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能抵挡俄军吗,俄军武力解决乌克兰

如题所述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俄军的进展让不少专家预测大跌眼镜。
显然,俄军已经陷入美军最希望看到的拉锯战和持久战。而很多人也自觉不自觉地把这次局部战争和我军解放对岸联系在一起。一旦我军被迫使用武力,我们能从俄乌冲突中汲取什么经验教训?
一、名正言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古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俄乌冲突与俄军两次发动车臣战争不同,俄军当时的平叛行动作为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叶利钦和普京打得很有底气,也通过代价巨大的接力赛,最终让车臣武装的萧墙之乱归于一统。
但是,这一次俄军进军乌克兰,显然不被西方所认可。北约的咄咄逼人,让俄罗斯忍无可忍,终于出刀了。
那么,对比一下5年前的萨德入朝事件,我方做出的反应是什么?
从事后来看,我方的三招反制,堪称高明:
第一招,外交孤立让韩国陷入失道寡助;第二招,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经济反制让乐天退出、韩系车企销售大跌;第三招,卧薪尝胆研制成功雷达反制系统,将萨德的影响消弭于无形。
显然,俄军直接采取武力解决,翻出底牌,没有留下任何退路,这犯了兵家大忌。相反,我军将来一统对岸,完全是自己的家务事,名正言顺,与俄乌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完全不同。
二、情报战一定要深入透彻
俄乌冲突中,俄军的情报工作做得并不出色,为作战带来了隐患。
第一,俄军闪电战和特种部队突袭并不成功,既没有打击乌军指挥中枢,也没有占领基辅机场,更没有完成大纵深穿插;第二,即便在俄军支持率较高的乌东地区,俄军也没有三下五除二解决乌军主力;第三,俄军无人机和远程导弹,由于缺少定位系统,使用较少。
反观乌军一方,却得到了美军和北约的卫星定位的暗中支持。
乌军经常能靠单兵作战的导弹对俄军坦克部队、直升机和战斗机偷袭,远程导弹也不时发起反击。另外,乌军依靠大数据带来的高级将领识别系统,干掉了俄军1名中将、5名少将。
也有消息认为,俄军进展缓慢、高级将领陆续殒命,主要原因是内鬼。
说起内鬼捣乱,就不能不提1996年的危机。新闻联播甚至发出了这样的宣言:百万雄兵过海峡,万里惊涛把路开。
但是关键时刻,有内鬼泄密导致功败垂成,失去了一次绝佳时机。
乌军航空中心被俄军炸毁
三、打客场的困难超乎想象
从本次俄乌冲突的演变过程来看,俄军有些胃口过大。
乌克兰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民族的原因,并不是铁板一块,有几个州(共和国)离心力较大,依次是:乌南地区的克里米亚、乌东地区的顿涅斯克、卢甘斯克,以及乌西南地区的敖德萨等地区。
2014年,俄军如愿拿下克里米亚半岛,这里的塞瓦斯托波尔军港是俄军无论如何不能失去的里海明珠,而引发俄乌冲突的导火索,则是乌东要求公投独立的孙捏死可和卢甘斯克两个州。
但是客场作战,永远不能低估地头蛇的反抗意志。俄军在乌克兰遭遇全民皆兵,我军在金门岛、闪击越南时也曾遇到过。
2004年,刘亚洲《金门战役检讨》风靡一时,总结我军失利非常独到。
金门登陆失利,除我军大意轻敌、渡海工具不足、登陆作战几个团没有协调,敌军既是困兽之斗,也有胡链这样的对手,更主要的是当地民众一副置身事外的看热闹心态,民心还没有思归。
乌军的抵抗超出预料
四、战略和战术缺一不可
客场攻坚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也不应成为打不赢的理由。
俄军主要目的,无非是全面占领乌克兰,造成克里米亚归于俄方得到乌方和国际上的认可,以及乌东两个加盟共和国独立的既成事实。在此基础上,实现乌国不入约和去军事化。
从战略选择上看,俄军有三种选择:一是通过陆地、里海、亚速海全面封锁,军事加经济封锁,见效比较慢;二是从基辅到敖德萨沿第聂伯河将乌军拦腰斩断,对东部全面进攻对西部全面防御;第三种方式,就是对乌东独立意愿最强的两个州,进行重点照顾。
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对乌军全境进攻、立体打击,这也是俄军采取的战法。
从实战效果来看:第一,俄军没有打赢闪电战,反而让坦克部队和空中力量陷入乌军骚然;其次,俄军在精确情报系统和导弹精准打击方面,明显力度不够;第三,进入巷战以后,面对坚固的建筑,乌军和亚速营的拉锯战,俄军的伤亡也是肉眼看得见的。
如果我军强攻对岸,从战略上讲要里应外合,也要有电子信息战的强力干扰,还要有特种部队的空降敌后,当然闪击登陆也是必不可少的,四面楚歌加十面埋伏是必须要有的效果。
五、一旦开火,导弹部队唱主角?
在俄乌冲突中,俄军的表现多少有一些雷声大雨点小。
俄军的航空兵、武装直升机、多用途战斗机多次被乌军并不突出的防空系统和肩扛式单兵导弹击落,而俄军最具科技含量的制导武器少有出场,无人机则鲜有出场。更不可思议的是,俄军王牌战机没有使用制导导弹,而是匪夷所思地悬挂了高阻铁炸弹。
难怪很多专家和外行一致认为,俄军推进缓慢的主因是战斗科技含量太低。
一旦我军武统,美、日必定会蠢蠢欲动,到时候,航母或许不占优势,但万吨大驱有绝对优势,同时导弹无疑将会是战略威慑力量。
六、后勤保障,我军油气是短板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最缺乏的不是大炮,是油桶。
俄军本身不缺少油气资源,但是二战在本土抵抗德军和进入乌克兰境内,是两码事。
俄乌冲突中,俄军主动放弃了很多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一些乌克兰农民甚至用拖拉机拉走坦克。俄军还丢弃了指挥通讯车、大口径自行榴弹炮、自行防空系统,证明在恶劣的道路和即将到来的春天面前,客场作战的俄军后勤保障出了问题。
考虑到我军油气资源并不丰富,一旦作战,油气三大来源至关重要:
第一,马六甲海峡还能不能畅通无阻,邮轮正常贸易?第二,俄罗斯和中亚油气资源能不能一如既往,正常供给?第三,我军几十年结下的巴铁油气管道,会不会是一个惊喜?
在保障我军后勤供应的同时,海军和导弹部队一定要将对岸四周守卫得铁桶一样密不透风,切断敌军所有受援渠道,无论是美军、日军、联军,凡侵犯者格杀勿论,以保证统一大业最终完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