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120个营级战斗群坐镇,为何乌军还能抵抗?

如题所述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3月8日消息,当地时间3月7日,美、法、德、英四国再次就俄乌局势进行了通话,一致认为将继续扩大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就是说,随着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的特殊军事行动不断受阻,时间越往后推移,将会承受来自国际上更多的压力。

更多的压力

联合国方面,3月7日进行的安理会审议乌克兰人道问题对俄罗斯也十分不利,俄方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表示,联合国不应该单纯依靠社交媒体不实信息来评估当前乌俄形势,而俄罗斯方面一直以来愿意确保撤离人员的安全。

的确,相比俄军开始特殊军事行动之初的战报信息满天飞,如今已经很少看到这类信息,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就是俄罗斯所属的社交媒体被西方“禁言”,这样乌俄冲突的信息往乌克兰一边倒的趋势。而说到这个人道主义危机,光是乌克兰纳粹组织亚速营在战场上的行为就罄竹难书。

所以,目前对俄十分不利的因素很多。国际舆论对俄不利,西方国家加大制裁,如今美国又派出两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进入波罗的海,令俄军不得不分心提防。随着乌俄第三轮谈判于7日晚结束,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发出消息称双方没有取得实质性改变局势的结果。

俄军为了这次特殊军事行动顺利进行,将边境坐镇的120个营级战斗群95%的军事力量派往乌境内作战,结果双方僵持到进行三轮谈判都没有实质性结果。让人不得不开始质疑,俄军这些天作战到底对乌克兰造成了多大军事打击。

从目前来看,俄军行动遭遇顽强抵抗,军事推进速度放缓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乌克兰军队并没有溃散,至今还能组织有效防御抵抗也是大家所能看见的。战争进行到现在已有13天,俄军的4个问题被曝光出来,可能这就是俄军如此兴师动众,却依然还暂时不能实现将乌克兰去军事化这一目标的原因吧。

精确打击武器的数量不够

在俄军特殊军事行动开始初期,仅一天就动用160枚精确制导导弹对乌克兰军事目标进行了打击,但是冲突进行到12天后一共才使用了600枚导弹左右。

这种非饱和火力覆盖,很难对乌克兰重要军事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要知道美军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仅对一个军用机场的打击就会发射数十枚导弹,不仅对战机进行精确打击,连跑道和周边军事设施一律进行摧毁,力求让对方再无还击能力。

这样一对比,很显然俄军发力还不够,从侧面反映出的还是由于俄军受经济影响,导致精确制导导弹数量不够,所以只能节约、节约、再节约。

导弹数量不够,即便俄军如今已经掌握了制空权,但是战机折损速度依然令俄军揪心。之前俄军就一天传出8架战机被击落的消息,而最大的原因就是缺乏精确制导弹药,俄飞行员只能驾驶战机低空飞行对地面部队进行火力掩护或执行轰炸任务。但是乌克兰军队已经开始从西方国家那里得到先进防空武器,这对俄军而言威胁巨大,接下来俄军在一些城市攻坚战中还将遇到更大麻烦。

战前军事计划功课不足,盲目自信

其实不仅仅是俄军,就连外界都认为乌俄冲突一旦开始,俄军的钢铁洪流就能闪电般结束战斗。结果目前的情况是,俄军虽然占据了主导,但是想要让乌克兰军队彻底失去抵抗能力似乎还要一段时间。

从俄军丢弃在公路两旁的一些坦克装甲车来看,大致有两个原因造成。首先,俄军对战争的盲目乐观,结果导致后勤跟不上。本以为很快能结束战斗,所以燃料供应不慌不忙,坦克装甲一路推进受阻后,无法及时补充。但时间不等人,于是俄军只能被迫放弃这些重装备轻装前行。

其次,俄军没有预料到乌克兰军队会进行顽强抵抗。在2014年的顿巴斯冲突中,乌克兰军队内部腐朽成风,大批军队集体向俄军投降。但是这一次虽然也有乌克兰士兵放下武器,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乌克兰士兵拿起武器与俄军作战。虽然乌克兰军队避免了俄军锋芒,选择退居城内与俄军打巷战,但是对俄军后勤车队的攻击却是不留余力的。当俄军失去了后勤供应,打起仗来也是瞻前顾后,这也算是俄军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吧。

