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一诗中诗人陆游临终前悲伤的是什么强烈盼望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示儿》一诗中,诗人陆游临终前悲伤的是“不见九州同”,强烈盼望的是“王师北定中原”。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九州不同”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北定中原”的坚定信念。

诗的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3
《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诗中作者感到悲伤的事情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强烈盼望的是收复中原。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的绝笔。

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作品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平定。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折叠白话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第2个回答  2020-10-23
示儿一诗中诗人陆游临终前悲伤的是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他强烈盼望大宋军队能够收复中原失地。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的思想感情。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23
诗人陆游是多么希望收复中原,振兴祖国。写出千古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4个回答  2020-11-05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整句写。如果只要写一句,,但悲不见九州同,就行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