揩齿才日益渐行,当时刷牙分为三种,一种为常见的盐水漱口或者温水、茶水清理;第二种为手指揩齿,这种手指蘸盐或者其它之物刷牙虽说不雅,但实际效果甚好;第三种为杨柳枝揩齿,取杨枝一截呈密齿状均衡刷去齿内污垢。

《处台秘要》曾记载:“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

两宋这个阶段时《太平圣惠方》更是对新式揩齿做出了早晚行之记录,据悉,当中还记载了药膏齿法之柳枝、槐枝、桑枝、等一系列刷牙之物,这也为后续牙刷、及牙膏药物的呈现建立了雏形。

南宋之时虽说已经开始在民间批量生产古时牙刷,但由于价格并不适用于百姓,最终的漱口之物还是就地取材,以枝之类用之甚广。

古代洗头之物-皂角

古时人们洗头早期只是清水及温水,后续发现食用大米的淘米水可洗涤污垢,才知此方效果更佳,只是古代本就粮食匮乏,淘米水用之洗头并不实用,当时的淘米水还称“潘”。

《礼记·玉藻》曾记载:“日五盥,沐稷而靧粱。”,文中的稷指粮食小米,意思是指当时用淘米水洗涤。

古代穷人可以说洗干净头也是一件难事,苦于无实质好用去污之物,而在唐代之期才方有借鉴之物,据唐代《酉阳杂记》相关记载:“鬼皂荚可用于沐之长发,叶能去衣垢。”但这之物寻常人也难追寻。

但也因这类之物的实录《唐本草》里又发现了猪牙皂角其实比鬼皂荚更好,从而让皂这一字在历史留名,为后来的肥皂名称起到了盖棺定论。

古时穷人百姓洗头皆是用于皂角,而达官贵人洗头对于穷人就要好很多了,在南宋之期至明清时,这些达官贵人均使用的是“猪胰”,何为猪胰,乃猪内物,称猪胰子,它的作用记载于《本草纲目》。

据悉,猪胰的作用不止于洗头甚好,古时的贵人还用猪胰护肤,《同寿录》记载,滋润手面只需杏仁、花粉各一钱、猪胰子一个,红枣两枚,用上等酒浸之,早晚用于手面可让皮肤光润。

而且,不光这些重要,猪胰子还可入药,例如肺胀喘急、诸如糖尿病之类,入药之时且味甘,性平,乃归经有奇效-《食医心镜》。

当然,这猪胰皂并非百姓普用良物,在南宋后发于这物使用之人均非权即贵。

以上这些之物均在三国至清朝这个阶段古人用之最甚广,直至近代才被新“洗发露、牙刷”代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