俄军战场情报收集能力不足,指挥决策失误

乌克兰军队使用C-300防空导弹系统都能对俄军战机进行打击,而这种导弹属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产物,虽然俄军不缺乏先进战机,但是掩盖不了大批战机航电系统太落后的局面。这无疑暴露出了俄军在信息战、电子战方面的不足。俄军在与乌军作战时还能靠其它优势进行弥补,但是如果遇到美军这种差距将会无限放大。

然后就是俄军在战场上情报收集能力也显示出了短板,比如基辅城内的情报收集,俄军居然没有大量出动无人机进行侦查,反而是派遣小分队孤身入城,结果遭到伏击。情报收集不及时、不准确、从而也导致了俄军指挥决策上的一些失误。

就拿安东诺夫机场争夺战来讲,俄空降兵对该机场进行偷袭,但是由于对乌军作战部队的情报收集不充分,没有能够及时侦查到乌军援兵动向。本来俄军以为占据安东诺夫机场十拿九稳,结果遭遇乌克兰军队大量火箭炮轰炸,最终机场跑道被毁,俄军后续大部队无法依靠机场进行兵力运输。

这个过程中,俄军指挥上的失误暴露出来。如果俄空降兵在遇袭第一时间就进行救援,对乌克兰火箭炮阵地进行摧毁,那么机场不会遭遇大面积毁坏,从而俄军大部队就不会被迫放缓进军步伐。

俄军战斗决心不足,打仗瞻前顾后

俄军一开始并未使用太多重武器,一方面要顾及平民损伤,另一方面是要顾及国际舆论。但是随着这些天军事行动推进缓慢,即便俄军依然十分克制,但是并没有因此换来西方减少制裁,反而是俄军瞻前顾后造成伤亡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俄军被迫开始在一些攻城战中使用重武器。但这个时候才使用已经有点晚了,乌克兰军队经过这些天的调整已经缓过劲儿来,利用西方援助的武器已经具备与俄军打消耗战的条件。

接下来,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将会越来越大,北约支援乌克兰的武器将越来越多,俄罗斯受国际舆论指责的声音越来越密集。对于俄军而言,已经没有时间再折腾。战场上无法拿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就能够拿到吗?猎鹰观察局认为,除非俄军能够在战场获得足够的优势,实现将乌克兰去军事化,否则双方想谈拢没有多大可能。

