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韩两国的文字有时要写成中文呢?

例如在该姓名是也要写成中文
一人玩天下,我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还要这么做呢?如果这样做是必要的,那他们为什么要发明自己的语言?真是搞不懂

日本和韩国都借鉴了中文。
小日本是把中国字拆了,怎么方便怎么用。
当然,他们也拆英文,弄得只有他们看得懂。

至于,韩国么,他们以前没有文字的。
因为长期是中国的属国,他们的书面文字就用中文,繁体的那种啦。
到后来,他们的世宗大王发明了韩国语。
韩国语只能是读的,不像中文可以顾名思义,而且这些字母有限,词汇量匮乏。很多人的名字用韩国语看就重复了,但是看中文就有区别,他们一般登记的时候都是写一遍韩文加一遍中文的,打个比方,我的名字叫金三顺里面,你注意看的话,可以看见她在填改名登记的时候,写完了kim san sung之后,还有‘金三珣’。还有,神话成员M,lee minwoo(李玟雨),没有汉字,韩国人就别活了!

现在的韩国语,有70%是汉化词(比如感谢,kang sa ha mi da),百分之二十几是他们的固有词(比如感谢,kong ma si mi da,这就是区别了。还有后来的英文进入韩国,很多新兴的词汇比如咖啡,他们叫ko pi,韩式的英文读法,也是韩国人懂,英国人不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10
1.汉字对日本文字的影响

日本民族虽有着古老的文化,但其本族文字的创制则相当晚。长期以来,其人民是以汉字作为自己传播思想、表达情感的载体,称汉字为“真名”。五世纪初,日本出现被称为“假名”的借用汉字的标音文字。八世纪时,以汉字标记日本语音的用法已较固定,其标志是《万叶集》的编定,故称“万叶假名”。是为纯粹日语标音文字的基础。

日本文字的最终创制是由吉备真备和弘法大师(空海)来完成的。他们俩人均曾长期留居中国唐朝,对汉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据标音汉字楷体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后者采用汉字革体创造日文“平假名”。尽管自十世纪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汉字的使用却并未因此而废止。时至今天,已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个简体汉字。

2.汉字对朝鲜文字的影响

朝鲜文字称谚文。它的创制和应用是古代朝鲜文化的一项重要成就。实际上,中古时期的朝鲜亦如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汉字。新罗统一后稍有改观,时人薛聪曾创造“吏读”,即用汉字表示朝鲜语的助词和助动词,辅助阅读汉文书籍。终因言文各异,无法普及。

李朝初期,世宗在宫中设谚文局,令郑麟趾、成三问等人制定谚文。他们依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11个母音字母和17个子音字母,并于公元1443年“训民正音”,公布使用。朝鲜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字。

3.汉字对越南文字的影响

十世纪以前的越南曾是中国的郡县。秦、汉、隋、唐莫不在此设官统辖,故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较深。越南独立后,无论是上层人士的交往,还是学校教育以及文学作品的创作,均以汉字为工具。直至十三世纪,越南才有本国文字——字喃。字喃是以汉字为基础,用形声、假借、会意等方法创制的表达越南语音的新字。十五世纪时,字喃通行全国,完全取代了汉字。

转自:汉字的演变及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作者:徐汉平)

参考资料:汉字的演变及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07-07-10
古代的时候,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就是用我们国家的,后来韩国把汉字废止了,完全用他们自己造的文字,就是那些圈圈杠杠的字,但是一些古老的地方,比如寺庙的牌匾上还是以前的汉字
日本也是古代用了我们国家的文字,但后来,他们又在那些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字,叫假名,现在他们的语言是汉字和假名混用的,书写出来是好多假名中间夹杂着汉字,也有一些词汇是只用汉字书写
第3个回答  2007-07-10
给你讲个故事啊.
从前有个人叫武大郎,在唐朝的时候被通缉了.然后就逃到了一个孤岛上,就是现在的日本.但是呢,武大郎是个笨胚,他平时不好好学语文,后来到日本后创建文字的时候,他记得的字就用现在的中文字,不记得呢,就写个部首算了.现在的日本人还把那些部首美其名曰:片假名.
哎~真为他们汗颜的.
其实日本的文字不止有中国的缩影,英语,俄语,法语和德语都有一点的.但日本人实在是笨胚转世,连其他国的文字都被他们给扭曲掉了~~~
悲哀啊~~~
第4个回答  2007-07-10
我回答一下日语吧。日语的字母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片假名是由中文的汉字或者偏旁部首演变而成的。日语中还有汉字,被称为“当用汉字”,当用汉字都有自己的假名读音,和中文的汉字写法有区别。在日本,比较正式的场合、正式的文件、政府机构的条文等,都必须用“当用汉字”来表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