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一学困生的数学成绩

如题所述

一、下面针对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分析如下:
1、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并且是一环扣一环的,因此有的同学偶尔有一次考试没考好,或者某一节课听不太懂,或者某一章节比较难,就会觉得数学不好学,再加上父母和老师没有及时引导好,慢慢地就会对学数学丧失兴趣,导致在小学的基础不好。
4、每个人的智力实际上相差不大,只有对掌握数学知识的快慢的区别,有的同学反应快,学得也快,有的同学反应慢,所以学得也慢,因此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但这些同学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不够勤奋,没有用时间去弥补自己的不足。
1、要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应认识到学好数学终生受益,如果只是运用数学算数,有小学水平的数学就足够了,这也是很肤浅的认识和体会。应该要把数学提到很高的位置,要有一种使命感,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在很多领域都有运用,数学又是一门科学性、严密性、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严密性和抽象性是差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就是这几点让我们忘不了数学这门学科,曾经有机关单位的负责人说手下人写的文章缺乏逻辑性,只有自己重写。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实际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利用照镜子让学习认识轴对称的特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得到三视图的深刻定义;用掷骰子让学生了解概率大小;玩多米诺骨牌了解数学归纳法精髓;只有学好数学,才能从事高科技的工作,这样就可以较好的吸引差生的注意力,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对称美,奇异美、和谐美等。
2、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如果只是为了初中或高中毕业,拿到初中、高中毕业证(严格来说毕业证也不是很好拿的),要学好数学那更是天方夜潭。也就是说学生要有主观愿望学好数学,不要说是老师和父母逼自己学(也有很多明星、成功人士都是被自己父母逼出来,毕竟自己年轻,很多事情不懂),这样的话才可能有学好数学,即使基础差一点也不要紧,就怕你不愿吃苦,不愿意去学。
3、要正确认识到初中的基础对以后学习的影响。回顾中学整个数学教材体系,在小学主要是锻炼我们的运算能力,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到了初中,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但内容、难度肯定加大了很多,同样是加减乘除运算,但把它上升到了字母的运算,就显得更抽象了,还有平面几何的学习,这些知识学好了将对学好高中的数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说很多学生已上初中,经常有老师们提到我们的学生学习态度差,不想学,甚至厌学,上课不做任何笔记。态度十分差的人应该说很少,但真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学不多,我们发现初一的学生大多数人不会学习,发下来的资料一片空白,基本上没有笔记,在上课时只带两只耳朵来听,根本上不会动笔,只有不断地提醒才会去做。所以说在平时严格落实学习常规,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
5、让学生尝到甜头。考试时不要出难度过大的题目,还有练习也不能布置太难的给学生做,适当布置弹性作业,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平时上课要慢进度,缓坡度,低起点,面向大部分学生。
6、平时多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差生大多情感丰富、自尊心特强,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少了关爱,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有成绩哪怕一点进步都应该及时肯定,帮助分析差生学习的障碍,亲其师,信其道。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能对学生面批又更好,这样的话他的印象就更深,也能体会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关爱,差生本身很少得到老师们的关心.反过来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科目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通过对学生不断的促进,学生也能在成绩上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越学越有味道,直至爱上数学。对差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上课迟到或逃学,上课思想不集中,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差生的上课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要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学习也是一样的,差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