最后,还是希望双方能够从大局出发,考虑平民安危,在谈判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1
1、并没有一百多个BTG。目前看俄军的全部能力加起来大约能组5~10个BTG。
从2014年起陆续出现在乌克兰东部和叙利亚的BTG,大体是以一个精锐的机械化步兵营,加上1到2个坦克连,4个或更多的炮兵连(含多种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1个具备无人机等技术侦察能力的侦察连,2个配防空导弹的防空连。最后还要搭配大量的亲俄民兵充当警戒。
很明显的是,这种BTG光是炮兵就明显超过了一个旅的旅属炮兵编制。它的侦察兵、防空兵的技术水平和规模连一般水平的师都装不下。由于俄军整体的信息化、自动化、C4ISR、电子对抗水平很低,需要到集团军以上级别抽调精锐才能组成可用的BTG。此外按照俄军的编制,只有师和一部分旅是合成单位,营和团都不是合成单位。所以BTG的指挥机构需要从上级单位抽调。这样抽调完之后,被抽调的上级单位事实上就失去了战斗力。
前段时间俄罗斯号称组建了一百多个BTG,其实就是把每一个团或者旅的精锐部分缩编起来,组成一个营级部队。换句话说:他们的一个团、一个旅凑一凑也就一个营是真正能打的。而这个营是远远达不到BTG的水准的,只能说是一种丐版BTG。毫不客气的讲,中美一个合成营是足够打俄罗斯一个旅的,更不用说这种由旅或团缩编成的丐版BTG。
2、目前投入战争的部队没有以BTG形式出现的,这说明BTG是一种临时编制而不是常设编制。这一点和中美的合成营(联兵营)有本质的区别。合成营是中美两军的标准常设编制,是数百个实打实的、拉出来就能打的诸兵种合成单位。
3、BTG适合特定战场,其战斗力并不强。乌克兰战场不适合BTG的发挥。
与中美的合成营相比,BTG的编制人数很大(不含亲俄武装,一般都有1200人以上,中美合成营大约700~800人);坦克数量偏少(中美都是两个坦克连,28坦,BTG一般10~20坦);步兵偏多;炮兵多出数倍(中国合成营只有一个炮兵连,美军不到一个连);具备额外的技术侦察和防空兵力(中美合成营都有一定的技术侦察能力,但没有BTG这样的专业分队,此外中美合成营一般也没有野战防空能力)。
表面看起来BTG是中美合成营的加强版,但实际上不是。这是因为首先中美两军的信息化水平比俄军高得多,其次合成营的背后还有强大得多的旅和集团军(师)的支持。俄军需要集中集团军级别的人员和装备才能勉强达到中美营一级的信息化水平,而且抽调BTG后上级单位事实上已经废了。于是俄军一个集团军只能拉出来一两个BTG,而解放军一个集团军能拉出来二十几个合成营,而且侦察、防空、火力都是碾压级别的。但BTG最致命的缺陷在于后勤保障能力弱得离谱。中美合成营中编制的保障单位都在200人以上,而俄军一个BTG中保障人员一般不到100。
BTG的这种编制,火力凶猛,但机动兵力不足,后勤保障能力不足。在叙利亚或者乌东战场,BTG不需要大范围的机动作战,一般只需要防守设施完备的阵地,或在炮火掩护下短距离突击地方小型的防御阵地。小规模的坦克部队作为中坚力量,大量的亲俄武装和机械化步兵作为辅助,后面炮兵一顿轰。效果相当不错。但是到了俄乌之间的全面战争,就完全不合适了。BTG编制中坦克兵太少,不仅缺乏装甲突击能力,而且在机动作战中难以保护庞大的炮兵、防空、后勤等单位。后勤、工程保障能力不足,远离基地进行远距离突击时保障能力更加跟不上。
简单类比的话,坐着打,合成营打不过BTG;跑着打,BTG打不过合成营。但是合成营规模适中,战斗力均衡,独立作战能力强,什么任务都能干,不像BTG有明显的偏科。
4、俄罗斯军队被“实战经验”带歪了,部队编制、指挥、战术均相当落后,无法满足战场需要。
在本次实战中,俄罗斯事先意识到依靠少数BTG打不赢那么大的战争,所以把配给给BTG的炮兵、侦察兵、防空兵,抽回来还给师和集团军。结果是,下面的每一个营、团、甚至是旅,都打不出BTG的战斗力了。因为一个师需要控制超过一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原本用来覆盖一个营的作战地域的战术体系完全不够用了。侦察能力不足,部队到处被伏击;通讯指挥能力不足,各兵种之间无法协调,空降兵落了地,航空兵掩护都没跟上;后勤保障能力不足,部队走一路装备丢一路。
这就是“实战经验”的陷阱。俄军不是缺乏经验,而是经验太多了,片面的相信自己的实战经验,将叙利亚和乌东的经验生搬硬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战场上了。他们简单的认为BTG这样的营级单位都能打得得心应手,放大到集团军还不是手到擒来?
从中美两军的实战和训练经验出发,俄罗斯的作战计划从一开始就存在明显的漏洞:南北两路对进,每一路的推进距离都有500公里左右。而正常情况下机械化部队的每天推进距离在一百公里左右,自身携带的燃料补给能支撑5天左右。所以即使在理想情况下,俄军打到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完成第聂伯河东岸大合围,机械化部队就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而半路上一旦有什么变故,这个合围就无法完成。更不用说乌军机械化部队从东部撤回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充其量只需要两天,只要有一两个旅撤回来死守城市,这个合围就合不上。所以这是一个从一开始在纸面上就行不通的作战计划。
但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俄军在路上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北线苏梅和哈尔科夫同时受阻;南线进展较为顺利,但是由于后勤保障跟不上,不得不一路丢弃各种重装备,最后少数轻装部队开着小吉普完成了“合围”。然而错进错出,由于乌克兰国防军的刺猬战术或者说咸鱼战术,完全放弃了战术机动作战,死守一个个要点。合不合围的反而不重要了,现在反而是BTG大展身手的时候,把资源集中在拳头上,一个一个砸核桃,剩下的大部队用于保护补给线和战场侧翼就行,治安战什么的完全可以放弃,反正俄罗斯最后也不需要真正占领乌克兰。
如果我们抛开上帝视角,从最初的作战计划来说,最适合执行这种大范围包抄任务的就是美军的斯崔瑞克旅或者解放军的中型旅。以轮式装甲突击车为核心的中型机械化部队,一天就能完成合围,然后守住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就可以。这一类的装备,俄罗斯自己也有,比如回旋镖。但是具备这样能力和这样编制的部队,俄罗斯却完全没有,显然事先并没有考虑过这样的战术。伞兵战车机械化开进突击基辅确实很漂亮,但伞兵战车要突击到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仍然是不可能的,而且面对正规的机械化兵团也太弱了。
5、俄罗斯军事建设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装备和训练都明显跟不上时代了。
俄军明显的问题就是用BTG打治安战打太久了,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打正规战争反而不会打了。不仅如此,俄军日常的训练中的大规模对抗性演习也明显不足,对预设战术和主力部队的战斗力验证不足。不然也不会搞出从一个纸面上就完不成的“第聂伯河东岸大合围”作战计划,差点坏了大事。
俄罗斯每年搞的坦克两项都很热闹,虽然中国军迷对俄国裁判诟病不已,但坦克两项最大的问题在于带歪了俄军的日常训练。应该说基本军事技能训练和技能比武都是非常有必要搞的,但是俄军目前的问题是:基本技能训练和技能比武搞得太上心之后,荒废了战役战术协同训练。对中国军迷来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叫做满广志。他代表的不仅是与超级强大的假想敌部队进行自由对抗的演习方式,同样重要的一点是:这是一种旅级部队的对抗演习。平时拿出一整个旅来进行对抗演习,才能知道一个旅应该怎么打仗,单独拿一辆坦克来练,是练不出旅一级的战术的。而俄军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对成建制的基本战役兵团进行的自由对抗演习。
结果,BTG还能说有实战经验撑着,师旅一级部队完全就不会打仗,例如近坦四师这样的王牌军刚刚越过边境,打到哈尔科夫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他们平时作过演练,只要有基本的物质准备和战术预案,何必磨蹭快一个月了还没有像样的进展?
装备方面,很明显的就是精确制导弹药不足,无人机不足,信息化不足。这还不完全是钱的问题,思想问题也很严重。比如俄军发现飞机在火控计算机和高精度瞄具的帮助下扔铁炸弹也能炸很准,然后他们就让苏34超低空轰炸去了。然而按照俄空军一位高级将领回忆录的说法,2000年前后歼轰7第一次去俄罗斯参加演习时,就用这种技术给他们上了一堂震撼教育课。但即便如此,中国空军仍然大力发展精确制导炸弹,因为对于稍有反抗能力的对手来说,超低空轰炸仍然太危险了。此外由于飞弩6号在叙利亚多次取得战果,俄罗斯空天军还专门咨询过中国的有关单位,得到的答复就是:飞到6000米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俄空天军仍然让昂贵的苏34去舔地,就很让人匪夷所思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10
精准打击的武器数量上不太够,军事作战计划功课不足,盲目自信,情报收集的能力不足,指挥决策出现失误,作战的决心不强,打仗瞻前顾后。
第3个回答  2022-03-10
俄军装备不足,不能精确打击,配备的炮弹较少。俄罗斯想速战速决,结果没有战略,后拖没有相应后勤支援。情报收集有误,遭遇伏击。
第4个回答  2022-03-10
因为他们知道俄罗斯的准备不是特别的充分,如果全力抵抗的话,还是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的。
相似回答